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隋唐风云录>第233章 吐蕃扩张占阳关
  628年(贞观二年),玄奘去天竺取经,在敦煌与胡荣见过,后来还是随着胡荣的商队一起出发,在高昌分手、独自继续西行。玄奘在天竺研修、游历十多年。玄奘佛法高深,受到天竺佛界最高礼遇,请其在那烂陀寺讲经辩法。天竺国王戒日王召开佛法辩论大会,参加学者二千多人,请玄奘当论主,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域,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643年,玄奘载誉回归,有一百多人相随,携带经书657部,共计七千多卷。

  644年(贞观十八年),玄奘经鄯善(今若羌),进阳关,来到敦煌。时隔十五年,重新踏进故土。高僧取得真经回归,引起轰动,敦煌官员一面盛情接待,一面速报长安。

  胡荣和静昙大师一起拜访玄奘,相互再次相见,倍感亲切。胡荣请教道:“我记得大师走时的目的是,溯本求源,探索佛教奥义,如今圆满否?”

  玄奘答:“人生如无涯苦海,涅槃方得圆满。但我此行目的已经达到,内心了无遗憾。”

  “听说佛教有大乘佛与小乘佛,请问区别如何?”

  “小乘佛着重深入,主尊释迦摩尼一佛,强调修身、渡己。大乘佛着重广博,遵奉多佛,主张融入社会,普渡众生。”

  胡荣思忖,道教分为正一道和全真派,与佛教的大乘佛和小乘佛有些类似,看来一旦发展成信徒众多,就会产生分化。

  胡荣又问道:“大师去时一人,回来时兴师动众,所为何来?”

  “我身侍佛门,自然倾心尽力。佛门期望,让我带回原文经典,广传天下。”

  “听说佛教有云,众生皆苦。大师可是要宣扬佛法,普渡众生?”

  “自己尚不知如何得渡,何谈普渡众生。”

  “大师说的直白,为我解惑。”

  静昙插话:“施主在敦煌所为,就是普渡众生。”

  玄奘了解到,敦煌不征人头税、不征户税,故而无需管控人口,人们可以自由谋生。敦煌商贸发达,民风敦厚,少有欺诈。这些年参拜敦煌莫高窟人员骤增,莫高窟佛教重现繁荣盛景。

  玄奘感慨道:“我这十多年,走访了几十个国家,上百个地区。管制宽松之地,质朴和善者多;强权严控之国,贪婪诡诈横行。”

  胡荣问道:“大师沉浸佛教数十载,请问有何感悟?”

  玄奘道:“佛教义理深奥,逻辑严谨,一层层探索,不断走向更深更远。我入佛门几十年,还在前行探索的路上,每次回首看到过往印迹,都为自己还在前行感到欣慰。”

  胡荣赞道:“大师水滴石穿的精神令我钦佩。”

  李世民接到报告后诏令玄奘立即前往洛阳觐见。玄奘奉诏急忙赶路,沿途自有州府接送。

  玄奘来到洛阳,恳请皇上让他在嵩山少林寺专心译经,李世民不许。李世民出兵高句丽在即,想要玄奘随行,玄奘坚决不从。李世民想要玄奘还俗做官,玄奘也拒绝,只要一心翻译带回的经书。于是,李世民在长安专门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由专门官员管理,配备大量人手,协同玄奘译经。玄奘明白了,皇上是要将一切众生掌控在自己的控制下,包括佛教。自己就像因有华丽羽毛的奇鸟,被圈入笼中,不得自由了。

  ------------

  从敦煌通往西方有二条路,一是往西北出玉门关,通往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鲁番);二是往西南出阳关,通往鄯善(今若羌)、且末。二条路中间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二条路在沙漠的西端重新汇聚。玄奘出行天竺时,走的是北路,出玉门关,回来时,走的是南路,进阳关。

  禄东赞游说胡荣未果,决定用武力蚕食敦煌。禄东赞的弟弟、西吐谷浑国师噶尔棱兴率领吐蕃与西吐谷浑联军二万,进入敦煌地界,占领了阳关及敦煌城外西南的大片土地。

  唐朝河西都督乔师望,未得朝廷命令不肯出兵援助敦煌。胡荣令高德率领五千回纥兵马前来助战,令任横秋率领一千骆驼队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伺机切断鄯善通往敌军营寨的粮道。胡荣率领二千敦煌兵马及一千私兵,与高德合兵一处,前往阳关与敌交战。

