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大明第一贡生>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卷考
  说完官职的事情,张周身下就是嘱咐二人有关面见皇帝以及未来差事的履行。

  一旁的朱凤看似有话要说,但因陆完和唐寅在旁,他也不好意思开口。

  正事说完,张周请几人看戏,随后张周才将朱凤叫到隔壁的包间内。

  “知节,有话就说。”张周道。

  朱凤扭扭捏捏把宁彤请托他的事,跟张周说了。

  张周道:“二皇子生病,我虽没探视,但以我所知问题尚不大,一岁多的孩子生病比较多也都是正常的,在合理的区间调养,宫里的太医其实也算有经验。”

  话是这么说,但张周却很清楚,如果太医能把那些婴幼儿常患的疾病给处理好了,也不至于宫廷皇子幼年的夭折率有那么高。

  “倒是你。”张周补充,“别人都在进取,你不会还想着留在京师混日子吧?辽东你不想去,西北你嫌苦寒,那你觉得何等差事更适合你?”

  朱凤一脸沮丧道:“我也不知道。”

  张周看出朱凤的确是那种没主意的人,或许需要旁人来给他指一条明路。

  “在外人眼前,伱安边侯从出身到个人造诣,在整个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为人那么大度,怎在关乎个人事情上,这么没主见呢?”

  张周也有点恨其不争。

  朱凤道:“外人对我不知根知底,在他们面前装一下也可,但在张兄面前,我的确没什么好装的。要不张兄帮我安排一下。”

  “那我给你规划好,回头通知你,最近在京师也好好休息一下,或许过几天就要离开了。”张周道。

  朱凤一听,就知道是张周早就给他做好了规划安排,尽管不知道是什么,但似乎又对张周非常信任。

  然后他就……点点头表示自己可以接受。

  ……

  ……

  翌日天还没亮,张周就入宫了。

  他要提前去见朱祐樘。

  乾清宫内,灯火有些暗淡,朱祐樘身心看起来很疲惫,张周见到君王驾临,本也想上去提醒一下,你身体不好也就不要过分去专注于房帏之事了,虽然我也知道你现在锦瑟和谐,但也不代表你能做到有心有力。

  “秉宽……”

  朱祐樘看到张周,就好像见到亲人一般。

  张周上前见礼。

  朱祐樘让随同张周过来的韦彬去整理一些奏疏,准备带去朝堂上,而朱祐樘自己则让张周坐下来,君臣二人先做一番沟通。

  “秉宽你是说,打算让知节随你去一趟蓟州?”朱祐樘听完张周的提请之后,也有些惊讶道。

  张周道:“是。”

  朱祐樘叹道:“此番出兵,不过类似于各镇寻常的演兵,若是你去蓟州安排出兵之事,只怕动静又要闹大。”

  “回陛下,臣去蓟州,不过是顺道的事,此番过去并非为出兵,而是前往永平府将铁矿场进一步扩大,最近朝廷各方面用铁量急剧增加,目前的产量已经不太够用了。”

  朱祐樘似乎知道张周是为正事而去的,但又有不舍得,想了想才道:“你也可以不去。”

  张周道:“臣过去不到一個月,就能回来。”

  朱祐樘看出张周有非去不可的紧迫性,这才首肯道:“早去早回。”

  一旁的韦彬问道:“那安边侯随蔡国公前去,是为了让他从蓟州出兵吗?”

  因为司礼监中,韦彬跟各边镇的将领来往频繁密切,也使得他更关心各边镇的局势,如果朱凤留在京城,那只是个混吃等死的小人物,甚至很不起眼,但要是朱凤到了蓟州这种地方,怎么说也是总兵级别的,对于边镇的权力格局是有很大影响的。

  朱祐樘道:“若是知节从蓟州领兵出征,也算是对他的历练。”

  张周道:“臣也有如此的想法,这两年安边侯并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总该让他多一些锻炼,免得在兵法韬略上有所生疏。”

