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七十七章 找到了对付北平的关键
  北平城很小。

  元朝的大都被彻底推倒了,新建立起来的燕王宫并不大,还不是后来的紫荆城。

  原来的建筑物并没有动它,在原北平城外,有新的城市,这里没有修建围墙。

  和大兴县,通县的新城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新的城市居住了至少十万人。

  上万间的新房子修建了起来,多半是两层的楼房,楼房对着大街,楼房后有院子。

  农村的富余人口被吸收到大兴县为主的工业区工作,高效密集的铁道,让工人们有了新的购房需求。

  他们在这里成家,生孩子,工作。

  五年的时间下来,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购买自己的房子,他们也有这个实力。

  工作的稳定和高待遇,让他们有底气买房子,哪怕目前暂时还不够,有的人会去找家人亲友借助。

  工程部专门修建新城市。

  道路,林园,草地,树木,房屋,学校,供销社,水塔,公厕,站台,医馆,药铺,商铺……

  戴德彝和通判张吉甫两人逛着新城。

  “这里的房子不愁卖,甚至因为房源缺少,有人想买还买不着。”张吉甫对北平很熟悉。

  军工联合办接管了军事的一切,包括仓储。

  张吉甫再也不用像前两年那样,对着朱高炽介绍仓库的情况,但是他也没有闲着。

  他现在兼任军工联合办的管事,负责督查方面的事务。

  新城的街道用大块的石砖铺设,又平又直,不比应天府的大道差,道路两旁种植了大树。

  戴德彝已经震惊不起来了。

  这些日子,他见了太多的不寻常的事物。

  城市没有城墙,让他没有安全感,“为什么不建城墙?”

  “城墙的经济作用不大,出于军事需要,而且城墙的修建成本很高,需要占用极大的资源,包括日后的维护。”

  “小王爷认为不如把这份极大的资源投入到军队建设中,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又节省了社会资源,用节省下来的社会资源,可以提高更多社会的发展。”

  戴德彝不认同,“强大的时候自然不需要城墙,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而且没有城墙的保护,草原上的鞑靼入侵内地,老百姓靠什么躲避呢?”

  “边疆修建发挥军事作用的城堡,北平已经不算北疆,所以不需要城墙。”

  张吉甫解释说。

  戴德彝还是无法认同,但也没有继续多言。

  和人们预料的不一样,他并没有直接去卫所查案,而是选择留在了北平城。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人们并不清楚。

  每隔一段距离,正街显眼的地方有公厕。

  和内地不同,北平街道上的女性不少,公厕也分男厕女厕,由专门收粪的工人负责清洁。

  “收粪的行业虽然让人避之不及,但是这个行业利润大,只要忍得住恶臭,就能获得很好的报酬,在宋朝时,靠着这个行业养活了许多的大富。”

  “北平之前原是按照规制用的徭役,让服徭役的老百姓,分配一部分来城市收集粪便,然后分到农户手中。”

  “后来小王爷和藩台商议后,取消了这项徭役,分包给了愿意接手的商人。”

  张吉甫是北平的老官员,对北平上上下下的变化知根知底,任何事物都能说上个一二。

  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工人,也无法像张吉甫对信息接触的更加全面,这是他的官位导致的。

  官员,注定了比老百姓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看来你们的藩台,很支持小王爷啊。”戴德彝敏锐的问道。

  “谈不上支持,这里是北平,王府的话影响力更大,圣人多次下旨加权王府。”

  张吉甫答非所问。

  这种敏感的话题,他可不会落下话柄。

  “这是中华重工打造的城市经济,听说是未来的必然之路。”张吉普很快转移了话题。

  “每片新城为中华重工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工程部根据总部的指令,没有因为市场的需求而提高房价。”

  “买房子的人多过现有的房子,怎么解决的呢?”戴德彝好奇的问道。

  他深知老百姓怕吃亏,更怕不均。

  有些事情的逻辑,市井的道理是无法讲通的。

  例如这房子分配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许多的不满。

  “根据工厂的需求,会用抽签的方式和工人的资历来获得购房指标。”

  “那些结婚的,有孩子的优先考虑。”

  “然后有部分的指标会流向市场,提供给中华重工之外的人。”

  “根据中华重工的规划,北平的各个新城区,要至少吸收五十万人才算完成初步的目标。”

  “五十万人。”

  戴德彝忍不住重复念了遍这个数字。

  张吉甫笑道:“当这里有了五十万人,也说明了中华重工第一阶段工业化任务完美达成。”

  “反正啊,现在中华重工的规划,不了解其中道道的人,是越来越无法理解的。”

  “听说里头有很多的讲究,预示了很多的变化和成果,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懂。”

  戴德彝点了点头,心中暗想,难怪练子宁在应天府办工厂的速度远远不及北平。

  看来燕王世子的才能,超过人们的想象,所展现出的东西,并不是表象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愿意去应天府吗?”

