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其它小说>从不良人开始登基称帝>第一百章,烧脑
  六国论的策论很精彩。哪怕是李星云这种文学造诣一般的人,也从六国论的每个字眼里面,感觉到了字字珠玑。

  这个时候。

  他对于新科状元的人选,已经有了偏向,那就是撰写出这篇六国论的苏洵,但为了给予其他人一个公平的机会,他决定把剩下的策论也看完。

  不知过去了多久。

  就在李星云看策论看的头昏眼花的时候,一篇署名王安石的策论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的文风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

  如果是看其他人的策论,李星云需要用十分心力,他才看得清楚策论的内容,那么看他的策论就只需要一份力。

  朴实无华,洗尽尘埃。

  看似普通的词藻,文风,却给了他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有苏洵的六国论在前,王安石的策论即使让他眼前一亮,但还达不到惊艳的地步。

  就这样。

  又过去了半個时辰,就在李星云有些饥肠辘辘的时候,他终于看完了金銮殿偏殿之中两百多位贡士学子的策论。

  天色已然黄昏,若不是他是一名练武之人,拥有中天位级别的内力,恐怕根本不可能如此长时间查看每篇策论。

  不要小看策论,每篇策论都相当于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想看懂,不容易,就像后世之人有几人看懂了新闻联播?

  这是国家大事,不是在看小说。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

  烧脑。

  ...........

  “陛下确定钦点他们二人吗?”礼部尚书水祥运低声道。

  他手里面分别拿着三篇策论,正是大唐天子李星云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下方两百多名贡士学子都在翘首以盼。

  有的人在期盼自己通过殿试,成为一名进士,有的人在期盼自己位列三甲,怕不是状元,也希望最起码是一个探花。

  “就他们三个吧。”

  李星云点了点头,看了几乎一整天的策论,他已经很累了,脑子很累,有些想念温柔乡了,想云姬,想雪儿,想林轩,想蚩梦,想阿舞.......

  “是,陛下。”

  礼部尚书水祥运得到李星云的肯定,也注意到了他脸上毫不掩饰的疲惫,他决定尽可能加快剩下的流程,让这位累了一天的陛下,可以好好的回去休息。

  于是。

  他省略了大量的繁文缛节,以及很多的陈腔滥调,直接宣布了殿试前三甲。

  “今科殿试,陛下钦点前三甲.......”

  说到这里。

  礼部尚书水祥运微微一顿,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李寻欢,赐同进士出身,位列探花。”

  “王安石,赐进士出身,位列榜眼。”

  “苏洵,赐进士及第,位列状元。”

  公布完前三甲,下面有悲有喜。

  “臣,叩谢圣恩。”

  苏洵自然是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是成功的第一个走过独木桥的人,成为了大唐复辟之后第一个新科状元。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新科状元,皇帝也不是年年都主持殿试,所以新科状元也不是年年有。

  一般情况下。

  从一个普通读书人,哪怕一路顺风,连续通过院试,乡试,会试,也大约要两年时间,殿试更是四年才有一届。

  今年比较特殊。

  因为大唐科举刚刚恢复,朝廷考虑到很多读书人,等待科举恢复太久了,下面也积攒太多太多报国无门的读书人。

  于是朝廷一路绿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起开放,争取多吸收一些人才,也填补一下朝廷中低层官员空缺。

  只要有能力,只要有才华。

  甚至可以从院试一路强行怼到殿试,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位列三甲,一年时间就足以光宗耀祖。

  可若皇帝不主持殿试,即使最后通过了殿试,也只是一个进士,因为殿试前三甲,只有皇帝才可以钦定。

  所以苏洵脸上,已写满了喜意。

  他明白自己算得上光宗耀祖了,甚至连苏家周围的乡镇,也因为他这个新科状元扬名了,十里八乡的都会把自己当成文曲星下凡。

  别的不说。

  修建孔庙,都得看当地十里八乡,有没有出过新科状元,若是没有新科状元,连修建孔庙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名........也不错。”

  王安石神色有些遗憾,但也没有什么不甘,论词藻华丽,他确实不是苏洵的对手,反倒是对于自己位列榜眼很吃惊。

  他以为自己能通过殿试就很不错了,三甲从不敢想,虽然他少年英才,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

  但能参加殿试的人,试问哪个在年少时,又不是少年英才呢?

