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乡亲就当是在配合劳工行事好吗?”
“卖一部分就可以了,不是要把你们的粮全买走,你们可以自愿留下想留的部分的。”
房灵儿听着这话,又是一顿头大。
根本就没有能留的部分,那些粮都是算好了的。
是刚好够分给劳工的。
心累的房灵儿,左手边是站在墙头上极力劝说的九公主,右边是群情激奋。
本就很破裂的官民关系,这事儿要是不能好生处置,这份破裂恐怕会更恶化。
“想让我们卖粮!不可能!”
“你们可以去商南县买粮啊,那边的大户家里存粮多的很,不过就是有点贵,最贱的小米也要五十文一斤。”
“官家怎么可以如此戏耍百姓!出尔反尔,就不怕官家的名声被折损?”
乡亲们的声浪再次激动起来。
就在这时,赵南峰旁观了一会儿后,确认九公主没办法摆平,更没办法跟缺粮缺到留下深深阴影的百姓谈妥。
他信步踩着梯子也踏上墙头,一手攥着九公主。
这才察觉她的手一直在颤抖。
“别慌,小事而已。”
对九公主宽慰一声后,赵南峰抬手示意安静:
“各位乡亲请听我说。”
“本身呢,这些粮都是劳工们的口粮。”
“而劳工们之所以大规模聚集于商州,是因为官家和我都知道了商州遭遇连年旱灾的事。”
“旱灾导致商州百姓日子过的艰难,而劳工们,就是来解决你们所面对的艰难的!”
“为了解决旱灾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开凿两道人工渠!”
“南渠自南向北,引汉水入丹水河。”
“而北渠则自北向南,引黄河水入洛水河!”
“待南北渠工程完工,商州的干旱,将彻底成为历史!”
“现在只要粮草到位了,劳工们就立刻去开工了。”
“早一日完工,商州便能早一日脱离干旱境况!”
“希望各位乡亲能配合一下。”
一席话一出,骚乱渐渐平静下来。
丰阳县百姓们相互交头接耳的嘀咕着。
主要还是过往积累下来的不信任,让他们无法因轻巧的言语就自愿散尽好不容易得来的粮食。
“你说的好听,人工渠?要是那么容易就做成了,朝廷早在立国时就开展了!”
“就是!三十多年前,商州比现在更惨,连续五年的蝗灾,导致商州几乎百姓死绝!”
“那时候不开凿人工河纾困,现在又怎么可能轻易做成?”
赵南峰再度抬手示意安静,沉着着脸色说道:
“大唐初立国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自然是有所疏忽。”
“但今时不同往日,大唐已基本安定,因此心思更能用在为民谋福上。”
顿了顿后,赵南峰话音转回南北渠:
“没错,人工渠工程万分艰险,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
“但是!”
“不管再难!为了整个商州!我们也必须做到!”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南北渠,必须落成!”
“大唐子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好一个为了子孙后代,好一个誓把河山重安排。
这几句话,说的乡亲们都沉思起来。
“是啊,我们都知道人工渠很难,若现在有人不怕艰难去做了,我们作为商州子民,却成了阻挠。”
“岂不是愧对自己的后人,更愧对祖宗?”
格局一打开,一股难以言说的热血气氛,不知不觉回荡在乌泱泱的乡亲们的心头。
“若真能做成,我都可以不要钱,把粮食全捐给不畏艰险的劳工们,就当是给子孙后代积阴德了。”
“我也是!我不要钱了,我愿意捐出来!”
“官家!我家在附近的柳树村,你们去我家拉粮吧!我家里有六千斤粮,留五百斤当口粮,其他你们都拉去吧!”
“我家有三千斤!”
全民对立,倏然变成了全民配合。
之前他们还担心自家粮食会被强制收走。
但现在,他们却在担心劳工们不去自己家拉粮。
一个个都激动的叫唤着,自报家中存粮数目。
不知为何,赵南峰看着眼前,鼻头一阵发酸,应该是被感动的。
我们汉民族就是这么有格局。
“呜呜……”九公主听着面前乡亲们的急切叫喊,不自觉也酸了鼻头,呜呜的哭出了声。
来维持秩序的府吏们,也软了心肠,眼眶红红的。
劳工们更是眼眶噙泪,心脏激动又感动的颤抖。
这一天,每个人都学到了什么。
断粮危机也顺利解决,劳工们自行在各个村屯里,问村民买粮。
很多村民都拒不收钱,让他们直接拿走。
而劳工们自然也心疼在苦日子里挣扎的劳苦百姓,秤了粮后,扛起粮、扔下钱,转身就跑。
……
“大唐子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一对对劳工在工头的带领下,络绎出发。
有的工程队还自发搞了面旗子,将这两句诗写在旗上,一路高喊着这两句诗,浑身充满干劲的踏上艰险征程。
州府里,长安临时调粮过来还需三五日。
务公院里集结开会的高管们,一边吃着粗陋的小米饭,一边捧着记事本开会。
“偶尔吃一顿小米饭,还挺有滋味儿。”
房灵儿已经很久没吃过粗粮了,要不是这次遭遇突发的粮食危机,她也不会主动吃小米饭。
九公主一直不发一言,吃着小米饭,内心五味杂陈。
本来是想做好事,结果差点惹出大麻烦。
幸好赵南峰能解决,不然,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也没人责怪她,大家都知道她是好心,看不得百姓穷苦。
来到商州两个多月了,他们在商州见到的疾苦,多之又多。
但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尽快使商州百姓脱离水深火热之外,其他的恻隐之心,都是妇人之仁。
“踏踏踏。”
务公院里陷入短暂的静谧间,院外忽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未几,几名身着太医局红袍的朝中御医,领着二十余随从,出现在务公院的门口。
“见过九公主。”
行礼之人是熟面孔,九公主跟房灵儿都认识。
“孙行?你怎么来了?”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大唐开银行更新,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唐子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