讯读文学>穿越小说>至尊皇太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鉴真东渡,百折不挠
  要知道,佛教在这个时间段,已经是发展的如火如荼。

  不光在大唐境内,如今的佛教在整个世界,那都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虽然李尘本人并不推崇佛教,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佛教的影响力那绝对是大。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由于佛教并非是起源于华夏本土,因此在李尘心中,一向是认为华夏本土的道教才是最好的。

  但即便如此,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受众面更广,信奉者更多,这一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来看,道教根本都算不上什么大宗教,佛教才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李尘如此看重玄奘的原因。

  在李尘看来,佛教这种东西,不适用于强盛的国家,比如现在的大唐,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发展人口,没有足够人口的国家是绝对称不上大国的。

  二是发展经济,虽然大唐的军事力量已经称得上世界顶级,但若是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支撑,那军事力量将会大打折扣,毕竟打仗这东西打的就是钱,这一点已经在后世的俄国身上印证了。

  俄国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军费,导致虽然拥有超高技术的军事化武器,但一半的核武都因为没有费用维修而陷入了停滞状态,这样的局面不是李尘想要看到的。

  李尘想要打造的大唐是一个无比强盛的唐帝国,大唐的发展步伐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当然也不能因为经济拖垮自己。

  而佛教对于这两样来说,可谓是没有一点好处。

  佛教讲究出家人六根清净,不许生育,这一点极大的限制了人口的发展。

  再者,佛教教徒随意在大唐境内圈地建造佛堂庙宇,并且不用交税,百姓的香火钱全都揣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这对于大唐经济的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在大唐,李尘是绝对不允许佛家大肆发展的,但佛教毕竟能够给底层人民带来信仰,因此也不能一竿子打死,还是要允许佛教的存在,只不过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至于周边那些国家,则是跟大唐的情况不太一样。

  比如东突厥,吐蕃等国,李尘不仅不用在他们那限制佛教的发展,反而可以利用佛教来给他们洗脑,让那些草原部族变得越来越温顺,懂得臣服。

  从这一点上看,越是落后,贫穷的国家,人民就越需要宗教的力量来麻醉自己。

  而玄奘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这样。

  等到玄奘的名声彻底传开之后,李尘甚至不会局限于天竺,而是会让玄奘继续游历四方,将他的佛教理念传播到全世界去,反正除了大唐,其他的国家都可以成为玄奘演讲的沃土。

  尤其是倭国,高句丽这些后世屡屡和华夏作对的国家,李尘不灭掉他们已经不错了,但让玄奘去对他们进行游说,给他们洗脑,这是必然要搞的。

  从今往后,佛教将成为李尘控制那些落后国家的重要一环,而玄奘,就是这一环之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这样一想,李尘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鉴真!

  鉴真东渡的典故,在历史上,是足以跟玄奘西行相媲美的。

  鉴真俗姓淳于,扬州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随父亲到家乡的大云寺拜佛,他当时就对父亲说自己要出家,父亲为此而惊喜,立即表示同意。

  于是鉴真便在十四岁时从智满禅师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两年后鉴真到达长安,在实际寺依荆州恒景律师学律藏及经论,后归扬州大明寺讲律传法。

  古天竺固然是佛教发祥地,是理所当然的佛教中心,然而华夏唐代,高僧辈出、寺院林立、佛学昌盛、信徒众多。

  虽然佛教一开始是从境外传入,但经五六百年后的发展演变,佛教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并形成繁花怒放、硕果耀人的鼎盛局面。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代已成为当时世界佛学的一个中心,岛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受到华夏佛教的影响,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进行了佛学的交流。

  唐玄宗天宝元年,到唐朝游学的倭国僧人荣睿和普照,受倭国天皇之命,准备物色一位华夏高僧到倭国弘扬佛法。

  他们久仰鉴真的学识功德,于是专程从长安赶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大师。

  荣睿、普照见到大师,行弟子之礼,荣睿恭敬地对鉴真说:“我国在大海之中,不知距华夏几千里。”

  “我国虽有三藏经法但却缺少传法高僧,这犹如夜里想到幽暗的房中取宝,但没有蜡烛也是枉然。我们受天皇之命,恭请大师暂舍此方的优厚环境,到海东的我国去充当导师。”

  鉴真见荣睿、普照情词恳切虔诚,又想到弘扬佛法是僧人之本,便欣然接受了对方的邀请,决定东渡倭国。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海路航行十分艰险,不少僧人考虑到这点,都是十分犹豫不定,可鉴真却毅然表示:“为传佛法,何惜身命!尔等不去,贫僧一人也要去!”

  鉴真的态度感动了众僧,当时就有二十多人表示愿随鉴真东渡。

  这年,出海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但由于鉴真手下弟子们意见分歧,错过了时机。

  第二年十二月,第二次东渡,但出海不久,船只触礁受损,只好折回。

  第三次东渡,由于有人报告了官府,受阻未成。

  天宝三年,鉴真派弟子预先购买船只,并率众秘密南下,以“巡礼佛迹”为名,准备第四次东渡。

  不料留在扬州的弟子们出于对师父的爱护,向官府呈递了阻止鉴真东渡的文书,于是官府派兵拦截了鉴真一行,并护送回了扬州。

  这样又过了四年,天宝七年,鉴真开始了第五次东渡。没想到船只出海后遇到狂风巨浪,失控迷航。

  剧烈的颠簸使所有的人都呕吐不止,几天后船上的淡水喝完,一连五天五夜大家滴水未进。

  鉴真不愧是佛门高僧,在这生死难卜的境况下,他十分镇定,每天只靠嚼几粒生米维持。

  到第七天才逢喜雨,大家痛饮一番,基本恢复过来。

  然而漂流了十四天以后,大家才发觉靠岸的地方不是目的地倭国国,而是偏离倭国国更远的海南岛南部。

  鉴真一行过海到了广州,准备北上,再次东渡。

  这时鉴真大师由于劳累过度,加上南方炎热,患了眼疾,医治无效,不久后竟双目失明。

  接着,倭国僧人荣睿不幸病逝,鉴真得力的弟子祥彦又在途中死去。

  几次东渡先后受阻受挫,已损失三十六位华夏和倭国僧人的生命,但这一切劫难并没有使鉴真退缩。

  三年后鉴真一行经长途跋涉回到扬州大明寺,鉴真仍在酝酿新的东渡计划。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至尊皇太子更新,第四百五十七章 鉴真东渡,百折不挠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