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修真小说>带着千亿物资逃荒后我种田养娇夫>第377章 女帝上任新规多
  女帝登基第一事,便是将天下详细划分成三十二州,颂布大夏律法,广印万万册,全国发放至各村庄。

  制定大夏年号,废除先周律法中的灭三族罪、妖言罪、身体刑罚罪等等酷刑严法。

  鼓励农桑,降低农税,严格实施摊丁入亩制。取缔功名者、爵位者免税制。

  只要名下有田地,都得纳税!

  取缔奴藉制,仆人可聘为仆,主人不再对仆人有生杀大权,只要是大夏公民,就受大夏律法保护。

  沈沫雪知道这一点她会得到所有文人和士族的攻击。

  但就像程锦说的,开国时不把这些规章制度定下来,以后将会流更多的血来改变制度!

  反正现在程锦当恶人,谁敢反对就出兵!哪怕再次杀的血流成河,也要将大夏律法给制定下去!

  而这些制度对底层百姓来说,那是非常友好的。

  开荒田只要去官府里报备,就能免税三年。并且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要知道在大周哪怕是自己的田地,种东西也受官府管制。

  粮食田敢种油菜、芝麻等副农作物,就会受到大笔罚金!

  因天下多年动荡,许多百姓流入山林。女帝最新告示,只登记人口户籍。

  不光能享有大夏公民的权力,还能在官府领取户籍大礼包,除粮种之外,还有十户为一组的铁器。

  如犁、耙等物,这些农具对底层百姓来说,那可是无比贵重的啊!

  要知道前朝管控铁,农家有个铁器那是能传儿传女的!而女帝上任第一事,竟然是免费将铁嚣租借给百姓使用!

  再一听耕田的税极低,无数流民从山林、孤岛出来入户藉。

  户籍工作沈沫发交给了程绣,也就是小老头若宇辰全权负责。由他带着少年军全国勘察统计。

  就算是强汉,也有无数秦民、楚人不愿入户,宁愿当黑人口。

  沈沫雪凭她怀柔之策对百姓,严酷之法对士族。很快就受到天下人的好评。

  当然,文人墨客对她是没好话的,她也不在乎,就算千百年后,落得跟始皇帝一样的恶名又如何?

  只要我让汉族强盛成世界第一,我让所有的百姓不再受饥寒,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平民百姓最大的两项苛政,是一税,二是徭役。

  大夏律法定了摊丁入亩制,取消了人头税、户税、丁税、地税等等杂税,只收取单纯的粮税。

  并且开荒三年免税,三年后也是史上最低的三十税一。

  对于这一点沈沫雪仍不满意,哪怕是史上最低,她仍觉得农民太苦了!

  早晚有一天,她要实现千古帝王的最终目标,农无税!

  至于徭役,大夏律法废除了强征徭役制,改成官府有偿徭役。需要用青壮劳力时,官府管饭还给工钱。

  就凭这,百姓巴不得天天有徭役,修河道修路啥的,管饭啊!能给家里省不少口粮呢!

  对于底层士兵和卒吏,她效仿强汉,实行戌卒更替制。

  边关士卒,一岁一替,并且军饷高,有荣誉。绝不会像先周那样,青少入边关,发须皆白才能回乡。

  ……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别说新皇登基。一条条一章章新规发布天下,百姓欢呼,百官士卒叫苦。

  杨相成天小脸跟苦瓜一样,还不敢跟沈沫雪抱怨。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律法富了百姓,却穷了国库。大夏国的国库空的能养老鼠!

  先周存的都是玉器珍宝,这些玩意可不能当粮食吃。先秦李丰压根没压一点粮,反而将国库耗尽。

  缺粮、缺钱,摊丁入亩制和严禁人口买卖、抛弃婴儿等等有利于人口的制度下来。

  大夏国的人口会越来越多,会呈爆发式增长。而粮食会越来越缺!

  到时候一个天灾人祸,只怕动乱会再起。

  杨芳华天天苦恼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想的多,想的长远。沈沫雪是千古第一女帝,她就是千古第一女相。

  她可不能拖后腿啊!诺大的帝国,比强秦强汉更大的版图之下,她得协助女帝,治理好了!