  王安石年少时,曾听过说一个人,一个和他一样少年成名的神童,名字叫方仲永。

  这个神童,天赋与自己不相上下,出口成章,诗词更是一绝,名声响彻十里八乡。

  可因为方仲永父母不通教化,只知道拿方仲永去卖诗贩文,不让他学习新的知识,等王安石亲自上门拜访的时候。

  方仲永已经泯然众人矣,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了一个普通农民。

  最可悲的是。

  方仲永父母用方仲永这个少年神童赚的那些钱,一点都没留下来。

  全被酒鬼父亲,赌鬼母亲,两个不负责任的父母全部浪费干净了。

  少时卖诗贩文,如今却一句诗也做不出来,方仲永也许是心死了。

  至此。

  王安石从不敢自傲,为人朴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读书,只为等待天下归一,科举重开,考取功名,报效国家。

  或许在方仲永父母看来。

  天下大乱这么久,科举已经不可能重开了,功名利禄只是浮云。没有考取功名的机会,便不让孩子读书,只是让他成为了一个赚钱的工具。

  但他相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朱温父子叛乱以来,天下乱了三十年,早晚会再次归一。

  多读书,不会错。

  【注:伤仲永是纪实历史,并非凭空杜撰的人,只是王安石通过文字,让这个少年神童身上发生的故事,永远的流传了下来,同时这也是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不负责任,而子女无能为力的暗讽。】

  ......

  “居然又是探花........”

  李探花,也就是李寻欢一脸头疼,他自认为已经做主了准备,不输给苏洵和王安石。

  没想到,自家这个探花魔咒还是破除不了,三甲稳定,但状元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

  李家是在黄巢和朱温两哥们无情清理下,侥幸生存下来的小世家,全家上下,一百口人,小的不能再小的书香世家。

  一门七进士,一门两探花。

  李寻欢父亲和其爷爷,曾是唐昭宗李晔时期的进士,到了李寻欢这一代后,好不容易等到科举重新恢复,李寻欢没想到,自己又考了一个探花。

  虽然探花也不差。

  但谁不想当状元?

  与岳山不同的是,李寻欢不但才高八斗,而且还是文武全才,幼得高人传道,传了他一身惊世骇俗的绝顶功夫。

  不过相当于舞刀弄枪,出自书香世家的李寻欢,还是更想要报效国家。

  除非对国家极度失望,否则,考取功名,入朝为官,这才是他的夙愿。

  李寻欢和李嗣源有一些相似。

  两个人都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但他们对于武力的执念并不大,都想要当官,只不过相比起李嗣源,李寻欢对于当官的执念没有那么大。

  若是李星云未来是一个昏君。

  李寻欢是真的会辞官回乡的。

  ......

  “除三甲外,此次殿试通过者一百五十人,赐进士之身,未通过者,来年需重新参加会试,成功通过会试,才能再一次参加殿试。”

  礼部尚书水祥运念叨完最后这句话后,礼部官员也开始现场给这些获得进士身份的学子,分发象征进士身份的官印和令牌了。

  至于那些没有获得官印和令牌的学子,在礼部官员的安慰下,一步三回头,极其不舍的离开了这个让他们心心所念的金銮殿。

  这里是大唐帝国的权力中心,他们只差一步就成功走进去了,但奈何,就差一步,没有通过殿试获得赐进士之身。

  赐进士之身.....