  (注:回纥部落的老酋长时健数年前去世,儿子菩萨接班。菩萨追随高德十多年,受其教诲,能力出众,将天山迁徙来的回纥部落统一为一体,实力大增,已能和薛延陀分庭抗礼。回纥占据了敦煌至酒泉北部的草原,吐蕃人侵入敦煌,直接威胁他们的利益,故而毫不疑虑,出兵相助。)

  乐桂英这次终于捞到了出战的机会,跟随胡荣披挂上阵,心情畅快。胡荣见到敌军中吐蕃人和吐谷浑的兵马是分开扎营的,吐谷浑兵马扎营阳关,吐蕃人的营寨在其东南二十里,从而控制了大片地区。胡荣将兵马也分开扎营,让高德兵马与吐蕃相对,自己对阵吐谷浑。胡荣并不急于与敌交战,深挖沟壕,营建栅栏,将营寨防御工事逐渐修建完善牢固。吐谷浑人依仗着自己兵马多,屡次搦战,胡荣固守不出。

  高德是五千骑兵,吐蕃兵马一万,骑兵和步兵各五千。高德不修营寨,只靠探马警戒,与吐蕃对战,机动灵活。吐蕃人的战马是藏马,耐高原缺氧的环境,但个头较小,速度不快。高德抓住这一缺点,将骑兵分成十队、每队五百,连续向吐蕃骑兵发起冲锋,每次交锋都不缠战,骑兵不停地迂回,使得吐蕃步兵一直找不到机会助战骑兵。

  吐蕃步兵为了防止被骑兵冲垮,阵型紧密,因而行动迟缓。高德的骑兵对敌步兵每每避之,专攻吐蕃骑兵。几天下来,吐蕃骑兵损失惨重。噶尔棱兴使用多种办法,均不见效,眼见回纥人在营寨前耀武扬威,气的脑门充血,要求吐谷浑出兵相助。

  乐桂英见胡荣埋头修建营寨,一点出战的意思也没有。接连接到高德的战报,那边打得热火朝天。乐桂英问胡荣:“为何高德不停进攻,而我们龟缩不动。”

  胡荣说道:“我用大枪做比喻,运用精妙者能刚柔并济,让对手进退失据。我们固守不出是柔,高德进攻犀利是刚。我军初到,敌人严阵以待,需刚柔结合,扯动敌人,以待敌漏出破绽。”

  乐桂英听了,联想到与胡荣比武,胡荣从未一味刚猛,经常是借力打力,顺势而上,让自己无从招架,心有感悟。

  吐谷浑见胡荣高筑营垒,不敢出战,放心派出三千骑兵助战。胡荣烽火传信,吐谷浑骑兵刚走出营寨不久,就遇到蜂拥而至的高德骑兵,紧接着是胡荣率领的二千骑兵尾随杀至。前后夹击,杀的吐谷浑骑兵四散逃窜。噶尔棱兴见到高德兵马弃他们不顾、倾巢离去,知道是去截击援军去了。下令所有骑兵追击高德,驰援吐谷浑。吐蕃人棋差一招,骑着短腿马,只能跟在后面吃灰。

  胡荣高德杀散吐谷浑,翻身再战刚刚赶至的吐蕃骑兵。这些天来吐蕃骑兵吃尽苦头,减员一千,只剩四千,胡荣和高德则是八千精骑。这四千骑兵犹如羊群冲进了狼群,被胡荣高德兵马团团包围,反复冲杀。在广阔的草原,吐蕃骑兵孤军奋战,马慢的劣势被放大,在奔逃之中,成了敌军的活靶子,纷纷被射落马下。

  吐谷浑见派出增援的兵马大败而回,知道不妙,再次集合兵马出动。待他们赶至战场,胡荣高德已经撤出战斗,回营休息去了。噶尔棱兴率领步兵也来到战场,看着到处是自己人的尸体,大惊失色,仅晚到半个时辰,自己的骑兵就几尽全军覆没!噶尔棱兴这才知道他们的战力比以前表现出来的还强,以前的交战不过是撩拨而已。

  吐蕃与吐谷浑合兵一处,放弃了原吐蕃营寨,撤退到吐谷浑营寨谨守不出,等待援军。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隋唐风云录更新,第233章 吐蕃扩张占阳关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