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郑重的点点头,想了想,对着郭攸之说道:“这样吧,由户部牵头,凡我朝境内,各州官府每日按时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粮二十斤,盐二斤、茶半斤;八十岁以上老人,在此基础上再加五十文铜钱,另外再加一匹布,见官不跪,免刑罚,并且,对其子弟也要进行褒奖!”
施恩要恰到好处,朱正自然也是知道的,实际上,历朝历代都给予老人的子女一些优惠,比如免除徭役诸如此类的,要说直接给钱的,虽然有,但也不多。
不过现在的大明和往日不一样了,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无论是钢铁厂还是蒸汽机,都给大明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如今的朝廷那是财大气粗,给钱给粮给布匹那是完全供得起的,有了朝廷的这些补贴,别说是养老不成问题,就是那些老人的子女也都减轻了不少压力,跟着占了光。
这是和平时期,又是富裕的时候,朱正自然想让老人们活得更加舒心些。
虽说长寿老人是祥瑞,但实际上,在许多人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贫苦人家的老人是求生不能求死亦不能。
因为生活的贫困,对于那些没有了劳动力价值的老人,很多子女便有了想摆脱累赘的念头,否则,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瓦罐坟,又怎么会有所谓的寄死窑。
想到这里,朱正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在野史杂志里看到的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风俗。
比如,一些地势偏僻的州郡,不与外界流通,也没有礼法教育,他们奉行着自己的风俗,那就是老人活到六十岁,就要丢到山上自生自灭,或者通过瓦罐坟的方式将老人活埋。
原因仅仅是老人没有能力干活了,不能为家庭提供生产力,反而要消耗家里的粮食物资。而过去生产力低下,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就衍生出了瓦罐坟这样的陋习。
在明清时期,有一些地方志有记载,这种坟用大石板作材料砌成石椁,聚集在村外修建。xündüxs.ċöm
等到人活到了花甲之年,身体虚弱需要照顾,被家里人视为没有贡献的累赘,就会事先在村外修建一个半圆形的瓦罐坟,但并不将口封死。
而是把家中老人带来放进去,然后每天都来送饭,每次相见就加一块砖,日复一日,砖越累越高,直到彻底封死,老人也就封死在了里面,因此这种丧葬方式也叫做活死人墓,相当的残忍,泯灭人性。
不过在那样没有人能吃饱饭的大环境下,所有人都这么做,大家也就习以为常,相对孝顺的子女就很久才添一块砖,而真的嫌弃老人无用的人,每天都迫不及待的加上好几块,老人的掩埋速度,取决于子女的心意。
可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老人们真的就心甘情愿的赴死吗?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无论是打仗抢夺地盘,还是农耕下地干活,都需要青壮年的劳动力.
而且在社会发展程度不高的地方,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一般人要想有口饭吃,一生都要不停的劳作,男女各司其职才能勉强维持,要是让家庭顶梁柱一人干活养活全家,是很困难的。
在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都很低,六十岁已经算是很大的年纪了,老人心疼子女,觉得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已经不亏了,何必连累子女遭罪受累呢,于是甘愿进入瓦罐坟。
朱正不由得叹了口气,如今自己当了皇帝,怎么说也不允许在自己的国家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发生这样惨绝人寰、违背伦理的泯灭良心之事!
“陛下圣明!”
众臣在听到朱正的安排后,顿时精神一振,高呼万岁。
尽管朱正给的优惠实在是太多了,钱粮布匹,哪一样不是这世道上最珍贵的东西?
况且,那些老人看着数量还不算庞大,可随着政策的利好已经如今社会的发展,以后这样的高寿老人只会越来越多,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会造成更多的经济压力。
可在场的大家都没有任何的意见,甚至默默将朱正在自己心里的形象再次拔高了不少。
这些自诩读圣贤书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儒生们,最赞同的就是以孝治天下,讲究的就是一个孝顺,既是孝顺,这些个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在场的都是人精,也都是拥护着几千年来的儒家之道而赖以生存的清流名士,要是在这件事情上提出什么反对的话,那就是破坏人伦,那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要被人堵在门口骂娘的。
当然了,更重要的事,在这个时代,长寿的老人实在是太稀奇了。
根据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这些长寿的老人,可以说占比连万分分之一都没有。
医疗技的落后,生活物资的匮乏,人吃不饱饭,营养跟不上,死的早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明朝的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到四十岁,即便是到了后世的民国时期,人均寿命也才三十五岁,所以说,人们希望长寿,崇拜和珍惜长寿的老人,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虽然现在在朱正的带领下,明朝有了专科医院能够解决不少小毛病,还有了大量的主粮能够让人吃饱肚子,但毕竟时间还不够长,人均寿命是否提升了还需要很长时间来验证。
所以如今长寿老人还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即便是按照朱正的政策,这样的支出对于朝廷来说也不过是细枝末节,不足为记的了。
“既然诸位都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个去办吧。”
朱正点点头,对于眼下的局面很是满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个国家如果有足够的长寿老人,虽说有负担,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反应出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是!陛下圣明!”
李元培、陈循等人连忙点头。
就在这时,郭攸之却站了出来:“陛下,眼下从人口普查的接过来分析,我朝在政策上还是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臣以为,朝廷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来配合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整改。”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帝君更新,第六百六十五章 活死人墓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