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我就是要做皇帝>第九十六章 中枢框架调整
  应昭对于自己的成都小朝廷进行了框架调整。

  如今的汤国,继承发展魏晋时期的官制,中枢机构为三公三省六部九卿。

  三公自然是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九卿为:太常寺(掌皇族祭祀,朝廷官员饭菜)、太仆寺(掌皇帝车马出行、官员们的车马需要)、大理寺(掌督刑、复核、立法)、太府(掌朝廷府库和太仓内的积蓄)、少府(掌皇宫督造、皇族子嗣用度、以及皇室产业等)、宗正(掌皇族玉牒,由皇室贵族担任)、大司农(掌管出纳、财税、仓管、农事,颁布历法)、鸿胪寺(掌外交、藩国事宜)、光禄寺(掌宫廷禁卫,肥缺)。

  此外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小部门。

  但是,伴随着汤国的发展,六部和九卿之间,其实已经开始出现了职权重合。

  比如太常寺和礼部之间,双方已经开始争夺谁有资格掌管祭祀。

  一旦礼部成功,那么太常寺就等于变成了礼部下属机关,这一点九卿之一的太常肯定不爽。

  还有光禄寺,以前只是掌管皇城外围的兵马,后来世家做大,关东世家趁着应玄败北白登山,趁机扩张光禄寺职权,从而将光禄寺变成了一个手握二十万禁军的怪物。

  若是放在长安也就罢,禁军的战斗力就那样。

  但放到应昭的成都小朝廷,他觉得可能睡不着觉。

  战斗力完全是两个档次,真要这么干等于埋雷。

  所以应昭昨夜夜宴结束,今日就开始调整中枢框架。

  三公废黜,改为虚衔。

  三省合并,调整,改为一堆平级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农部、商部、仓部、税部、医部十一部衙门。

  同时改成官职和官衔分开,官职为职务,官衔为主体,这个方便以后虚封。

  其中吏部:掌管官员任免,下设司吏寺、司功寺、司封寺、司勋寺,分别掌管官员任免、功绩考核、地方调动、文勋册封。

  吏部主官为正三品礼部尚书,佐官为从三品左右侍郎。

  这两个是官职和官衔一体。

  但每个寺设一员主官,官职为大寺

  比如掌管司吏寺的大寺,为大司吏,余者曰:大司功、大司封、大寺勋。

  但大寺官衔为侍郎,也就是正四品吏部侍郎。

  大寺佐官寺丞,官衔正五品郎中,寺丞有两个佐官曰通令,官衔为正六品员外郎。

  寺内各署设署丞,官衔为员外郎。

  各署设有佐官司务,官衔为正七品主事。

  司务之下便是官职一体的官吏名字:从七品判官、正八品判书、从八品参政、正九品参赞、从九品公员。

  除了吏部,还有一些部门的权责进行挪移和合并,算得上是一个皇帝,要管全天下的事务。

  如今还饱含热情的应昭觉得,他还是可以像洪武大帝看齐的。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其他的诸如兵部,只负责地方军器将作,还有屯田事宜。

  此外的工部自然是负责天下道路、水利等基建,以后不插手兵部的将作,兵部成了后勤部门。

  接着是农部,由大农寺升格上来,废除跟财税相关的衙门,以后只负责劝课农桑,观察节气,研发种子,改进农具等等。

  说到废除财税相关的部门,户部也被废了,往后户部只负责人口政务相关的内容,对于收税的义务无了。

  收税改为税部负责,皇帝直辖。应昭给自己加了一个税部尚书的官职,摆明了态度,想要逃税先过老子的刀子再说。

  而受到了税应该仓储和度支,这个就是仓部的官职,不过仓部基本上没有作用,因为暂时还是应昭一个人说的算。

  医部就是公共卫生部门,下设太医寺、卫生寺等衙门,专门负责疾病、瘟疫、培养医生等任务。

  经过一番调整之后,除了太常寺还在主管国家的祭祀之外,基本上剩下的全被应昭进行了内外廷的区分。

  宫内有六监:司礼监(负责皇室祭祀、督管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内官监(负责内官人事任免)、御用监(负责皇帝的车马、冠冕、袍服、靴袜等)、尚膳监(掌管皇帝和内廷一切官员饭食)、神宫监(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并跟随皇帝,负责导引清道事物)、清宫监(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也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