  沈林松负责工部,这个工部不是给皇帝修园陵的工部,而是给百姓做农具,给将士做武器,给工坊做机械的工部。

  沈林松那个忙啊,恨不得有分身术,他才知道在一座城管工部,跟一个国家管工部完全两种概念。

  哪怕有科学院的那些匠人加入也不行,匠人做事可以,但当官就不能只是做事了,得上下沟通,得调度。

  他把一心想照顾双亲的三叔给拉了出来,三叔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对管人还挺有一套。

  除了工部之外,沈林松还有一样要紧事要办,那就是在燕云郡修帝都城。

  天子守国门,这是女帝亲口说的,她才不要跟周氏皇帝一样,把帝都放在风景美丽,歌舞升平的江南。

  不过这建帝都城可是需要钱的!而沈沫雪现在啥都有,就是没钱。

  “沫……陛下,臣算了一下,国库的银子只够修城墙。”

  沈沫雪看着大脑门红红的堂哥,自从自己登基后,他好像老了十岁。

  这媳妇还没娶呢!天天发愁,都愁成小老头二号了!

  关于钱这事沈沫雪也愁,怎么赚钱她倒是有点头绪,可都得要时间。

  之前的王朝对钱都不怎么看重,甚至还有把铸钱的工作放任在民间的。

  直到宋朝的官员才知道钱的重要,当然,也是因为要纳贡太多,不得不想尽办法赚钱,所以商才发达起来。

  沈沫雪是将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民间严禁私自铸钱,她还在渐渐取消铜钱和碎银子的使用,慢慢全变成泰安钱、银元、金元。

  鼓励经商,改革商税,都得时间。粮食也得秋收才有收成,赚钱也急不来。

  眼下找不到快捷的方法,就从历书上找。然后她发现最难的是大汉开国,刘邦登基连同色的八匹马都凑不齐。

  后世古装剧里的皇宫那叫个金碧辉煌,实则寒酸的很。

  同样缺钱的汉皇就想到一个好主意,把天下的富商都拉到帝都城来,给个小爵位,让他们出钱干活。

  沈沫雪叫来杨芳华和程锦,将这个主意细细说来:“你们觉得可行吗?”

  杨芳华眼睛一亮,点头笑道:“这天下的读书人骂最多的,还不就是女帝不尊旧法先规,只顾开辟新规新法。xündüxs.ċöm

  现在女帝要效法强汉,且看他们还要怎么说?”

  这件事交给杨芳华来办,要论谁读的史书多,谁能把场面话引经据典说出花来,当数咱杨相。

  而程锦要做的,则是反对者,强兵上门!

  很快天下富商就得知,凡是去燕云郡替女帝修皇城者,有爵位,还得女帝亲自嘉奖。

  很是出人意料的,竟然有很多富商抢着去!

  沈沫雪沉思许久才反应过来,这年头商人的地位太低下了!

  甚至商藉者,子女不得入学,不得科举。想入仕,只能走举荐这条路。

  这条路就是花上十几万两银子,做成了官,也会被正儿八经科举出来的官鄙视。

  沈沫雪要的是他们的银子,却也给了他们一条路。

  与前朝一样,同样是花钱买官,可这买的光明正大!

  很快富商们带着金银家资,在西北军的护送下前往燕云郡。

  继百姓满意之后,富商也真心归附大夏,只有老牌士族勋贵那一伙人,他们骂的更狠了。

  因为女帝竟然公然买卖爵位,虽然只是低等爵。继匠人的地位提高之后,竟然还提高商贾的地位!

  真是,真是荒唐啊!

  杨芳华久违地露了笑脸:“陛下,不光修皇城的银子铸到了,还有富余的呢!”

  说完又目光一冷地道:“当然,私下暗骂的人也不少!不过陛下放心,这些人难成气候!”

  沈沫雪点头笑道:“这一点朕岂会不知!他们能成什么气候?

  既然银子有富余的,那就别放在国库里养老鼠,修国道吧!

  像楚州和泰安一样,朕要让帝都四通八达,不管到天下哪个州城,都能用最快的马跑去。”

  杨芳华对于沈沫雪提出的制度,总能将细微之处补的周全。

  就如之前的富商赐爵一事,她知道爵位之重,开国之后,非军功者就不能赐爵。

  所以她将奖励分成九等,一等是末等爵,九等则是朝廷亲发的‘绅家’牌。

  有此牌便是于大夏有一份功,其子女能入学入仕,有优先入伍、入科学院、入护理学院的资格。

  等等福利,是之前商人绝对享受不到的,这让商人们越发趋之若鹜。

  燕云郡的帝都城还未建好,商业就已经比江南还要发达了。

  她又火上添油,为燕京造势,将新帝恩科的春闱安排在燕京。

  而她自己则在秋闱之后迁都!她很快就给杨芳华不少赚钱的思路,燕京的地价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要省地,一品大员的宅子也不能建那么五进五出,像后世公园一样大。

  而是统一盖宅子,划分区域,由朝廷来统一售卖。

  在这个房地产行业还没有概念的时代,朝廷来做这门生意,那真的是一本万利!