  “好。”朱祐樘对朱凤没那么多眷恋,在君王眼中,无论朱凤有多忠诚,也不过只是个棋子,“那就让他去再带一次兵,就算获得不了功劳,也可以去收拢一些军心,朕最近对于蓟州和辽东也放不下心,秉宽你过去也正好把军务给整顿一下。剩下的你自己掂量着办,朕就不多给你压力,朕相信你能处置好。”

  ……

  ……

  奉天殿,朝议。

  当日大朝,文臣武勋各立一边,而当天的主角,正是两个张党成员,陆完和唐寅的委任仪式。

  因为朱祐樘提前跟刘健打过招呼,再加上张周这边的支持,唐寅获得提督易州山厂的职位可说是毫无波澜,一个新科进士入朝不过两年多,就能晋升如此高位,让人羡慕的同时,也感慨张周党派势力的强大。

  但陆完当户部右侍郎这件事,目前看起来还有些阻碍。

  在于现任的户部右侍郎王俨在朝中操行和官声都非常好,皇帝想把他安排去大同当巡抚,反对声音比较多。

  因为在外人看来,王俨怎么也该是晋升左侍郎,甚至可以当个南京六部的尚书,而不是好似被发配一样,以七十岁的年岁跑去西北去给人打下手……毕竟目前宣大总督的驻地是在大同,王俨过去成了给毛头小子王守仁当副手。

  朱祐樘见下面大臣出面反对的不少,意见似乎还很统一,他也有些气恼,却也尽量保持心平气和道:“朕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做出如此的安排。新建伯接连在草原上建功,有他坐镇大同,能震慑狄夷,但毕竟他并无太多治下的经验,难免会在这方面有所不足。”

  意思是,王守仁打仗是牛逼,但在治理民生和管理地方事务上,到底还是个新手,需要有老人过去带。

  如此说起来,好像把王俨派过去,就合情合理多了。

  那是因为不信任你把你发配吗?

  错了!

  正是因为朕相信你能把王守仁给栽培好,才让你过去的,这差事换了旁人还不行呢。

  话到这份上,普通臣子自然不好出来说话,很多人都在等着内阁出来发表一下观点,让皇帝把心思给改了,但因为刘健提前得到皇帝的单独授意,在刘健回去之后自然也要传达皇帝的思想,以至于内阁此时都不好出来说话。

  若是李东阳或是谢迁这会跑出来反对,那就说明内阁并不理解皇帝的“苦心”,虽然可能会把皇帝劝住,但这会加深皇帝跟内阁之间隔阂。

  内阁这三人自然也要掂量一下,是不是要为了一个王俨,而要跟皇帝闹翻。

  吏部尚书马文升这会当仁不让,走出来道:“陛下,若以王俨前往大同,那过去数月之内,有关他接手户部之事,难以完成交接,应当在夏粮征收之后,再做定夺。”

  “不是也没几天了吗?”朱祐樘道,“眼看都要到六月了,各地夏粮征收的情况,还没报上来吗?”

  此时王俨自己走出来道:“回陛下,今年北方仍旧有不少地方有旱情,税收进一步减少。”

  朱祐樘道:“是该改变一下了。最近两年府库也并无太大的压力,这都是归功于先前对鞑靼人几战,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大的成效,西北太平,用度方面自然就没那么大。还是秉宽调度有方。”

  以前皇帝这么说,大臣心里一百种意见和不服,都想着如何出来反驳。

  现在他们已经见怪不怪,好似都懒得跟皇帝做口舌之争,你觉得秉宽厉害,就那样吧,爱咋咋地。

  朱祐樘再道:“朕提议由提调紫荆关、倒马关、居庸关、保定等处的陆完陆卿家,来接替王卿家为户部右侍郎,以其过去几年治事的经验,相信能把户部右侍郎的差事给办好,也让王卿家也可以安心去大同赴任。”

  朕也不装了,把王俨调走,就是为了给秉宽的人腾地方。

  这会马文升还站在外面,言官什么的都指望他继续反对,可马文升听到这里也就明白为什么内阁没人出来说话了。

  随即马文升便退回到臣班之内。

  “若是没什么人反对的话,此事便如此定了。”朱祐樘道。

  陆完则走出来领命道:“臣遵旨。”

  还没给你最后定夺,你就这么着急领命,是不是对于当侍郎这件事,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就算你有当巡抚的经验,但以你的资历,你确定能把户部右侍郎的差事干好?

