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黑王开始带着灰子混了。这黑王带几匹马还不算,还要带一匹狼。李虺发现之后也觉得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了,就放开了由着黑王带着灰子满世界跑。有黑王在,估计灰子也不会伤到人。尤其是最近全村的村民在吃集体大锅饭,有不少的剩饭都进了灰子的饭盆里。
没想到今天在河里洗澡却看到了三匹马和一匹狼的和谐生活。灰子在灌木丛里跑进钻出的忙活了一会,叼着一个小东西开始大嚼起来,没两下就吞了下去,紧跟着又钻进灌木从去了。
李虺有些好奇,上了岸,穿好衣服往灌木丛走过去。眼看快走到灌木丛边的时候,灰子又叼着东西开始大嚼起来。仔细一看原来灰子在吃一只老鼠或是田鼠之类的小型啮齿动物。
李虺看着不禁无语。都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如今这狼拿耗子算什么事呀。不过反过来想想,这倒也未必是什么坏事。要是灰子能成为村里的灭鼠能手,也算是对农业生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其实李虺真正关注的是灰子的捕猎天赋,如果把灰子当作猎犬来用的话,会不会大大提高狩猎的成功率呢。李虺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了。
从此以后,李虺开始有意的和灰子亲近。并且尽可能的让灰子对这个家有归属感。毕竟狼也是群居动物,天生就需要伙伴。从人类能够把狼驯化成狗这一事实来看,李虺相信把灰子变成一只披着狼皮的狗,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不济也可以利用灰子的基因繁育出优秀的狼犬,运用在战争当中,最好能像后世的军犬一样还有专属的装备。相信汉末三国时代的任何一个敌人都不会想到,战场上会突然出现一群狼一样的生物,还穿着特殊的铠甲冲向他们,那将是怎样的画面。这心理阴影了面积恐怕得找爱因斯坦来求了。
李虺的家现在已经快要成动物园了,而且基本都是散养状态的。去年遇到文丑的时候买的九只鸡已经有了专属的鸡窝。典母不舍得吃鸡蛋,于是九只鸡已经变成了二十只鸡。
每天早上,典母都会把鸡放出去。这个季节,各种虫子早就从土里钻了出来,小鸡们长得很快。李虺还没有反应过来,鸡群已经壮大起来了。为了控制种群数量,李虺果断的将鸡群里的一只较弱的公鸡和两只老母鸡炖了汤,一家人打了牙祭。
至于上山打猎回来的路上套的两只兔子,居然生了小兔子。李虺只能多做几个笼子,让典母多了一件事情做。同时兔子的生长速度也很快,又给李虺这一家多提供了一种肉食来源。
马厩里已经有三匹马了,显得十分局促。李虺打算抽时间再把马厩扩建一下,幸亏现在天已经热了,晚上黑王被拴在马厩的外面。这也是为了保护黄骠马和青鬃马,毕竟灰子还在外面的狗窝里。万一黄骠马和青鬃马搞不过灰子,半夜被吃了就惨了。
黑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毕竟灰子还是很怕黑王的。关于这一点,李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灰子是一只孤狼,只能依附于黑王的群体。面对黑王的权威,出于本能,灰子只能夹起尾巴,放低姿态。或许有朝一日灰子成为了群体的首领,就会释放出王者的风范。
水车的完工,使得上北芒村和周边几个村子的生活回归了正常。李虺又开始了和典韦、叶雄、郭靖等人正常的练武生活。
只是时间越长李虺越觉得这条铁棍的分量太轻。李虺曾经看过一本书,也记得不是太清楚了。大概记得好像是力量的控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举重若轻,其次是举轻若重,最高级的就是随心所欲了。关于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李虺不置可否。但是目前自己的感觉还真有点像所谓的举重若轻了。
李虺开始想对铁棍进行改造,以便链接金刚杵,这也是李虺最初打造金刚杵的初衷。可是如何连接两件兵器这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只需要一句话说他们连接起来就连接起来的。
金刚杵的末端预留有一个圆孔,内径与铁棍相差无几。或许使点劲就可以把铁棍直接插入圆孔,可是这样根本不可能牢固。做做样子或许可以,但是要用它来做战场厮杀的兵器,那就太不靠谱了。
况且,只要多插拔几次可能就会变得很松了,连样子货都不如了。
李虺可以想到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拧螺丝的办法。可是以汉末三国的工业制造水平,在没有高速钢制作的螺纹攻的条件下,根本没有办法在金属上攻出螺纹。如果能找到金属钨就能造出钨合金,也就是钨钢。这样也是可以解决螺纹攻的问题的。
李虺的地理知识告诉他,要找到金属钨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能到达扬州的豫章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西省,就有可能找到金属钨这种战略物资。中国是世界上钨储量最大的国家,江西是中国钨储量最大的省份。
二战爆发前,德国就曾经向中国进口过钨。也是中德关系很好的时期,甚至德国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到中国进行交流指导。抗战爆发后,淞沪会战中参战的国民党最精锐的德械师,也就是靠出口钨换来的武器装备起来的。
李虺甚至觉得当初蒋大运输队长要对江西红军多次围剿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证江西的钨矿的控制权,以便用钨的出口换取更多的军事优势。使蒋大运输队长的中央军在军阀林立的局势下保持绝对的军事优势,以便于日后逐渐吞并和消灭非蒋系军事力量。当然,也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可问题又来了,这豫章郡离着雒阳十万八千里,远水解不了近火。
