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李善>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变化
  房玄龄,杜如晦都点头,虽然只是一时之策,颇为取巧,但的的确确是个好主意。

  李世民眨眨眼,“这应该不是诸公……”

  房玄龄呵呵一笑,“殿下慧眼,乃是怀仁献策。”

  凌敬点点头,“适才与玄龄、克明商议过了,虽然取巧,但或许能拖延时日。”

  “那是自然。”李世民再次陷入沉思。

  这几日李世民连续召集幕僚在天策府内密议,大家都确认李善的判断很可能是真相,裴世矩暗施手段将苏定方调回了长安,这也意味着,东宫或者裴世矩有可能随时动手……虽然左右千牛卫是个阻碍,但如果东宫下定了决心,也不是没有成功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裴世矩实在没有多少时间了。

  当然了,长期跟着李世民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都有些疑惑,因为太子李建成还没有到要起事的地步,毕竟李渊短时间内是不会易储的,东宫看起来摇摇欲坠,但距离塌陷还有一段距离。

  裴世矩用什么理由能劝得动太子举兵呢?

  李善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在这时候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的话,或许能打乱裴世矩的谋划……在没有握着主动权的时候,打乱节制,对秦王来说,不是什么坏事。

  所以,李善才提出了请李渊提前出长安避暑,反正李渊每年的夏天都是要出宫避暑的,这样一来,就能人为的将两边切割开。

  因为李渊夏天出宫避暑的话,太子李建成是要留下监国的,而东宫若要起事,第一件事是袭杀李世民,而第二件事就是要控制住李渊……不然的话,李渊儿子多了去,就算是嫡子也不止这两个呢。

  李建成被留在长安监国,那几乎就没有动手的可能了,而且这一次与历史上不一样,估计他手中也没什么实际权力了,原因很简单,去年天台山事件还历历在目呢,李渊又不像鱼儿一样只有几秒钟的记忆力。

  这個计策能影响很多很多,最有趣的是时间很恰当,现在是五月份,天气已经渐渐炎热起来,往年李渊在五月中旬到五月底之间初长安避暑,比如去年就是五月底启程去仁寿宫。

  而且李渊一旦出长安避暑,一去就是至少两个月,如果李世民再施些手段,说不定李渊要拖到中秋之后才回长安呢……任凭裴世矩有什么样的谋划,都很难成功。xündüxs.ċöm

  李世民看似在沉思这个计策的优劣,实则在心里赞叹,李怀仁这心思真不知道是怎么练成的,堪称是七窍玲珑心啊,自己与三胡陪着父亲出宫避暑,留下太子坐镇长安。

  裴世矩就算有千般计策,也没有施展的余地了……人都不在宫城内,你还能怎么样?

  除非太子一心谋反,在京兆举兵,攻打……应该是坊州的仁智宫,但李世民相信,都不用自己亲自出马,随便派几个将领出面就能轻轻松松的平叛,而且驻扎在京兆的大军没有兵符是不太可能听令于太子的。

  事实上,如果李渊出宫避暑的话,李世民是盼着太子举兵的……到那时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即使太子没有举兵的话,几个月下来,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至少能打乱裴世矩的节奏,要知道只要能维系下去,局势对自己是越来越好的,对太子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

  “怀仁啊怀仁。”李世民看向凌敬,“凌公回去告知怀仁,他日还需怀仁。”

  “无需养晦韬光,无需自污名声,无需深居简出,孤敢用他!”

  凌敬珍重拜下,“殿下心胸,阔如四海,青史之上,必有明君之誉。”

  “凌公请起。”李世民挽起凌敬,笑着说:“不过欲请父亲出长安避暑,首要解决的是众将封赏,还请怀仁下次上朝勿要缺席,父亲必会召至两仪殿议事。”

  “是。”

  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呢,都用不着等下次早朝了,李渊都已经派人去传召了,还是让李善很糟心的两仪殿议事。

  讨论商议了细节之后,凌敬回了尚书省,等到放衙了再回家,直接去了李宅。

  “秦王殿下也认可?”李善刻意的转开脑袋不对着凌敬,而是盯着被夕阳投下光线所笼罩的小湖,似乎有金线在湖面上闪烁跳动。

  “房玄龄还笑言,你作诗需推敲,但此等事却是心思敏捷。”凌敬笑吟吟的说,今天大家在承乾殿商议良久,都觉得李善这条建言很有操作性,而且一定能打东宫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几天前李善在想出这个办法之后,犹豫了很久,因为他并不清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李善早就不相信历史上所谓的杨文干事件在史书上的描绘了,后世在这件事上的疑窦主要是集中在幕后指使到底是太子李建成还是秦王李世民?

  从事后处置的结果来看,东宫、天策府都有主要的属官被流放,但相对来说,东宫受损更重,丢了王珪、韦挺两个重要的谋臣、心腹,而李世民只丢了个杜淹,这位在天策府的地位很一般,至少远远比不上其侄儿杜如晦。

  但关键是,事后太子获得了李渊的谅解,李渊对东宫支持的立场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虽然是父子,但更是君臣,这种事都能够谅解?

  为了皇位,太子就不会对父皇动手?

  想必李渊不会不记得战国初年的沙丘之变,赵武灵王硬生生被两个儿子饿死在了沙丘行宫内。

  这也是后世认为杨文干事件幕后的主谋有可能是李世民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李渊发现了这件事中有秦王一脉的插手,只是不方便公开,更不方便记录在史书上。

  但现在李善自然不会这么看,因为他可以肯定齐王在这件事中很可能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但不为人知的角色。

  李元吉他到底想干什么?

  封伦到底扮演了个什么样的角色?

  封伦不许杨文干晋升陇州总管,无非是需要杨文干留在坊州,但坊州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历史的走向会沿袭它原本的轨迹吗?

  还是会发生不可测的偏移呢?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李善更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变化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