  内宫六监,各监分设太监、太令。

  内官升任为太监,宫女升任为太令。

  也就是说,应昭并不打算在内廷里头分内官和宫女之间的区分,凭本事晋级。

  并且对内宫的人员进行调整,尽可能不收太监入宫,就算收也得是某些不成长大的战敌之后,经过培养和洗脑再用。

  其实应昭也考虑过废了太监,但第一个反对的反而是陶太监这个老人,应昭权衡之后,还是选择了保留,但尽可能不要用汉家孩子。

  养不起送入宫内当太监,这是一个悲剧。

  本不该出现。

  不过陶太监被应昭安排为司礼监太监,但陶太监拒绝了,他说想要留在皇帝身边扫洒清道,司礼监跟礼部干一样的活,一看就没有前途。

  应昭也是被逗笑了,最终改为神宫监太监。

  这么一来,陶太监出门,就有人称呼为陶神宫了。

  但这也奠定了汤国一朝,太监以神宫监为最的基础。

  处理完了基本的框架,剩下的就是一些制衡手段了。

  大理寺改为十一部之外的衙门,负责立法。

  刑部只有执法权,没有立法权。

  同时设有都察院,都察院升迁任免由皇帝直接管理,并且除了皇帝,吏部无权调动都察院官职,都察院官员升迁只能在都察院内部升迁,职务为监督、弹劾,没有风闻奏事的权利,弹劾之前必须要有证据。

  都察院设有正三品左右都御史,正四品副都御史若干(负责对接各州法务,在朝堂,掌管诸如经历司等官职),从四品佥都御史(负责各州暗探走访)。

  州设有从四品左右御史大夫(坐堂官),正五品御史大夫若干(在野官负责一州)。

  郡设有从五品左右监察御史(坐堂官),正六品巡察御史若干(在野官负责一郡)。

  县设有从六品左右按察御史(坐堂官),正七品巡访御史若干(在野官负责一县)。

  农社有从七品观察使(坐堂官)。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基层官员如下:正八品采风,从八品采访,正九品录事,从九品检员。

  都察院就是独立在十一部和大理寺之外的三法司之一,负责督察。

  不过暂时这个官会和军队一块运作,因为蜀州之外大片土地,可都是敌占区。

  至于军权就是天策府管理。

  应昭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管举国上下的战兵。

  各州设有都司,根据战争需要,设有军区,然后还有协调用的总督。

  暂时战线前不用怎么变化。

  后方则是改为军政部、军法部、军需部、军参部、军情部、军宪部六个部门,每个部门领导为太尉,正二品大员。m.xündüxs.ċöm

  军政部:兵源、退役、抚恤。

  军法部:纠察、审判、处刑。

  军需部:兵造、屯垦、财政。

  军参部:预算、派军、参谋。

  军情部:暗杀、刺探、破坏。

  军宪部:立法、内审、风纪。

  至此,框架罗列好了,但官员却不够。

  应昭放下笔,先把自己带来的官员安排上。

  张桂领了户部尚书,暂时权知仓部尚书,统管两个部门,先忙起来。

  管你想要做的事情多么伟大,没钱没粮没物资都得完蛋。

  要不完《大明王朝1566》的开头为什么是算账?

  账一算,钱不够,就得搞钱,那蛋糕就这么大,你要搞钱,就等于损害别人的利益。

  那么如何搞钱和防御,这不就将阴谋搞起来了?

  所以应昭也是这么切入的,他要搞钱,落户就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就是要做皇帝更新,第九十六章 中枢框架调整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