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先带人在水渠边稀稀疏疏的柳枝边,又均匀地加了一些。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而且杨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插了柳,植了树,大家又将村道两旁的树苗和灌木都分开均匀些。从山上移来一些小野花,填充进来。
还有一部分野菊、忍冬和蒲公英,黄白相间,好一派姹紫嫣红的宜人春光。
知晴看着大家勤快的身影,觉着云岭村的春天,很快就会桃红柳绿,莺啼燕语。
清明过后,三个村子没有丝毫停歇,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转身就投入到田里插秧去了。
所谓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此时自然要抓紧节气农忙。
这天卯时初,知晴一家就跟着隔壁黎族长家,去李家村李青家里拔秧苗,回来下地插秧。
前些日子,李嫂子和慧儿帮忙一起在这边的秧田里播种育苗。
如今秧苗已经长成,众人合力拔了秧苗,用担子挑到云岭村的地里。
李嫂子家和云生家帮忙挑了秧苗回来,也没有离去。先在一边指点知晴他们如何插秧。
到了巳时,吴勇就明白了,谢过他们,让他们各自抓紧忙去。
这边又安排宫月娥回去做饭,其他人继续插秧,等午饭送来再休息。
忙了一上午的知晴,此时也是头晕眼花。她站在水里,埋头插了一行又一行,偶尔抬头看去,满目都是低头弯腰的农人。
偌大一片土地,插秧收割都是靠着人力一寸一寸丈量过去。
一低头,一弯腰,一颗苗,就是秋季的一斗粮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想当初自己特别想这样“种几亩良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忙时享受田野之乐,农闲时放声高歌,一壶酒,几个果子,倚在树上,不去管他世间烦心事”,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殊不知实是痴人说梦。如今真过上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一滴汗水换一粒粮食,哪来的悠闲自得。
知晴心里默念着坚持坚持再坚持。
偶尔看到另一头的小胖墩儿和小辣椒,也没了早起时兴致勃勃的精神,估计个个都在咬牙坚持。
倒是吴知道,出人意料的轻松。
最近几月真是跟着吴勇锻炼出来了,一点儿劳累的感觉也不显。反而随着越来越熟悉,插秧的速度越来越快。
知晴在心里给自己加油鼓劲儿,这点破事还能难倒她?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呀。
胜负心一起,也不觉得水冷身体累了。
刷刷刷刷刷刷,一颗颗秧苗被塞到泥土里扎根挺立,很快就渐入佳境,有了标准的农女形象。
“饭来啦,先吃饭休息一会吧。”
不知过了多久,田埂上传来了宫月娥的声音。知晴听到声音继续把手上的这一行插完,才停下往田埂走去洗手。
其他人家随着午食到来,也都慢慢停下来,洗干净手脸开始吃饭。
大家这边一堆,那边一伙地四散坐着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
旁边离得不远处是李嫂子娘家和婆家一起结队。李嫂子大声问道:
“知晴,知晓啊,你们行不行?不行就别下地了,我们家忙完先帮你们插秧。云生媳妇也说了,他们忙完也先帮你们。”
知晴看了眼爹娘,笑着回道:
“不碍事儿,李婶,我们总要学会的。就这点事儿能比读书还累啊哈哈哈。”
李嫂子家听了也哈哈大笑。
这边小胖墩儿不乐意道:
“谁说读书比种地累。我以前读书也没觉得这样累。
不过你们都没喊累,连妹妹都在,我也不能输给你们。”
刚要诉苦的小辣椒顿时不说话了,觉得刚刚被夸,不能这么拉胯。
于是端着饭碗傲娇道:“那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二哥不要被我比下去了。”
知晴憋笑道:“书上云: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虽然种地不同读书,但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稼穑之事,关乎国运。学好种地,才能更深刻体会农人艰辛。
将来爹和哥哥弟弟若有机会再入仕途,有此体验,便是最大优势。”
吴勇笑着接话:
“走仕途估计是没有机会了,我还是安心种地吧。这种生活多好,正适合我。大郎和二郎倒是还年轻,有机会。”
“说得是。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不知道多少人向往这种好事儿,可惜咱们不稀罕。”宫月娥也笑着说道。
知晴不再说话,往嘴里划拉了一大口饭菜,做个合格的干饭人,三下两下就吃完了一盘香喷喷的鸡蛋腊肉炒饭。
她娘为了省时间,把饭和菜放在一起炒了,既简单又美味。m.xündüxs.ċöm
这么多天以来,她也慢慢地理解,为啥农家人总是端着比脸还大的饭碗吃得喷香。
体力活真不是一般地累人,不吃饱真是会饿的心慌慌啊。
地里,人们又陆陆续续开工了。知晴一边帮忙收拾饭碗,嘴里念念有词道: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吴知道正要起身下地,听见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诗?我怎么没读过?”
知晴笑嘻嘻地道:
“这不是你们四书五经的诗歌,我也记不清,好像是从话本上读过的。说的就是眼前这副热闹的插秧情景。”
吴勇看着吴知道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说道:
“咱不急着下地,先歇会儿。知晴你给大家说说,你刚刚念的什么诗?挺押韵。”
知晴无奈地腹诽:什么诗?杨万里的诗。这里又没有宋代,怎么说。
她想了下,解释道:
“就是描绘春雨中农家人各自分工抢插秧的一首诗。
我这里有另一首插秧歌,其背后的典故非常有趣,这个倒是可以给你们讲讲。”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全家穿越到流放路上,我笑了更新,第72章 老虎不发威,当我是Hello Kitty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