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玄幻小说>徐重光>第一百一十四章:讲武传火
  随着七日之约渐渐逼近,一大批说着外地口音的武师纷纷涌入津门。

  一时间,整座城市都变得明显热闹起来,充满生机。

  事实上不只是津门附近,整个北方武术界都因此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各地的武师都纷纷赶来。

  就连南方武术界的各门派,上上下下也有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异样的心思,从而引起了小范围的骚动。

  借着徐重光在津门宣布讲武消息传来,所带给南方武术界的巨大压力,宫宝森趁热打铁,展开新一轮的谈判。

  迫于形势,南方武术界也已经松了口,答应南北武术界的统一,但要求效仿此前李存义的惯例,由南方武术界的人来接替宫宝森的位置,完成南北统一。

  武术大师已经是整个武术界最顶尖的存在,像是南方武术界,都没有出过什么宗师人物,要么就是那种生在南方,学的是北拳的宗师。

  而武术宗师更无一例外,都是整个武术界最顶尖的存在。

  津门演武,在徐重光表示要共开自己的拳术心得之后,彻底点爆了整个武术节,引起了许多宗师的关注,一些远的就罢了。

  但近的,北平武术界的许多宗师、大师都纷纷向津门赶来。

  许禹、邓云峰、刘彩臣、马贵、恒寿山、刘斌、马步周、李尧臣等等都是北平武术界数一数二的宗师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武术界的名家与巨头。

  而其中李尧臣,乃是三皇炮捶的宗师,而原身父亲裴三皇,也是三皇炮捶门的弟子,拳术出神入化,与三皇炮捶另一位师兄大刀刘德胜,共同参加义和团,火烧瀛军营地。

  李尧臣跟尚云祥一样,都是二十九路军大刀的教官,尚云祥创立形意五行刀,而李尧臣则创了一套无极刀法,实战型极强,既可当刀劈,又可当剑刺,大大增强了士兵白刃战本领。

  不知不觉,来得宗师高手都有好几位了,津门国术馆里,尚云祥和唐维禄则代表徐重光接待,准备。

  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中央国术馆的二次国考。

  相比于二次国考,亦或是此前的杭州国术大会,这一次来得宗师高手虽然并没有那两次多,但是来的普通武师,武师,却比那两次多了太多了。

  七天时间里,徐重光整理着自己的思绪,梳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所有的拳术心得,准备将其整理成一套理论。

  武术大观第一册的草稿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说这本书他是要对比阳神《武经》的书籍,每一册都是一门或者一个门派的武学,那么第一册,就会是对整个体系的梳理。

  从炼皮,到炼骨,到炼筋,到筋骨合力,气机交感。

  有浅到深,由外至里。

  不管自己做的有没有用,但到底还是得做上一做才知道。

  他只管去尽力一试。

  功成不必在我!

  “呼!”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伸了个腰,停下了笔,揉了揉眼睛。

  他想要做的不是些什么听上去让人一脸迷惑,玄之又玄的东西。

  也不是什么每一句话都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

  就是为了让人能够听得懂,看得懂,所以尽可能要使用比方,谚语的形势来讲述。

  他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将写好的文稿收拾起来,这也正是今天他所要讲的东西。卂渎妏敩

  收拾完毕,他煮了碗小米粥填填肚子,将火点起来之后,他看着眼前那团忽明忽暗,闪烁不定的火焰,不禁失了神。

  不知怎么地,他突然想道:“我记得阳神里面,洪易就是在武经中烧出的过去弥陀经吧。”

  说到这里,他不禁笑道:“倘若日后真的领悟出什么秘不可传的东西,我也效仿效仿大禅寺,把其夹在我编撰的武术大观中的一册,倒也是有趣。”

  他笑了笑,回归神来,等到吃过早饭后,就朝着津门国术馆走去。

  今日,津门国术馆内外,早已经聚集了无数来从北方各省赶来的武师。

  馆外,早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是裴先生!裴先生来了!”

