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大明在北部边疆所搞的“平衡术”,蒙古各部谁也不能做大,让他们互相争斗,大明才最安全,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永乐皇帝何其明白,秒懂!
“脱欢,朕念你瓦剌部诚心归顺大明,那就售卖一批枪支给瓦剌。高大人,制造公司能卖多少出来?”
“陛下,手枪四十支,步枪六十支。”
脱欢的期望是“手枪一百支、步枪四百支”,虽然高希报出的数字相差很大,但这种新式火器的厉害,他已经见识过太多次了。
哪怕瓦剌骑兵中只有一百人持有这种火器,也抵得上一支两三千人的骑兵军团,到时候对付鞑靼部便如牛刀杀鸡了。
“朕准了!”永乐皇帝痛快地答应了。
“谢陛下隆恩,外臣告退。”脱欢说完,便带着巴特尔和唐古特退下。
“宜鞑靼使臣乃仁台觐见!”刘公公传旨。
脱欢出门时,正好与乃仁台打了一个照面。
脱欢狠狠地瞪了乃仁台一眼,乃仁台也报以轻蔑地冷笑道:“太师家奴,哈哈哈!”
巴特尔一听怒火中烧,就是冲去教训他。
原来在一次瓦剌和鞑靼的战斗中,瓦剌败北,年幼的脱欢曾被鞑靼人虏走,因而在做了鞑靼太师阿鲁台的家奴几年。
后来经脱欢之母萨穆尔公主设法求情,才将脱欢救回瓦剌。
是以这段“太师家奴”的人生经历,是脱欢的耻辱。
乃仁台却专挑这件事说出来,用以当面羞辱脱欢,这当然也是对瓦剌部的羞辱,巴特尔的反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乃仁台的两个随从已经挡在了前面。
唐古特也及时一把抱住了巴特尔:“巴特尔王子,这里是大明皇帝的行在,不可无礼。”
乃仁台颇为得意:“家奴就家奴,就这点本事。走,不与他们一般见识,见大明皇帝去!”
脱欢冷冷地看着乃仁台,说道:“乃仁台,你记着今天说过的话,我脱欢誓灭鞑靼部。”
“哈哈哈,好,我等着,哈哈哈...”乃仁台笑着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放肆,敢在大明皇帝行在肆意喧哗!”
乃仁台刚走进大厅,还没看清楚里面的情况呢,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官员对着他怒斥。
乃仁台是鞑靼太师阿鲁台最信赖的心腹,嚣张惯了,刚才遇到脱欢时的表现,就足其人有胆无谋了。
他以为自己是鞑靼的使臣,大明皇帝多少会给他一些不同的“礼遇”。
却听到那位年轻官员厉声说道:“将他拉下去,先打他二十大板,让他长长记性。”
“是,高大人。”殿内军士应声,二话不说就上前将乃仁台拉出大厅,噼里啪啦拉了一顿,又将他扔了回来。
“你是何人?”朱高炽问道。
“我是,我是...”乃仁台才说了两个字。
那个年轻官员又说道:“给我掌嘴!”
又上来几个军士,啪啪啪......这一通左右开弓,打得乃仁台以为自己的老家在南方。
“鞑靼部久未派员面圣,居然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记着,与天子奏对,不得称‘我’,要自称‘外臣’。”高希教训道。
“哦哦...是...是...我...是外臣,外臣我知道了。”
乃仁台被高希杀了两个下马威,老实了。他的两个随从,也吓得在后面身子发抖。
“说吧,你是何人?”朱高炽问道。
“外臣...外臣是鞑靼太师阿鲁台派来的使臣乃仁台。太师说,听闻马哈木愿诚心归顺大明,也愿意效仿瓦剌忠于大明皇帝。”乃仁台说道。
“阿鲁台有此心,朕心甚慰。”这是外交辞令,等啥也没说。
“阿鲁台既有效仿瓦剌之意,总要有所表示吧?”高希说道。
“有、有,太师说今后绝不再犯边,另外还带来了牛羊马各五百头,都写在这份奏章中了。”
乃仁台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份用兽皮裹着的奏章,忍着伤痛亲自呈上,刘公公接了过去转呈给永乐皇帝。
“嗯,嗯,嗯...”永乐皇帝看着一边看着奏章,一边轻声“嗯”着,表示对内容还算满意。
忽然,“嗯?”声调往上。
永乐皇帝将奏章放到桌上,指了指对刘公公说道:“给太子和高大人看一看。”
然后对乃仁台说道:“大明可以和鞑靼修好,但他凭什么也想要朕册封他王号?”
“陛下,外臣虽然是外番,却也知道大明皇帝常说四海一家,视蒙古诸部与大明子民无异。瓦剌能与大明修好,鞑靼部也能做到。瓦剌马哈木与我家太师阿鲁台都曾经冒犯天颜,与大明为敌,而今马哈木悔悟、重获顺宁王封号。我家太师也诚心悔悟,因此也希望圣上能赐王号,以示四海一家、平等相待之意。”
“嗯,只要诚心归顺,朕当然一视同仁、既往不咎。高炽,你怎么看?”
“儿臣以为父皇所说甚是,或可比照瓦剌...”朱高炽才说了一半,就被高希打断了。
“空口无凭,你家太师用什么做保证?”高希劈头问道。
“这......”乃仁台语塞,显然他出发前,阿鲁台没预料到这种情况,他们以为只要表了忠心,再签一张协议就行了。
至于协议以后是不是执行,就要看形势了。
形势对鞑靼有利,鞑靼有向大明叫板的本钱,就不执行。反之,就示弱,就执行。
这如意算盘打得!
然而,高希却要实实在在东西。
“不知道?”高希笑道,“好,你家太师希望与瓦剌平等,刚才太子殿下也说可以比照瓦剌的情况赐封王号。你应该知道我大明在瓦剌设有忽兰卫,若你家太师真心诚意归顺,那就要同意大明在伊林设立伊林卫。大明并不派官,和忽兰卫一样,仍由鞑靼部族人自行管理,但所有官员经由大明朝廷任命方为有效。”卂渎妏敩
“啊...这...这...外臣要禀明太师才行。”乃仁台没想到高希提出这么一个“吓人”的条件。
永乐皇帝和朱高炽也吓了一跳。
要知道忽兰卫是太子率兵北征,打出来的结果。而现在只是用一个“王号”就想换阿鲁台同意“大明设立伊林卫”,这才真叫“狮子大张口”呢!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明皇子高爔传更新,第449章 永乐皇帝收义子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