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说的齐大人等人鸦雀无声,皇上现在都嫌洛王府的兵权大,再增兵皇上得气疯了。
最终他们不得不妥协,同意了那张协议,不同意没办法,拓跋珪寸步不让,他们又想占便宜,好在要的这些东西最后也能变成银子。
谈判完成,拓跋珪也没有多待,驻扎在草原的五万楼家军撤回来,他们就离开了。
他们前脚走,后脚楼启镇就是去找齐大人他们哭穷,说他们楼家军年年军费,粮饷都不够,这次打仗又损失惨重,所以需要一些补偿。
这个要求属实有些为难他们,确实仗是楼家军打的,不给补偿说不过去,但是要给他们又做不了主,真要答应了皇上没准就认为他们与洛王府勾结在一起了,回去就得咔嚓了他们。
最后商议的结果是这个要求由楼启镇回京自己提,他们顶多在一旁帮一下腔。
事情谈完了,他们就准备马上回京了,还有十几天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要是路程赶得紧的话也许能在过年的那天回到京城。
出来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想回去过年,谁也不想大过年的冷清清的在路上过。
所以第二天大家都启程了,这次回去有楼启镇跟着他们一起回,他们也心里踏实多了,这回应该不会被抢了。
想的挺美好,可是等他们一出城就看到楼启镇带着大军等在那里。
乌泱泱的足有一两万人,但是细看又不像是正规军一样,松松垮垮,破盔甲,破兵器,伤马病马,伤兵,缺胳膊短腿的,打着绷带的,咋看咋像残兵败将。
齐大人和张国本诧异的走过去:“王爷,这是怎么回事?”
楼启镇一脸的哀伤:“唉,这场仗死伤无数,这些都是伤的严重的伤病,你们也知道这里天气寒冷缺医少药的,我又实在不忍心放弃他们,所以打算带他们回京城治伤,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和百姓才落到如此地步,皇上不会不管吧”
大人们一脸便秘的表情,他们能说什么,说你别带着这些人回去给皇上添堵,皇上不会管?那不是说皇上不体恤将士,是个昏君吗?
可是真要这么带着这么多的伤兵回去那就是真打皇上的脸了,守卫边疆的将士受伤没有药可医,还得千里迢迢的去京城,就这一路走回去皇上的脸也不用要了。
所以谁也不敢说不能让这些人去京城,真落一个不管将士死活的名声,他们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就这么楼启镇带着伤兵残将出发了,原本几位着急回家过年,可是他们有马车,伤兵们可没有,伤的重的能分一辆平板车,再轻一点的能分一匹伤马,还有许多能走的,拄着拐杖一点一点往回走,就这样这速度能快了?
偏偏那些大人干着急还不能催,因为他们坐在生着暖炉的马车里,将士们都在外面走,包括楼启镇,楼启明都在外面骑马,他们有什么资格催。
这还不算,一路上他们还专门走村庄多的地方,这么多人,跟残兵败将似的,肯定有百姓出来看热闹的。
楼启镇早就安排好了演技好的走在外围,只要有人问,他们就一脸哀伤的哭诉,这场仗打的有多惨,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他们惨胜,而且缺医少药的,只能回京找朝廷医治,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不少百姓哭的十分伤心,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平安生活是楼家军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换来的。
于是沿途百姓纷纷自发来送东西,这家一捧米,那家几颗蛋,到最后沿途的州县的知州县令等大小官员,不能装死当看不见,只能出面慰问,不仅他们得出钱,还要组织城内百姓募捐,就这样到一个城停一天,这队伍拖拖拉拉的在路上过的年。
那几位大人一开始还着急,后来渐渐就麻木了,生无可恋的跟着,还得陪着楼启镇一路上演苦情戏,挨个跟百姓解释,朝廷和皇上不会不管楼家军,绝对会妥善安排这些伤兵,他们敢不解释吗?要是让皇上知道他们同楼启镇一起丢他的脸,回去他们就得被咔嚓了。
这些大人里可能就张国本最高兴了,因为他走的时候就不想走,他后来还想见慕莲可惜见不到,送的信也石沉大海了,他想多留几天把慕莲追回来,可是又不得不走,他不回京,丞相就是别人的了,但是他又不想那么快回去,因为他不想回去面对刘氏,现在楼启镇拖延,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跟着拖延,而且他还每天上窜下跳的跟地方官员搞关系,配合楼启镇演戏,他知道楼启镇想干嘛,放以前他肯定向着皇上不会让楼启镇如意,但是这次不一样,楼启镇可是他的亲家,洛王府和楼家军好,他才能好,而且趁着这段时间他也能和楼启镇搞好关系。
楼启镇受楼奕暗示,也表现出来虽然看不上张国本但是也对他们之间的亲戚无可奈何的样子,给张国本一种他们是一条线上的错觉,所以这几天张国本春风得意,趾高气昂的非常得意。
比楼家军先到京城的就是楼家军一路在卖惨的消息,皇上得知以后气的差点把御书房砸完了。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楼启镇先用百姓控制舆论,到时候众口铄金,他就是想对楼家军和洛王府做点什么都不可能了,不仅不能做还得赏重重的赏,以后再也克扣军饷也是不可能的了。
他不能让楼启镇一直这么败坏自己和朝廷的名声,所以派英国公带兵离京去迎接楼启镇,真要让他们这么走,出了正月可能都回不来。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糟!跑路前一天,我怀了世子的崽更新,第128章 沿途演戏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