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至尊皇太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魏征的独特作用
  谁都看得出来,李世民是生气了。

  在场大臣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可魏征却是神色自如,不慌不忙地说:“可惜先太子没有听我的话,否则他不会落得今天这样的结果。”

  大臣们听了更加紧张。没想到李世民倒转怒为喜。他器重魏征的正直,不但不处分他,还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不久,他们手下的人惟恐受到株连,人人自危。

  为安定人心,李世民宣布大赦天下,凡是玄武门之变前与故太子和齐王有关系的人一律无罪,如有人再告发,就要反坐,受到惩罚。

  但人们还是不放心,李世民就派魏征到河北一带进行安抚,途中碰到州县官员押送两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

  魏征不避嫌疑,同副使商量后命令将他们释放了,李世民夸奖他做事能以国家为重。

  在华夏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李世民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有一年,李世民派人征兵,有人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个头大,也可以应征。

  李世民同意了,但魏征将诏书扣住不发,李世民催了几次,魏征还是不发。

  李世民大发雷霆,训斥魏征为何扣发他的诏书,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

  “如果把那些身体强壮,但不满十八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承担呢?”

  “陛下的诏书上清楚地写着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十八岁的也应征,这岂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

  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好半天才说:“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m.xündüxs.ċöm

  他立即下诏,免征不到十八岁的男子。

  当然,李世民对魏征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接受的,有时是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杀掉他!

  有一次,李世民罢朝回来,气冲冲地对皇后说:“我应当杀了这个乡下佬。”

  长孙皇后赶忙问要杀谁,李世民说:“魏征这家伙老是在朝廷上折辱我,我实在忍不了了。”

  皇后听了这话,连忙回去换上一身朝服,恭恭敬敬地站在庭院里。

  李世民见了,十分惊讶,问她这是在干什么,皇后说:“我听说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有正直的臣下;现在魏征正直敢言,全是由陛下的英明所致呀,我怎敢不表示我的祝贺呢?”

  太宗听了,觉得很羞愧,这才放弃了杀掉魏征的想法。

  李世民毕竟是一位明君,他虽然也像常人一样,喜欢听顺耳谀辞,不喜欢听逆耳忠言,但他还是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

  所以,他对魏征既尊重,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

  贞观元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李世民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李世民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李世民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李世民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李世民闻言,不断点头称是。

  贞观中期以后,朝廷大臣都尽力歌颂太平盛世,魏征却给李世民上了一道奏章,指出他十个方面的缺点,希望他警惕,保持贞观初年的好作风。

  李世民把这个奏章写在屏风上,早晚阅读,引为借鉴。

  他对魏征说:“我现在知道我的过错了,我愿意改正,否则我还有何脸面和你相见呢?”

  由于魏征处处为国家的利益着想,对皇帝的批评毫不客气,李世民对他既尊敬又害怕。

  一天, 李世民正在逗一只小鹞子,看见魏征走来,怕魏征责怪,急忙将鹞藏在怀中。

  魏征装作没看见,向李世民奏事,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时鹞已死在太宗怀中了。

  魏征年老病重,李世民送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并为之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上。

  为表彰他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李世民准备替魏征举行盛大的葬礼,但魏征的妻子不同意。

  李世民决定:尊重魏征的意愿,葬礼从简。结果,魏征就像一般读书人死去一样,只有一辆白木车子和一副白布帷帐为他送葬。

  李世民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李世民悲伤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话的大概意思是:“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

  魏征一心要做良臣,“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为已任。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夙兴夜寐,兢兢业业,诚心诚意,竭尽忠心,以求在政治生涯中表现自己的品格和能力

  他们君臣二人,一个虚怀若谷,广纳谏言,一个忠直敢谏,屡逆龙鳞。

  两人的政治思想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合演了一出出臣尽忠,君畏臣的大戏。

  李世民和魏征,也成为了华夏历史上非常美满的一段君臣佳话。

  虽然魏征曾经反对过太子,甚至想要废掉李尘,另立储君,但那是由于曾经的李承乾实在是太过于无可救药。

  而自从李尘逐步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之后,魏征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从这便可以看出,魏征此人或许做过许多错事,但,他对于大唐的忠心程度,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不需要任何质疑。

  并且,魏征对于李世民的牵制能力,是其他所有朝臣都没有的。

  每当李世民开始飘飘然,魏征便会及时将一盆冷水浇下来,虽然这让李世民很不爽,但李世民身为皇帝能够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其中魏征所发挥的作用绝对是很大的。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李尘怎么会允许李世民随随便便将他杀掉呢?

  换句话说,有魏征在,李世民或多或少会收敛点,不可能做出太荒唐的事情来。

  可若是没了魏征的牵制,那随着大唐越来越强大,周边各国悉数臣服,李世民恐怕很快就要开始飘了。

  这绝非是李尘想要看到的!

  现在李世民要杀魏征,很显然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压抑了太久,不想再让魏征在自己身边聒噪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李世民,已经开始有些飘了!

  不过,对于李尘而言,将他打回原形,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想着,李尘嘴角噙着笑意,命令柳白为自己研墨。

  他很快便修书一封,给自己的美艳母后长孙无垢发了出去……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至尊皇太子更新,第四百七十八章 魏征的独特作用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