  一到津门国术馆的外围,徐重光就被一群武师给围了过来,跟他打着招呼,有的武师,从凌晨开始就在馆外等待他的到来。

  “真好,真好。”

  徐重光没有感到厌烦,他反而跟着每一个人打着招呼,看着眼前这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地,他的心中,感到无限的欢喜。

  无论他所作所为,会不会改变武术最终沦落的历史,但至少,在这一刻,他是成功的!

  那就足够了。

  因为来的武师太多,整个津门国术馆的位置都挤得满满当当的,到处都是人。

  但徐重光跟他们一路打着招呼,说着几句话,武师都纷纷给他让开道路,令他轻松地走到前面。

  更令他欣慰的是,一路上走来的时候,他还能够听到有武师与武师交流与互相探讨,比如一个梁氏八卦掌和一个程派八卦掌的,就在互相探讨彼此之间八卦掌法的不同和相同。

  前面是搭好的台子,台上是他一个人,台下是千百武师,而第一排坐着的都是当世的拳术宗师。

  搭给他的舞台已备好,也是时候开始了。

  看着台下众多武师热忱的眼神,他的心中一片火热,缓缓开口道:

  “武术,现在叫国术。”

  “我们常讲一个人练得出功夫了,就可以出师了。”

  ......

  人群中,尚云祥,唐维禄,李尧臣等宗师坐在第一排,最能直观地看到台上侃侃而谈的那个年轻人。

  坦白地说,一个人功夫高,和会不会教,那是两码事,过去也不是没有很厉害的师父,却不会教徒弟的。

  现在也是这个道理。

  徐重光的功夫大家是认可的,但是他这个年纪,能不能把自己地东西讲清楚,讲通俗,那是很难的。

  李尧臣便深有体会,他去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简单,通俗,易懂。

  包括去国术馆讲课的时候,国术馆的学生那都是有功夫的,可是你如果讲得太深了,超过他们的水平太多,那也是听不懂的。

  台下这么多的武师,天南海北,每个武师的水平与境界都参差不齐,你如何保证每一个人或者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了?

  ......

  “功夫,是要靠时间磨练的。”

  “练武,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从皮至肉,从肉至骨,一层层的如庖丁解牛一样,以无厚入于有间。”

  “开始的时候用的是皮肉之力,这叫炼皮,谁的劲大谁赢,一力降十会。炼皮大成了,就要从皮肉向筋骨过度,这叫会用劲了,就如同石头虽硬但有缝,一个铁签子,轻轻一砸就破开了。”

  “整劲是明劲和暗劲的基础,只有把劲道整合起来了,才有资格谈是用明刚,暗刚,还是明柔,暗柔打出去。”徐重光笑了一笑:“明力之起承转合,心意从粗而细,从身上分出刚柔,明暗四股劲道来。”

  “这四股力道,就是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四股劲道糅合一体,故能刚柔并济,刚则开碑裂石,击坚破锐,柔则吞吐吸化,内运五行,是为化劲。”

  徐重光的声音渐渐回荡:“所以,我们练武,就是先炼皮肉,皮肉的劲是僵劲,不够活,就算整合成一股,看着力大,实则脚下无根,人家一闪,一别,你就扑通一声,摔了出去。”

  “炼皮大成,整劲成就,这是天下九成九武人所能练成的了,到了这一步,虽然还算不上高手,但已经有资格开馆授艺了,称为武师,拳师。”

  台下的众多武师齐齐面色一变,他们也是开馆授艺的武师,但是在徐重光这里的评价却是僵劲。

  事实上,就如徐重光此前和郑师傅切磋的时候,郑师傅面对徐重光这样高出他不知多少级的高手,居然还敢背对着他,用回身掌。

  开什么玩笑?

  对方功夫比你高得多,你还没回身,对手已经啪的一掌正中你背后,运气好地也就摔个跟头,运气不好那就是重伤而亡!

  “之所以不能更进一步,就只有一个原因,不够活!”

  “不够活?”

