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事件之所以受关注,不是因为它们的灾难性、痛苦程度、对全球的重要性或者人们能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而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关心什么的固有偏见。比如说,我们会非常关注儿童的痛苦,会对与自己相似或者来自同一社群的人的痛苦更加敏感。普遍而言,我们最关心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比如与自己有类似的态度、说同样的语言或者形貌相似的人,以及那些属于自己群体或者自己爱的人。
早在1790年,亚当·斯密就已指出了这一点,并且提出了一个如今人尽皆知的例子。他让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亚洲某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在一场地震中丧生,然后设想一个“悲天悯人的欧洲人”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我想,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人表示强烈的哀悼,然后会对人生的无常和灾难的多发做出深刻的反思,会因人类创造的繁荣被毁于一旦而心痛不已……在把这些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之后,他会立刻转身去继续追名逐利、享受生活,歌照唱舞照跳,与以前一样心情舒畅,就像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亚当·斯密还比较了更为个人化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反应。
如果是落在自己身上,那即便是最鸡毛蒜皮的麻烦也会让他心神不宁。如果明天将要失去自己的小拇指,那他今晚一定会彻夜难眠。但是,如果经历灾难的人跟他素不相识,那么,哪怕是成百上千万同胞死于非命也不会让他停止酣睡。
我们可以稍微改动一下亚当·斯密的例子,假设明天要失去小拇指的并非你自己,而是与你关系很亲近的一个人,比如你年幼的孩子。我敢打赌你今晚肯定睡不着。这件事对你的影响也肯定比在不知名的遥远地方的大规模死亡大得多。实际上,对我而言,家里网速太慢或者网络不稳定给我造成的不安,要远比看到一起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国家里发生的重大灾难所带来的不安更强烈。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况,有时我们会被一些遥远的事件打动。但是,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有真实的图像和故事让我们觉得痛苦历历在目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触动我们一般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会有的情绪。
关于作家、导演和记者如何精心设计以引发人们的道德关怀,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值得用整整一本书来探讨。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事实——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以及类似的东西里都充斥着这些手段,让人们对陌生人的痛苦给予深深的关注。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整个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在改变美国人对待奴隶制的态度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雾都孤儿》改变了19世纪英国人对待儿童的方式;《辛德勒的名单》和《卢旺达饭店》等电影让人们更能意识到那些自己本来根本不可能关心的人们的苦难。
在这些遥不可及的事件中,选择哪些进行关注,取决于记者、制片人和作家的直觉,取决于哪些事件最引人注目并最能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影响巨大的事件从未被大众关注过。例如,发
共情或许就像母乳一样,成年人不需要母乳,婴儿却需要喝奶才能长大。
很多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父母都把共情当作道德伦理的发展性核心。他们认为婴儿具有超强的共情能力,能够自然而然地对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随着婴儿逐渐长大,这种基于情感共鸣的道德思维逐渐变得更加抽象,最终他们能不再依赖共情而关怀他人,并且具备客观地进行道德推理的能力。
这种说法的最大诱惑是它非常简单明了。用这种方式解读道德思维,只需要把婴儿的思维归纳成一个单一的要素——共情的火花,也就是能够感受他人的感受,其余一切都是这个火花的结果。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极简主义结论,尤其是对那些坚信婴儿的脑中没有什么复杂东西的人而言,这极具吸引力。
这种观点得到了伟大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可,很多当代的发展心理学家也对此非常认同。例如,马丁·霍夫曼就认为,共情是“一种更适合对方而非自己处境的情感”,并且对共情的发展过程给出了详尽的理论描述,认为共情是道德的基础。对他来说,共情是“人们关爱他人的冲动,也是让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黏合剂”。xündüxs.ċöm
这种观点其实与我的论证并不矛盾。即便共情是儿童道德观的基础,它对成人而言也可能是毫无益处甚至是有害的。就像我们可以写本叫“反对母乳”的书,因为母乳其实只对婴儿有益。
我反对共情,但也相信人们会感受到同情和怜悯。我们都希望帮助他人,也想要全身心投入地追求有意义的目标。有人甚至对这一点都抱有怀疑的态度,拒绝承认人类存在同情和怜悯之心,认为人类是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的动物。
当然,即便是这些愤世嫉俗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有时会帮助他人,甚至会对陌生人施以援手,比如给慈善机构捐钱捐物、无偿献血、在网络上发布有用的评价,等等。但是,他们会说这一切背后都隐藏着更深层的动机。例如,可能是为了获取名誉,增加自己的声望;可能是期待对方投桃报李,等着在将来获取回报;可能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获得异性或朋友的青睐;也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他们认为,人类的动机永远都不纯粹,并且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是纯粹的那就是自欺欺人。就像进化生物学家迈克尔·盖斯林(MichaelGhiselin)说的那样:“揭开利他主义者的面皮,你会看到里面虚伪的血液。”
很多聪明绝顶的人都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比如下面这个故事。托马斯·霍布斯与朋友散步经过伦敦桥,途中,霍布斯停下来给了一个乞丐一些钱。他的朋友非常惊讶,立刻指出霍布斯由来已久的坚定立场,即人本质上都是利己主义者。霍布斯回答说,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他施舍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看到乞丐的痛苦让他感到不舒服,而施舍行为则让他感觉很好。
林肯身上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时的报纸是这样报道的: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快穿:戏精宿主她越学越坏更新,第199章 待替换5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