想到火,李虺仿佛抓到了灵感。如果用普通材质加工成螺纹攻,再将需要攻出螺纹的金属件加热变软,然后再进行加工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想通了关键,李虺兴奋不已,立刻招来黑王准备去找张顺。可一转念,眼下如果黑王离开,灰子就没法怔住了,万一出点什么事就麻烦了。李虺干脆骑上黄骠马往下北邙村去了。
找到张顺,李虺说明来意,还是要让张顺做两个木模型。张顺现在对于李虺让他做的东西也越来越有兴趣,因为李虺让张顺做的东西,他之前从未见过。使用的方法,也是从所未见。甚至是自己的师父孙立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工艺。因此,张顺很痛快的答应了李虺。
二人再次回到李虺家里,对铁棍和金刚杵进行了测量。李虺一边绘图,一边讲解所做的模型最终用途是什么。张顺的天赋也是很高的,很容易就弄懂了李虺的意思。一边听李虺讲解,一边又从木工的工艺角度提出了一些意见。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计算着两件兵器的尺寸,发现这两件兵器组装起来后的长度只有一丈四尺不到。与史料中记载的“矛长丈八曰槊”的概念相差很多。
其实对于古人记载的很多长度,李虺都是抱有怀疑的。所谓丈八的概念一定是一丈八尺长吗?可是也没见过哪本史书上明确的写出“一丈八尺”这几个字,都是“丈八”二字了事。如果是,那么是哪个朝代的一丈八尺?卂渎妏敩
要知道,中国的一尺可不像西方的英尺那样,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什么变化。中国的一尺从商周时期的十六点九厘米到后世的三十三点三三厘米,一直是在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当然历史上王莽篡位和元朝有两次尺寸不增反减的情况,除此之外每个朝代相较于前朝都有些许增加。
其实商周时期的一尺,对于整个历史都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中对男性的称呼中有一句话,叫“男子汉大丈夫”。这个“丈夫”就是商朝时期形成的。所谓“丈夫”就是身高一丈的男人。如果用后世的一尺来衡量,那么这个男人应该身高三米三三。可是商朝时这个一丈的男人,身高只有一米六九点五。
所以,丈八究竟是用的哪个朝代的丈八?商周有商周的丈八,汉代有汉代的丈八,唐代有唐代的丈八。每个朝代的丈八长度都不同,到底以哪个朝代的为准,这个是没法考证的了。
很多人一想到古代时的尺寸就会想到一尺二十三厘米左右,这其实仅仅是汉代尺寸。并不代表每一个朝代。原因估计与“易中天”老师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易中天品三国”的电视节目有关。在节目中易老师讲到诸葛亮的时候,提到诸葛亮身长八尺。汉代一尺合今天二十三厘米左右。所以诸葛亮的身高是一米八四。
通过易老师的计算有很多人记住了一尺二十三厘米的概念,却忽略了这个一尺二十三厘米仅仅是汉朝时期使用的。紧接着的三国时代一尺就已经增加到二十四厘米左右了。
不过李虺倒是总结了自己的方法,这就是多种尺寸变化。由于眼下正是汉末,李虺只需要考虑从商周到汉代的尺寸变化就行了。如果按照汉代的一丈八尺来算,长度应该是四米一十五左右,如果是按照商代的一丈八尺,则是三米零四左右,两者的中间值就是三米六左右。
如果一件兵器可以通过分解重组,变化成这三个尺寸。那么无论丈八到底是用的哪个朝代的丈八都能靠得上边,相差也不会太大。而且,作为不同长度对应不同的战场来看,这样的做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战场环境。
目前的情况是,铁棍的长度实际只有九尺,金刚杵的长度是五尺。两者结合会有长度的减少,这样组装之后只有一丈三尺五寸左右。按照汉代一尺合后世二十三点一厘米计算,长度大约是三米一十一。这个尺寸倒是可以和商代的丈八挂上边。
如果按照汉代一丈八尺来计算的话还差一米左右,也就是需要加长不到四尺五寸的一节。而两者之间的尺寸三米六的话,就只增加四尺五寸的一半就差不多了。在加上套接时损失的长度也就是五尺。
根据这个思路,李虺想到了解决办法。在现有的基础上,用叶雄的青铜刀铸造两个青铜棒分别长两尺五寸。每个铜棒一头是内丝,可以连接铁棍。另一头是外丝,可以相互连接。
当两个青铜棒连接起来之后接在铁棍上,铁棍的另一头接上金刚杵,就成了汉代丈八的四米一左右的马槊。只接一个青铜棒时,就是三米六的中间尺寸。一个都不接,就是商代丈八的尺寸。
如此便可以弥补李虺对于丈八这个概念不了解的缺陷。另外,当两个青铜棒分别接在铁棍两头的时候,也是商代丈八的尺寸。同时还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根两头金灿灿的铁棍,如同传说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金箍棒一般。
想通了解决的办法,李虺又让张顺再做一个青铜棒的木模。这个对于张顺来说倒是手到擒来,还对青铜棒的表面做了一些图案的处理,增加上一些猛兽的图案和云纹之类的装饰。对此李虺表示可有可无,就看张顺自己想不想费这个工夫。
最后李虺还提出了让张顺帮忙把马厩再扩建一下,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匹马的空间就够了。同时拆掉一部分墙体,保持结构的强度,让两个空间联系起来。喂马的马槽还是原地不动,两边的马可以同时吃到马槽里的草料就行了。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谋杀三国更新,第43章 丈八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