  在场的众多武师微微一怔,就连许多炼骨或炼筋的武术高手也都跟着思索起来。

  “我师父说过,练拳讲究的就是降龙伏虎,龙指的是脊椎大龙,是筋。虎指的是腰胯骨盆,是骨。”

  “我们武术和洋人的核心区别,就是炼筋骨皮,尤其是筋骨。洋人的拳击,打沙袋等一样是练肌肉,内家拳是养筋骨,外家拳是炼筋骨。”

  “养筋骨靠的是站桩,将功夫一点一点的渗进筋骨中去,缓慢提升其强度,最后炼成所谓的“钢筋铁骨。”

  “想要把拳术练活,必须离不开筋骨力,不练筋骨,终究只是死力气。”

  “炼骨是明劲,炼筋是暗劲,筋骨同时练成了,那就是武术大师了。”徐重光没有管众人的疑问,顺着先将整个体系讲下去。

  “但是大家却都知道,武术大师之上是武术宗师,武术宗师比武术大师又高明在何处?”

  “那便是化劲。”

  顿时,一位位武术大师和武术宗师们心头凛然。

  不过他们的关注点并不相同,武术大师的关注点是,徐重光会不会讲出化劲突破成就的奥秘所在。

  “化劲是四股劲力合一,而明劲,是骨,暗劲,是筋,明暗合一,刚柔并济,本质上,就是筋骨合力!”

  “这就是为何武术宗师能有千斤神力的奥秘所在!”

  轰!

  这一下子,徐重光可谓是彻底道破了武术宗师成就的关键所在。

  生怕他们听不懂,徐重光还专门举例道:“你看那鲤鱼不过四两,但在水里一个打挺,百十斤的糙汉子也拉它不住。那大蟒蛇,只要缠上了就是老树铁石都能勒得炸裂。”

  这就是钢筋和铁骨合力,所以武术宗师,才能够一扑八九步,全力爆发下,足足十八九步,近三丈的距离,这样的速度,二十步的距离,说到就到,就算有枪,都未必能够打中。”

  说完他开始从炼皮开始,炼骨,炼筋到筋骨合力,徐重光都一一道破了。

  接下来,就是从炼皮肉开始细细讲解。

  “我们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炼已经失传,外炼却是存在于世,然而我们的外炼,却只分成炼皮,炼骨,炼筋,炼肉只不过是跟炼皮连在一起的。”

  炼皮、炼骨、炼筋,这都是现实中切实存在的。

  比如炼皮肉,炼的是皮膜抗击打能力和肌肉的力量。

  武术并不是不练肉,但武术主要是练得筋骨力。

  一是因为肌肉的增长需要吃肉。

  准确的说,是一些高蛋白肉类,像肌肉,牛肉,羊肉,特别是牛肉,能够让肌肉生长发育的速度变得更快。

  而农耕文明的方式注定了牛肉是极其宝贵的,所以过去千年的时间里,耕牛都是不允许宰了吃掉的。

  华夏文明一直以五谷杂粮为食,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先贤们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创出来的武术,自然也是遵循着华夏文明的饮食特点。

  在加上先贤们认为,后天训练出来的肌肉是会退化的。

  在有限的条件下,先贤们敏锐的察觉到有两个地方的肌肉,是一定要练的。

  因此他们给练肉提出了一个标准,叫做虎背熊腰,膀大腰圆。

  饱满的肌肉本身,并不是格斗所必须的,那些充满美感的流线型肌肉像健美运动员一样的肌肉,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实用。

  健美运动员就是要把肌肉练大练好看练明显,用处大不大不用计较,有很多地方的肌肉是并不怎么需要的,甚至会影响实际战斗的,比如胸肌和二头肌,因为在格斗项目里不怎么需要这两块发力。

  对于需要大量上肢发力的格斗项目,全身上下最重要的肌肉群应该是背部肌肉,背部肌肉不刻意去显摆平时是看不太出来的,像是李小龙的背部肌肉,和蝙蝠翼一样。

  此外便是腰部肌肉了,背部肌肉和腰部肌肉一起为上半身提供了稳定性,为上肢攻击动作提供了爆发力,为颈椎和和脊椎提供了保护,同时背部肌肉也为肋下骨骼和重要内脏器官提供了的防护。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徐重光更新,第一百一十四章:讲武传火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