  戴德彝突然问道。

  张吉甫听到戴德彝的问题不知所措,很快心底生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有被人认同的骄傲,也有些忧虑。

  “你不愿意?”戴德彝见张吉甫久久没有回答,诱惑道:“工部的练子宁想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但是缺少有经验的官员。”。

  “你我打交道虽然短短几日,不过你对北平的熟悉,我相信练子宁需要你,你去了工部也会有更好的前程。”

  最终。

  张吉甫摇了摇头,气馁的笑道:“我虽然知道北平许多的事物,但是其中的道理却不太明白,就算去了应天府,也不过是照猫画虎而已,反而最后让人笑话。”

  戴德彝没有再劝。

  在北平的这段时间,他有些明白为何燕王离开了北平,而北平仍然稳定。

  原来北平还有一个人物。

  燕世子。

  此人和燕王一样的关键,有燕世子在,北平不会因为燕王的离开而陷入混乱。

  “北平要打仗了。”张吉甫终于说了心里话,“戴兄是伟岸之人,理应明白现在的北平不能乱。”

  戴德彝点了点头,他没有要从军队入手的想法。

  他的前任在军队碰了大跟头。

  任何事情顾虑最大的是第一次,既然有了第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都无所谓了。

  那些“兵变”的军士被燕王府保了下来,给了军队底气。

  他如果继续去卫所,恐怕下场就是第二个叶希贤。

  离开了新城,戴德彝去拜访了颜钝。

  这位明明是布政司布政使,一省官员首脑的人,却低调的让人下意识的忽视。

  颜钝得知戴德彝找上门,露出了苦笑。

  他没有拒绝戴德彝。

  两人在布政司衙门的公房见面。

  一个坐在案台后,一个坐在前方的背椅上。

  “看来颜藩台是个做实事的官员,并不会顾全大局。”戴德彝开门见山。

  颜钝平静的问道:“大局是什么呢?”xündüxs.ċöm

  戴德彝静静的看着颜钝,颜钝也安静的看着戴德彝。

  他们都是国子监出身。

  都是三十来岁的,朱元璋打造的中坚层官员。

  是朱元璋打算的自己死后,他为大明留下的一批年富力强,具备深厚管理国家经验的官员。

  这是他老年的布局,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死后就开始的。

  这批官员还没有真正走上前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在洪武二十九年,多在三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

  未来强盛辉煌,民生富足的永乐盛世,不只是朱棣打造的,还有许多的官员在地方,无数勤劳的老百姓们共同构建的盛世。

  在那时候。

  就连出生的残疾人也会被地方上的官员专门检查。

  如果是眼疾,则会安排只需要出力的工作,如果还能有劳动力,则会安排他们能做的工作。

  务必让他们从小学习,掌握未来生存的本领。

  如果实在是没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则会命他们的父亲养在家里,如果没有至亲则会命令他们的亲族。

  如果亲族也没有,就会养在大明在各地城市修建的机构中,在机构里养猪养鸡鸭闭门不出了却残生。

  这些残疾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根据官府对他们从小的安排和学习本领,渡过官府为他们安排的一生。

  这批官员有像张琏那样贪生怕死的,也有像张吉甫这样随波逐流的官员。

  当然地方上也有更多像苏观这些投靠权势的官员。

  但也有像颜钝这样的官员。

  “什么是大局?”颜钝再一次质问戴德彝。

  戴德彝说不出话来。

  在没有看到北平之前,他可以说出许多的大道理来回答颜钝,但是现在的戴德彝说不出口。

  “我的大局就是百姓,百姓生活安康,就是我的大局。”颜钝大声的说道。

  “上任北平的三年,本部台只做了一件事。”

  “带领百姓们开垦田亩。”

  “开垦了一百万亩,再开垦了一百万亩,我没有别的本事,只会干这一件事。”

  朱棣的心愿是国富民安,并在他当皇帝后下诏昭告天下,但也有很多读书人也是这样的心愿。

  在五百年后。

  同样有无数的读书人前仆后继为了民族而奋斗。

  戴德彝嘴角翘起无声的笑了笑,没有继续多说什么,最后离开了布政司衙门。

  他终于知道高勉,叶希贤真正失败的原因了。

  他们以为他们只跟王府斗争,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有文官的支持。

  其实啊。

  他们连敌人有哪些都没有摸清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才是胜利之道。

  (本章完)

  www.yetianlian.cc。m.yetianlian.cc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更新,第三百七十七章 找到了对付北平的关键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