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行的车驾停在了赵国公府前面。
门口的侍卫看到是李锦行,也没有阻拦,让李锦行径直走入了国公府内。
刚走进国公府,就看到了刘琏。
“锦行,你来了。”
李锦行看着刘琏,语气冷静的问道。
“恩师怎么样了?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李锦行语气没有太大的波澜,但是眉宇间的一丝愁云暗示着此时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刘伯温收他为徒,这十几年来视若己出。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就是对他和刘伯温之间关系的最好诠释。
“父亲是被宫里人送回来的。据宫里来人说,父亲在武英殿上晕倒。
太医看过,已无大碍。”
“近年来过于操劳,再加上感染风寒,所以这才突然晕倒。”
李锦行听见刘琏的话,也放心了下来。
“我进去看看。”
李锦行走进房间,走到了刘伯温床前。
“哈哈,恩师,学生在这里恭喜你了。”
站在旁边的刘琏则是一脸惊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刘伯温撑着床塌坐起来,看着李锦行,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还太早了,这个时候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是不会放我离开的。”
“不过有了这件事,以后的机会大了许多。”
刘伯温也知道李锦行的意思。
他一直视朝堂为是非之地,一心渴望归隐青田。
如今他虽然在武英殿晕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是啊,五年之内,陛下是不会放您走的,所以你还是好好养好身体吧。”
“有我在朝堂,你归养的可能性也会大了许多。”
“如果我所料不差,只要有我身在朝堂,陛下至少有七成把握会放您安然离去。”
“不过,当下恩师还是好好养病,借着这次病,在家赋闲休养几天。”
李锦行的话倒是让刘伯温打消了他内心的想法。
原本刘伯温准备拖着病不治,最后以病告老还乡。
现在李锦行的话倒是点通了他。
其一,李锦行是他的弟子,而且能力不在他之下。
其二,李锦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刘伯温,如果李锦行有事,他也不可能坐视不管。
所以只要李锦行在朝堂,他归养青田的可能性起码有八成。
李锦行在确认刘伯温没有大碍后,也随即回到了平原侯府。
……
洪武元年。
天下初定,各省民力衰落,经济一度低滑。
距离授封大典已经过去半月。
中书省也终于拟订了全国恢复民力的治理政策,并下发至全国各省,开始执行。
都察院。
“大人,十二道监察御史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李锦行听闻,这才放下手中的笔,走了出去。
“大人。”
十二个监察御史看见李锦行出来,拱手道。
半月以来,都察院已经被李锦行整顿的差不多了。
“你们十二位监察御史肩负着监察各省各县的重任,务必要恪守本性,如若有任何徇私舞弊,本官定不轻饶。”
“皇上对于这次都察院的巡查很重视,你们所巡查的各州、府等,务必事无巨细,不可有丝毫疏漏。”
“是,大人。”
“好,准备好就赶紧出发吧。”
李锦行也没有废话,交代了一下便让众人出发。
转身进入房间,看着这几日御史们准备弹劾的内容。
与此同时。
皇城,武英殿内。
胡惟庸正跪在朱元璋面前。xündüxs.ċöm
不过他的神色中却不见丝毫慌张。
相反有些过于平静。
良久,朱元璋才放下手中的奏章。
“五年之内,当使全国军民足食。”
“八年之内,当使得全国粮食生产恢复到元祖年间水平。即,岁入一千二百万担以上。”
“十年之内,当使粮价降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水平,即斗米仅三钱。”
“胡惟庸,这份豪言壮语就是出自你之手吧。”
朱元璋放下奏章,看着跪在身前的胡惟庸,语气平静。
“禀皇上,确实是出自微臣,但是他并不仅仅是豪言壮语。”
“五年生养,十年富国,完全可以实现啊,皇上!”
“好啊,就是这份豪言壮语,让咱整晚都睡不着啊。”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悠悠开口道:
“胡惟庸听旨。”
“着你升任中书省参政,兼户部侍郎。正三品。”
朱元璋的话,仿佛一个响鼓,重重的敲在了胡惟庸的心头。
胡惟庸的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激动、兴奋、感动,各种情绪交杂着在一起。
两年了。
自从修建奉天殿后,他无官无职。
而其余人早已是该册封的册封,该加官的加官。
唯有他一人,像是被遗忘了一般,无人问津,无官无职。
若不是有李善长,他连中书省的门槛都进不去。
如今听见朱元璋的话,心里顿时百感交集,鼻子发酸,眼眶微红。
不过最终还是激动更胜一筹。
一个劲的叩头谢恩。
“臣,胡惟庸,叩谢皇上龙恩呐!”
朱元璋看着胡惟庸的样子,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朱标则是始终站在朱元璋身边,学着朱元璋的处事方法。
“好了,退下吧。”
“臣,告退。”
朱元璋这才看着旁边的朱标。
“标儿,陪咱出去走走。”
“是,父皇。”
出了武英殿,朝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
“标儿,咱准备进行新朝的第一次恩科取士,你认为谁能胜任主考官的位置?”
“父皇,儿臣认为翰林院学士宋濂最为合适,宋濂为人正直,专心于学问。”
“与朝中大臣并无瓜葛,由他主持新朝第一场恩科,一可以保证取士公平,不会出现舞弊现象。”
“二来,宋濂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在翰林和天下士子中颇有名望。”
“有他来主持开国来的第一场恩科,也可以彰显朝廷对士子们的重视。”
朱元璋听见朱标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标儿,你能看到这些,我很满意啊。
不错,那就这么定了,主考官就是宋濂。”
“至于这恩科总监,就定李善长吧。”
“是,父皇。”
“对了,标儿,你让中书省传旨各省,颁布大试的相关事宜。
并让工部加快国子监,聚贤阁以及试院的修建工作,务必要赶在明年大试之前完工。”
对于新朝的第一次恩科,朱元璋非常重视。
“儿臣明白,我这就去。”
朱标说完,便转身离开,去中书省和六部传旨。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士子风华更新,第8章 监察御史,再开科举!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