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跑步前进”结束了,但有些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组织中小学生去农村帮忙就是其中之一,倒是工人们得以免了这个任务,继续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和往年一样,陈建国跟同学们一起,到附近的梅林公社帮了3天忙,那个时候,也曾远远地看到那些与当地农民格格不入的一群人在稻田里干活,他们便是省里安排过来进行劳动培训的。
虽然只来了一个月,但这些人的精神面貌跟刚来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
陈建国还记得这些人刚到小县城,几乎所有人的眉宇间都有一抹散不掉的忧愁,
也许是因为身份的转变,也许是因为被转移到这里的不安,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这也正常,当个人命运只能随波逐流的时候,很少会有人安然如素。
不过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他们就明显感觉到小县城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最大的区别是这里人的态度,在外地,几乎所有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仿佛他们就是另类,
而在小县城,至少在梅林村,却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成年人对他们客客气气,就连小孩子,也不会围着他们喊“右队”,见面了都是喊伯伯、婶婶、爷爷,
大家都当他们是普通人,是到公社来驻点、帮忙、或者工作的这么一群人。
每天早上和大家一起出工,中午到借住家庭跟社员一起吃饭,每一个人都好像变成了一名普通的公社社员。
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比社员多了一场晚上的学习会,
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学习一个小时的理论知识,包括自习李先生的著作,背诵名言警句,或者交流在农村的学习心得,
但即使是学习会,也有公社干部陪同参加,甚至有些脱盲班毕业了的社员也会主动跟着一起学习,
学习班的老师是县里的干部,有时候也会邀请表现好的学员上去讲,
而不管干什么,县里和公社都对他们的过往经历绝口不提,从来不像以前的地方,每天都要他们认真反省,甚至拳脚相向。
这样的工作、生活、学习氛围,让他们顿时有种重回社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头再铁的人,也至少在表面上缓和下来,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www.xündüxs.ċöm
陈建国看到他们的状态之后,心里也稍微松了口气,
看来徐书记是把他当年做政工的那套办法用到了这里,不过这样也好,怀柔总比对抗强,况且这些人又不是犯人,反而这种才是对待他们的正确方式,也是最初上级的本意。
暂时将这件事放到一旁,陈建国专心写书,终于在7月下旬,写完了南电厂的定制文,《向着红旗的方向》。
这天邮递员照例过来送信送包裹,陈建国便将誊抄整齐的稿件交给他,“麻烦您帮我把这个寄过去。”
邮递员看了看封装好的文件袋,顿时眼睛一亮,“这是又写了新书?是什么故事?”
陈建国点点头笑道,“写的是南电厂工人们设计制造电视机的故事,他们寄电视机过来的时候,里面附带了一些事迹材料,我就用这些资料做素材,写了这本书。”
邮递员满脸的羡慕,“真好,你第一本写的是小战士,第二本写农民,第三本写工人,也算把咱兵农工都写齐了。”
随即又有点惋惜,“真可惜,要是你早几年写这本书就好了,还能得好多稿费,现在写书,稿费只怕不多了吧。”
说着从邮包里面翻出两张汇款单递给他,“你看看,上次你演讲的稿件出版,才得了这么点稿费,真不划算。”
陈建国接过来看了看,又是某个地方的作协寄过来的,汇款单上的数字不多,都只有几十块,
其实这不算少了,一张单子就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不过比起以前动辄几千块的汇款单,就有种落差很大的感觉,
幸亏后来陈建国请林主编通知7家出版社,尽可能使用转账支票,用挂号信寄给他,大爷爷再找银行的领导直接兑现,否则让邮递员知道他的总稿费,那更不得了。
现在的稿费变少,也是有原因的,
早在60年的时候,就废除过一段时间的印数稿费,也就是说,一本书写完,按照千字多少钱的价格,一次性付给稿费,不管出版社印刷多少册,都跟作者再没有任何关系。
幸好第二年又恢复了印数稿费,否则陈建国的稿费数字要大打折扣。
但是即便恢复,现在的稿费标准也下降了许多,从基本稿费到印数稿费的提成比例,都只有以前的一半左右,
以前著作稿的最高标准是15元,现在则是8元,以前的提成比例是每千册最高8%,最低也有5%,但是现在却只有2%到5%,几乎打了个对折。
等再过几年,就会彻底不再给稿费,别说印数稿费,就连基本稿费都没有,作家也只能靠拿工资生活,写作便是工作内容,
那段时间,全国的文艺创作也几乎陷入停滞,放眼望去都是一个面孔,直到77年恢复基本稿酬后,作家们才重新提笔创作,至于恢复印数稿酬,更是要等到80年。
目送着邮递员离开,陈建国刚准备拎着两袋子信件进去,突然看见大爷爷疾步如飞往这边走来。
他赶紧将袋子挪开,不一会儿大爷爷进门,反手就把门关上,这才抹了把汗,从挎包里拿出一个用报纸包着的四四方方的东西,对着刚走出来的奶奶说道,“这个去放好吧。”
奶奶脸色微变,“又是稿费?”
大爷爷坐到椅子上点点头,转头看了看同样满脸茫然的陈建国,哼唧了两声,说道,“昨天林主编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一趟地委,我今天早上赶过去,才知道是出版社又加印了那两本书。”
奶奶倒了一杯水端过来给他,“都印了多少了,怎么还要印啊?”
大爷爷灌了一口,随手抹了把嘴巴,“人家林主编说,4月份小国去北京,上了电视,还见了李先生,书店里的书都卖脱销,他们就紧急加印了一批,
还是老规矩,另外6家出版社先把转账支票寄到他那里,我再过去跟他一去兑现,同时办领款手续。”
随后转过头看着陈建国,“这次7家出版社都是两本书各印了10万册,总共是140万册,按照最新的稿费标准计算,不到10万块,他想办法找了熟人,都给换成了公债券,
不过林主编也说了,估计过了这一波,就很难再加印,以后应该不会再有这么多稿费。”
陈建国苦笑着说道,“没有最好,我现在都觉得钱多得烫手。”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232章 烫手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