  大臣也有很多人,把目光对准了张周和王琼。

  也有去看佀钟的。

  到底佀钟是户部尚书,如果他出来反对,或者还有一定的发言权。

  但佀钟本身地位就不稳固,他的户部尚书也更多是各方势力妥协后选择的结果,佀钟身为传统文臣,在他崛起当尚书时,朝中格局已经形成,在他看来好像自己并没有去跟张周对抗的实力。

  “还有。”朱祐樘道,“朕准备派秉宽,前往蓟州一带公干,当是提前告诉诸位卿家一声。”

  刘健这才走出来问道:“不知陛下派蔡国公前去蓟州,是为何事?”

  朱祐樘一脸讳莫如深的模样,道:“这点朕还无法跟你们说,但也可能跟你们所想的不一样,届时安边侯会随他一同前去。”

  大臣难免会想。

  我们怎么想,陛下您怎么知道?

  等等!

  张秉宽带上朱知节,前去蓟州,这不就是去打仗?难道他们是为了布置什么大事,从蓟州干一把大的?再来个出征草原什么的?

  ……

  ……

  朝议结束。

  当天的朝堂上,张党成为最大赢家,一下拿到了两个侍郎级别的官职,让张周势力在朝中瞬间站稳脚跟,好似也不再是张周一人在独自战斗。

  而朝议后,刘健的脸色仍旧阴沉,因为他知道皇帝后面还有更大的招没放。

  那就是把陆完和唐寅从现在的职位上,更进一步提升到“入值上听处”的官衔上,到时这二人甚至就是可以跟他们内阁分庭抗礼的存在。

  “三位阁老,你们倒是说说,陛下这是何意?派张秉宽去蓟州是为什么?还说跟我等所想的不同,陛下又知晓我等作何感想?”

  朝议出了奉天殿,还没等到午门,这边刘健三人周围,就聚拢了不少大臣。

  谢迁笑道:“几位就真没什么想法?”

  “张某人和安边侯一起去蓟州,还能有什么好事?”人群中有人质疑。

  谢迁目光从周围身上扫了一圈,脚步不停,道:“嘿,陛下或许正说的是你们做如此想法呢?”

  一群人不由面面相觑。

  还能这样?

  李东阳则冒出一句:“诸位有何不解的,为何不去当面问本人?”

  这就是觉得这群人比较烦人了,朝堂上不出面反对,现在朝议结束后,反倒是朝他们内阁三人发出质问。

  你们没胆量去质问皇帝,我们也能理解,但张秉宽今天也是参加朝议的,你们为何不去朝他开炮?

  但这群人似乎就认准死理,不去跟张周做沟通,也或许是他们觉得,连你们内阁都对付不了的人物,凭啥让我们去?

  “陛下对陆、唐二人的委命,是否超出了廷议的范围,如此是否乃陛下一言以委之的传奉官?”

  马文升过来替内阁三人解围,他沉声道:“诸位以为眼下是何等事?莫不是以为宁夏那几场战事,陛下忘记了论功行赏之事?还是说诸位认为,在宁夏几战之后,陛下对于朝中事务,会保持旧态?”

  这话也算是比较直接的。

  你们这群人,是没脑子。

  宁夏之战才刚结束不过一个月,皇帝看起来没去论功行赏,对于有功大臣,包括杨一清和崔元,都没做到应有的赏赐。

  只是把崔元安排当宁夏副总兵,而杨一清调奴儿干都司为巡抚,更好像是一种降职。

  可皇帝心中是有一杆称的,皇帝觉得此战最大的功臣是谁?

  还不是他的秉宽?