  这一点历朝历代都未做过,杨芳华对于经商又不怎么在行,但是她下面已经有太多此类人才,一点也不担心燕京会出纰漏。

  盖房子的事就有沈林松负责,混凝地弄不出来,不过沈沫雪找海尔要了水泥的配方,有了水泥和石灰,再有砖瓦和大理石。

  盖宅子不光省去伐木,还更气派牢固。并且还能盖三到五层的筒子楼,更利于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口。

  有了水泥修路也不难了,杨芳华算了一下,全国都要修泰安那样的国道,最少需要三百万青壮。

  可朝廷才发布了除徭役,青壮还得干农活,要是强行修路,估计会生民变。

  她绞尽脑汁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划州城负责各自的路段。

  然后派少年军至各州监督,很快杨芳华发现,只是在各州城开一个水泥工坊,就能将修路的银子给赚回来。

  当然,这路不是一年两年能修好的,她挑繁华富裕的州城先修,然后分批分阶段来修。

  沈沫雪将其定为第一个三年目标,四通八达,条条大道通燕京!

  继百姓、匠人、商人之后,沈沫雪第四收服的阶级竟然是读书人。

  只因她开恩科,并且定下新的科举制,除了三百进士之外,还录取一千官吏。

  其实就是公务员,不过是端上国家铁饭碗的。

  历朝历代的科举都是三年一期,进士两百名,从进士一百名。

  然后那些考不上的举人之类,想工作,只能做幕僚之类。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按理来说,国家挺大,需要的官吏很多,为什么科举只录取三百人呢?

  因为除了科举当官,还有别的门路,就如捐官,还有士族勋贵能代代相传的官位。

  有些朝代连兵户都能传能卖,出现大量士兵吃空饷。

  一查在册士兵三十万,年年朝廷发出三十万士兵的军饷。

  而到打仗的时候,却连三万青壮都凑不齐!这不是笑话,是史书真实记载的。

  正因为官员分阶级,读书人和读书人抱团,士族和士族抱团。

  官场才会那么龙蛇混杂,分帮分派,有事打嘴仗,没一个能解决问题的。

  开国皇帝强势,这些问题都在水底下,表面看不出来。

  但是几代,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历史就是个轮回,只要细细琢磨就知道,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都差不多。

  可是新的开国皇帝又很难去解决这个问题。

  沈沫雪就决定将这个问题完全扼杀在摇篮里,想当官,就得读书考取。

  任何职位都不存在传子传孙的情况!

  她的内阁大臣,得是从底层县官一步步升上来的,而不是翰林院修书修出来的专家。

  她的士兵得是征收入伍,经过正规训练,而不是走后门,因为老子跟军队有关系,儿子就能堂而皇之的入伍。

  她和杨芳华商量,不光春闱,秋闱也由她亲自监督出题。

  周朝那出题者懵懵懂懂,答题者迷迷糊糊,文章只顾对称好看,读来顺口,实则空洞华丽。

  她完全不要!这下子可把翰林院那帮老学究给气到了,要知道这是他们的骄傲啊!

  文章引经据典辞藻华丽,那才是好文章!科举不考这个考什么?

  沈沫雪直接一句话回怼:“前朝倒是考这个,怎么就考到亡了国?

  朕要的是能干事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写文章的专家!”

  老学究们沉默,而杨芳华则将此事写成文章,刊印成京周报,发到各州各城,广为传播。

  一下子让那些只会钻研怎么写华丽文章的学子害怕了,而让真正想干事实的读书人兴奋了。

  终于,他们的机会来了!并且女帝可不是只录取三百人,而是一千三百人!

  连远在丰州城的徐友清得到消息,都心动了,要不我也去考一考?

  转念一笑,他现在一州的州牧,再去科举考试,不是让天下读书人笑话吗?

  还是鼓励丰州的学子去考吧!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带着千亿物资逃荒后我种田养娇夫更新,第377章 女帝上任新规多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