  它和赐同进士出身,赐进士出身,赐进士及第,都不一样,赐进士之身,只是殿试通过,成功获得了进士的身份。

  千万别因为这样就小看进士。

  进士已经是一个读书人的顶点了,就相当于后世名牌大学毕业,还是那种国家重点大学,一毕业就有工作安排。

  当然了,这不能对标后世那个大学生已经泛滥的时代,而是要对标那个刚刚立国,大学一毕业就包分配的时代。

  或许这样形容对比,还是有些贬低进士。

  但也侧面说明了进士身份是多么的尊贵。

  除此之外。

  官印和令牌,都是进士的身份证明,本质就相当于后世的毕业证。

  至于如何分配,该怎么分配,这是吏部的事情了,与礼部无关了。

  礼部忙完了,该吏部忙活了,除非李星云亲自插手,否则这些进士,都是按需要分配到三省六部各个不同部门里面去。

  六部中的吏部,它是专门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部门,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

  一个时辰后。

  吃饱喝足的李星云瘫倒在宋云姬怀里,脑子昏昏沉沉的他,现在只想抱着香甜的她一起步入美妙的梦乡。

  或许男人都是多情的。

  曾经李星云以为自己只会钟情姬如雪一人,后来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多情的人,无论是宋云姬还是蚩梦,亦或者是自己师妹陆林轩和远道而来的耶律质舞,都让他忍不住心生爱怜。

  不过好在。

  修炼了至纯至阳的天罡决,再加上她们所修炼的功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阴阳共济,再加上他自己就是一名医道圣手,倒也扛得住她们不间断的索取。

  这个扛得住,是在不伤身体的情况下扛得住,可不是强行硬扛,硬扛的皇帝,都不长命,而他李星云一看就长命百岁,而且还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后宫和谐。

  其实皇帝后宫不和谐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帝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精力旺盛的她们,自然就要搞事,吸引天子也就是皇帝的注意力。

  现在李星云确实是打不过宋云姬,也打不过耶律质舞,但打蚩梦,陆林轩,姬如雪,那就是打的她们起不来床。

  可以说他是故意在弱者身上找自信,但不能说他不能满足宋云姬和耶律质舞这样的强者,他只是不想欺负她们。

  事实也是如此。

  打不过确实是打不过,但强者之间的对决,不一定非要把对方打趴下,双方满足了就好,不一定非要分出个你死我活。

  次日。

  清晨,休沐日。【休沐就是放假】

  “有没有想好安排去什么地方?是外放其他州府,还是直接进入三省六部?”宋云姬轻轻给李星云揉捏着太阳穴。

  她知道,昨天是委屈他了,一天看那么多策论,脑子一定很累的,晚上动都不想动,还得她这个女人自己主动。

  如她所言。

  李星云的医术,堪称医道圣手,但文采方面就一般般了,作诗更是一句憋不出来,哪怕这两年宋云姬经常给他恶补各方面的文学知识,但也就是勉强拿得出手,不会丢人的那种文采。

  “外放就算了,朝廷也缺人,他们的去处我也想好了,苏洵去尚书省,李寻欢去门下省,王安石去中书省。”

  李星云打算让科举前三甲一人去一个省,这都是大唐帝国权力核心部门,至于其他进士就让吏部按需要分配吧。

  六部也好,三省也罢,随便他们。

  喜欢分哪个部门,就分哪个部门。

  甚至御史台和大理寺也不是不行。

  【御史台】官署名。

  华夏古代官署名,东汉至元朝设置的监察机构,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宪台。

  南朝梁陈、北魏魏齐时,称御史台。

  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行政监察机关,也是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www.xündüxs.ċöm

  【大理寺】官署名。

  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秦汉时期为廷尉,北齐则为大理寺。

  唐代为九寺之一,与刑部、御史台并称为“三法司”。

  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为当时的最高审判机关。

  【刑部】六部之一。

  而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以及审核刑名的重要机构,刑部与御史台和大理寺一样,主要负责刑罚最后审理。

  若是遇到官员违反大唐律法,刑部甚至有可能和御史台,大理寺两个朝堂部门联合审理,以此确定审理公平公正。

  名为三法司制,又名三司会审。

  ............

  大理寺,御史台,再加上刑部,三个司法部门,相互约束牵制,大约就相当于后世的廉政公署和警察局之间的关系。

  自大秦法治开始,后世王朝都在不断完善司法,大唐更是到达了巅峰,甚至论司法公正,后世还真不一定能比的上。

  当然。

  说的是太平盛世时期,乱世自然是行不通的。

  后世的乱世,战争时期的国家,一样不存在公正的司法,甚至连秩序都不存在,以至于救死扶伤的医院都不能保全自身。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不良人开始登基称帝更新,第一百章,烧脑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