  既然要给张周论功行赏,那该如何论?总不能再给张周加官进爵吧?最后还不是把他的人加以升赏?你们把陆完和唐寅的晋升,看作是对张周对宁夏之战取胜功劳的赏赐,这么理解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刘健不由看了马文升一眼,这个角度,连他刘健都未曾想过,却是被马文升说得如此简洁明了。

  有点长他人志气的意思。

  谢迁笑道:“那是不是若蔡国公和安边侯在蓟州又有新的军功,还会有更多的人因此得到升赏?”

  这话除了抬杠之外,也是在提醒,咱是不是要想办法,防止张周没事就参与到某些战事的谋划,甚至是因此而取得战功?以他这么个捞取军功的效率,只怕用不了多久,朝中就全是他的人了。

  “不要为此等无端之事而议论。”刘健厉声提醒道,“宫禁之地,谨言慎行!”

  众人这才相继散去。

  而刘健三人也带着一股奇怪的氛围,往内阁值房方向而去。

  ……

  ……

  朝议之后,除了张周之外,唐寅、陆完在韦彬的引路之下,去乾清宫接受朱祐樘的赐见。

  乾清宫内。

  朱祐樘对于这二人的到来,先报以了很高的礼遇,特地给二人赐座,让二人受宠若惊。

  “也不知秉宽是否跟你们说了,朕接下来的打算,是让两位卿家入值上听处,协助处置在京的部分军务之事,除了京营之外,在外各边镇的奏疏等,你们可以参与票拟,朕有相关的事情,也会随时召见你们,或者是派人去问你们的意见。”

  朱祐樘笑着把他的意思说出来。

  二人本还拘谨坐着,听到这里,也不由起身。

  他们心底都带着一股似梦似幻难以置信的惊恐……当侍郎已经很牛逼了,难道我们已经牛逼到这种程度了,能跟内阁叫板?

  “回头,朕让人,带你们去上听处的值房看看,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该过去办差了,但还不是现在。”

  朱祐樘道:“边镇的战事尚未结束,等结束之后吧。秦纮回朝,到时他的差事,就由户部侍郎王卿家去接替,到时上听处就会有新的面孔出现,就是你们了。”

  唐寅急忙道:“陛下,臣初入官场,只怕难以应承如此大事。”

  陆完听了则有些着急,你唐寅能得到皇帝如此的欣赏,怎还打退堂鼓了呢?你打退堂鼓也就算了,关键我们两个现在是同气连枝的,万一皇帝改变主意,那是不是我入值上听处的事也没戏了?

  你不能以你的想法,来坏了我们两个人的利益吧?

  朱祐樘道:“唐卿家,你不必妄自菲薄,虽然你在多壁城和朝鲜的事,不值得宣扬,但朕知晓你的能耐,如秉宽所说,你并非庸碌之人,但有时需要把你的潜能给激发出来,你也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才好。”

  唐寅听得一脸懵逼。

  我自己有超能力?我为啥不知道?我正视个啥?

  “至于陆卿家你,朕最近调阅过你过去为官各处,所有的政绩履历,也惊叹于你在军政上的造诣,也在奇怪,以你的能力,为何之前朝廷就从未提及和举荐过?要不是秉宽提及,朕也不知有你这般人才。”朱祐樘道。

  朱祐樘当然理解不了。

  因为张周在用人上,都是“开卷考”,把一个人从历史最高光点发掘出来,甚至是用历史对此人的总结和定性,来决定此人是否可用。

  能是当局者所相比的?

  就好像陆完,毁誉参半,但能力绝对是突出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急功近利,擅于与人交际。

  说白了,就是容易被收买。

  也只能说眼光不行没看出宁王的狼子野心。

  陆完道:“臣只是尽职尽责,未敢遗忘身为臣子的本份。”

  朱祐樘笑道:“那还是你自己出色才对。秉宽从那么多官吏中,把你挑出来,你也应当尽可能去回报他的信任,也回报于朕对你的器重。”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贡生更新,第五百二十五章 开卷考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