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一次封了国公之后,薛蟠便一直呆在葫芦谷,便是每隔一段时间的乞骸骨,都是由他事先写好了奏折,然后让上官文博代为递交。
不过,王熙凤两人也并不在意,甚至更加开心。
因为和薛蟠打交道实在是太难了,他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而且,随着薛蟠地位越来越高,修为越来越深,虽然他自己有意的收敛,但是养移气,居移体。不经意间展露出来的风采依然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反倒是薛姨妈,到底是亲戚,而且人越老,心越软,尤其是随着薛蟠的孩子即将出生,不知道是不是要为他祈福的原因。
所以,王熙凤的一番唱念做打,当真是让人闻之伤心,停之落泪。
自然,薛姨妈也就顺理成章的将王熙凤的礼物收下了。
到底,人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希望日后贾家倒下了,让薛姨妈在牢狱之中帮他们一把。
至于说王夫人等人期待的,让王熙凤等人旧事重提,让他们用通灵宝玉来换取薛蟠在钱财上的支持?
对此,王熙凤两人提都没有提,哪里有脸提啊。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之前那么好的机会,就因为贾母两人的言而无信,让薛蟠彻底愤怒了。
要不是人家并不想脏了自己的手,贾家恐怕等不到皇帝降下雷霆之怒,就已经完蛋了。
而且,就算是王熙凤提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
毕竟,薛蟠不在,薛姨妈再是心软,几十万两的钱财,她也不会随便动用。
他们还指望着薛蟠之后再拉他们一把,自然不会故意惹人厌恶。
至于说回去之后怎么交代?对此,王熙凤两人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交代?随便说一句人家不借不就好了?反正他们也不可能知道,难道贾母等人还会来找薛蟠对质不成?
而且,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现在贾家眼看着就要完蛋了,王熙凤两人自然就不会再对贾母等人有多少敬畏之心。
要不然,之前王熙凤也不会彻底撂挑子不管。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薛姨妈虽然有些诧异王熙凤两人送的礼物,但是也仅仅是诧异罢了。
到底,人家送礼物的理由是给薛蟠的孩子洗三,满月的礼物。
虽然早了一点,虽然多了一点,珍贵了一点。
但是这不是为了防止等薛蟠孩子降生的时候,贾家已经完蛋了嘛。
至于多,珍贵?薛姨妈倒是并没有怎么在意。
因为在旁人看来多而珍贵,在她看来也就那样。
毕竟,之前京城之中,甚至现在,京城之中,很多人家忙着还款,所以各种出卖家中的店铺田地,古董字画等等。
薛蟠跟着皇帝抄底了一波,薛家的底蕴可以说一波肥,完全不逊色,甚至比那些世家大族还要强悍。
而且相比这些凡俗之物,贾家经常吃的,用的还是修行之物,自然就更加不会在意这些了。
这倒是让王熙凤两人省下了一番口舌。www.xündüxs.ċöm
不过从这里,王熙凤两人也看出了薛家的今非昔比。
对自己来说十分珍贵的东西,在人家来看居然已经只道是寻常了。由此可见一斑。
......
相比贾家的风雨飘摇,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天下,此刻却是一片热闹。
因为大皇子等人已经商量好了,在北方逐步的推广高产良种。
是的,他们并没有立马全国推广,而是准备先在北方,甚至只是京城附近先推广来看看。
虽然高产良种他们已经看到了神威,也听薛蟠说了,这种神器,不择土地,耐寒耐旱,和杂草有得一拼,物贱,很好养活。
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件事到底太过重要了,一旦失败,会给皇帝,甚至他们这些推广之人,带来无穷的麻烦。
所以,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毕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才是他们一直接受的常识。
万一这东西水土不服怎么办?到底还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所以,先小范围的在京城附近推广一下。
如果效果好,再推广全国,也不为迟。
再说,现在他们就算是想要推广全国也做不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全国多大?需要多少种子?需要多少推广人才?
而到现在,即便是算上薛家葫芦谷的人,一共才培养了几茬,多少人?
而且,先在北方,在京城推广,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人心所向。
这种新鲜东西刚开始出来的时候,人们未必会那么快的能够接受。
正如刚刚所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你说是高产良种,你说是好东西,你说是......就真的是?
万一不是呢?一旦耽搁了其他粮食的生产,那么来年怎么活?本来他们的生活就如此不容易了。一旦出现问题,绝对是将他们往死里逼。
到时候,一旦出现问题,有人再从中作梗,振臂一呼,恐怕黄巾之乱就在眼前了。
而且,东西是好东西,但是真的执行下去,未必就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就如同上面的政策一样,比如开国的户部借款一样,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现在却弄得尾大不掉。
这就是知易行难。
而在京城附近推广,就不会有这种顾虑了。
一方面,他们或多或少,已经亲眼见证了这个奇迹,比如九皇子皇庄,薛家葫芦谷的那些农家,比如那些跟着皇帝观看了丰收过程的文武百官。
再一个,种子,人员都不缺,可以手把手的指导,最大可能的避免出现问题。
对此,皇帝显然十分赞同他们的举动。
甚至还专门下了圣旨,赞赏他们的行为。
为了表示自己的支持,为了打消有的人心中的顾虑。
皇帝还特意下旨如果不丰收,就免除今年的赋税,甚至出现问题,官府会直接开仓放粮。
好家伙,这一下,立刻就打消了百姓的所有顾虑。积极性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
都说牛不饮水强按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百姓没有顾虑,积极配合。高产良种的推广自然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附近,都是一片热火朝天。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梦入红楼之薛蟠薛蟠水清更新,第293章 推广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