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第219章 还有这么一出?
  这时候作协的地址在王府井大街64号,位于王府井大街北口,首都剧场南侧,后来改为36号,是商务印书馆、中国辞学书会的所在,

  其实这里应该叫文联大楼,作协只是文联旗下的一个会员机构,

  大楼占地5196平方米,建筑平面呈匚字形,砖混结构,地下1层,地上5层,局部6层,高22米,木门窗,内部水泥地面,安装有一部电梯,

  对,就是50年代的电梯楼,

  大楼外墙是青砖清水墙面,底部是水刷石。

  怎么说呢,

  如果将小县城的文联办公室比作乡下地主老财的土墙屋,地委的文联小楼就是小富人家的红砖青瓦房,而省里的文联大楼便是上了档次的大老板的小别墅,

  但是再好的别墅跟眼前的文联大楼比起来,

  啧啧,货比货得扔!

  这才叫高门大阀。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作协的前身,也就是文协,他们的办公室不在这里,

  49年建国前夕,2月份中央下达“关于召开文协筹备会的通知”,筹委会响应号召很快成立,先后在中国旅行社、北宸宫办公,5月8日,迁至东总布胡同22号(现为53号),

  那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三进院落,院内有琉璃瓦庑殿,北洋军阀时期是北宁铁路局局长的私宅,日占期成为日本宪兵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成为国党“励志社”所在地。

  当时这座四合院成为作家、艺术家的大本营,茅盾、艾青、冰心、梅兰芳、徐悲鸿、老舍、赵树理、刘白羽、周立波、张天翼等名家大师经常出入,其中一些人甚至还在这里生活和创作。

  但是环境再好也只是一座四合院,面积有限、房子更少,各个协会只能分散到外部办公,对于工作交流很不方便,

  后来北京各个单位大兴土木,建造办公场所,文联也不例外,便想办法在王府井大街申请了一块地,在1956年建成了现在的文联大楼,将旗下所有机构都搬了进来,其中自然也包括作协。

  三人在文联大楼门口下了出租车,沈部长前去门卫室接洽,

  陈建国和欧德丰跟在他后面,同时打量周围的街景,

  不得不说首都就是首都,气势就是不一样啊,连街道都比省城的宽一些,楼房也高不少,虽然跟后世的京城不能比,但在当下却是数一数二的城市,

  不是说后来就不数一数二了,而是跟其他城市的差距没有现在那么大。

  等沈部长通报完,过了一会儿,便有一个人快步走了出来,先打量了三人两眼,才对着陈建国笑道,“这位就是耳东先生吧。”

  跟地委和省城相比,在这里的待遇瞬间从天降到地,

  但这样反而让陈建国更心安,要是现在也涌出一群人来接待他,那可就真是站都站不稳了!

  陈建国赶紧上前,毕恭毕敬地说道,“不敢称先生,您好,我就是陈建国,耳东是我的笔名,”

  然后给他介绍另外两位,“这位是我们县的宣传部长,也是县文联主席沈利群沈部长,这位是县武装部的欧德丰连长,他们是送我来北京的。”

  “你们好,我叫王雷,是沈主席的秘书,”

  那人笑着跟两人打招呼,随后伸手往里引,说道,“请进吧,沈主席已经等候多时了。”

  陈建国自然知道,他说的沈主席,便是鼎鼎大名的茅盾先生,沈是本姓,茅盾是他的笔名之一,也是最出名的一个。

  在他的带领下,三人一起走进文联大楼,

  然后,陈建国就开始两眼放光,

  这里真是星光灿烂啊!

  王雷在前面领路,顺便给他介绍,“这里是这里是戏剧家协会,那里是音乐家协会,这边是美术家协会,那层楼就是我们作家协会的了,

  呀,看见那两位了吗,那是冰心先生和老舍先生,他们应该是在讨论创作,我们小声一点,不要打扰到他们,”

  陈建国立刻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绕道而行,而在讨论中的两人完全没有发现,

  然后王雷又小声说道,“那边是文艺俱乐部,郭先生、田汉先生、周扬先生、夏衍先生、刘白羽先生他们经常会在这里参加俱乐部的活动,现在这几位先生就在里面,

  还有赵树理先生和周立波先生,他们回到北京的时候,也会在这里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从王雷嘴里轻飘飘的说出来,却炸得陈建国头晕脑胀,

  这些都是上辈子课本上的名字,如今却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他要是还能淡定才怪。

  王雷领着他们到了一间会议室,说道,“两位先在这里休息一下,耳东先生,你跟我去沈主席办公室。”

  沈部长和欧德丰自然只有听话的份,便乖乖在这里等着,

  陈建国整理一下衣服,跟在王雷身后继续往里走,不一会儿,王雷就在一间办公室门口停下,轻轻敲了敲门,

  里面很快响起一个声音,“进来。”

  王雷推门而入,示意陈建国跟着一起进去,

  等走到跟前,他才说道,“沈主席,作家耳东先生到了。”

  直到这时,一直在埋头书写的茅盾才抬起头来,

  陈建国也看到了他的模样,

  面容有些清瘦,头发全部往后梳,整整齐齐地贴在脑袋上,带着一副大框眼镜,上嘴唇留着一抹泛白的胡须,也修剪得很整齐,

  看得出来,老人家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

  茅盾先生是1896年生人,算一算,现在已经是67岁,却依然坚持每天写作,真是我辈楷模!

  陈建国心里暗暗佩服,此时茅盾先生已经站了起来,从书桌后面走出来,先打量了他几眼,才笑着说道,

  “本来当时几个作家推荐你加入全国作协,我是不打算同意的,觉得你年纪太小,过早成名不好,而且容易分心,不利于搞创作,

  可是后来考虑了一下,最后还是同意了,你猜猜是为什么?”

  陈建国眨眨眼,么?原来当时还有这么一出吗?

  然后呆呆地摇头,“我猜不到啊。”卂渎妏敩

  “哈哈哈哈,”

  矛盾先生仰头大笑,等缓过气来,才笑着说道,“因为我看过你的所有资料以后,突然发现,你除了写作、发表文章,没有接受过任何报纸的采访,没有空喊口号,更没有去干那些出风头的事情,

  当年李先生亲笔给你题词,说你是‘打谷小英雄’,换成一般的孩子,估计早就飘到天上去咯,但是你却没有,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你成为全国会员以后,也还能继续坚持本心,踏踏实实地学习、创作,

  现在看来,我的眼光还是没有错的嘛!”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219章 还有这么一出?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