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偶尔传来虫鸣鸟叫声,让本就异常安静的书房显得有些寂寥了起来。
"几十年后,当我真的撒手人寰了,这几个小肉虫真的能将大唐延续下去吗?"
新旧两派渐渐摆上明面的争斗,冲淡了李佑心中因为子嗣诞生而产生的喜悦之情,他有些担忧当自己死后,子孙后代能不能维持江山稳定,延续王朝统治。
"爸爸我只不过是个拥有金手指的穿越者罢了,我又能教的了你们什么呢?"
虽然近两年来繁杂的各类政务,以及于谦等相公们的悉心教导,已经让李佑这个小白兔逐渐变得稳重了起来,但是在面对朝堂上的诸多人精之时,依然让他感到十分头痛。
有时候,李佑甚至都猜不透某些人上奏折的真实用意是什么,以至于在某些政务上常常被这些政治野兽牵着鼻子走。
要不是于谦这个‘野爹’从旁协助,以及下面人都是他从地府召唤出来的,对他没什么坏心思,就李佑这种从后世穿越而来的小老百姓,早就被人家活活玩死了。
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李佑将脑海中令他感到烦躁的想法甩掉,深吸一口气准备给自己刚刚出生的三个儿子取名。
因为李佑到现在还未登基称帝的缘故,所以普通百姓目前还不用因为避讳皇室名讳而改名,所以他也并不打算用生僻字给儿子们取名。
再者说纵使名字特别大红花,大不了等将来他们登基以后再改也行,反正他们老李家的先辈们经常干在登基之前改名的破事。
不过李佑却并不准备改名,虽然他和先祖二凤的第五子名字相同,但是他才不在乎这些呢,谁爱该谁该反正他不该。
而且,当下的名字是他对前世父母唯一的念想,谁敢让他改名他就敢砍谁的脑袋。
可能是孩子多了的缘故,李佑变得有些多愁善感,同时新旧两党公开的争斗,也让他变得四平八稳了起来。
在翻遍了各类典籍后,李佑给慎妃-刘娥所生的长子取名为李允中,慧妃-徐妙云所生的次子取名为守中,襄妃-张幼仪所生的三子取名为李持中。
三子的名字很快便在顺天府内传开,这可把包含首辅于谦在内的朝臣惊到了。
王长子允中的名字,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殿下这是希望王长子信守中庸之道。
王次子守中的名字,则出自《道德经》’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在告诫王次子要保持内心的虚无清静。
而王三子持中的名字,虽然同样也出自《道德经》,但是意思却与次子截然不同,’流而不盈,持中守正‘这是在告诫其恪守中庸之道。
可以说李佑用为三子取名的由头,向外界宣布了这场夺嫡大战的开始。
并且借助儿子的名字,李佑头一次向世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在他在位期间各类改革会接踵而至,而他的继任者将恪守中庸之道,不再激化朝堂与民间的各类矛盾。
李佑此举不但激励了,以吏部尚书-张居正为首,商部尚书-张骢、户部尚书-夏元吉、工部尚书-潘季驯、礼部尚书-宋应星等坚定认为只有实行工商业改革的新党。
同样也给了以督察部尚书-海瑞为首,理藩部尚书-姚广孝为辅,河西省巡抚-沈括、北海省巡抚-王华、海西省巡抚-王益等地方大员为主,主张严格执法用传统礼教教化民众向善旧党希望,因为他们还可以将未来压在李佑的儿子身上。
至于以内阁首辅于谦为首的中间派,他们将作为整个朝堂的压舱石,时刻保持中立维护大唐的政局稳定。
就在三王子的取名渐渐平息之时,以中央十二部尚书为首的联名奏折便递到了李佑的书案上,满朝上下请求殿下在民间选定乳母,派遣宫女照料三位王子。
对于满朝上下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李佑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他也明白诸位大臣们这么做的缘由,这些人精是在害怕后宫干政。
想来想去在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式后,李佑当天便命人征用了秦王府内原本隶属于尚宫局的院落,并暗自叫来了内务部尚书寇准,让其在民间挑选刚刚生产不久的乳母。
两天后,当寇准带着数名乳母返回秦王府,李佑皱着眉头从哭声震天的慎妃-刘娥、襄妃-张幼仪宫中,将允中和持中抱走带到了先前征用的院落内。
至于守中则因为身体过于瘦弱,李佑特意下旨让慧妃-徐妙云亲自抚养其至三岁,待三岁后再交给乳母抚养。xündüxs.ċöm
同时,李佑还命令掌管宫内各类要务的宫正,在允中、持中身旁多安排些宫女侍从,无比不能让二子有什么闪失。
待这一切安排妥当后,李佑便回到了自己的书房,慎妃和襄妃的哭喊声依然在耳畔回响让他心情十分复杂。
但是为了防止后宫干政,这点委屈她们必须要受,而且相比于其他君主去母留子的残忍,自己已经非常仁慈了。
"既然享受到了因为咱所带来的荣华富贵,你们也要有失去一些东西的准备才是。"
李佑喃喃自语一句,随即便闭目养神,不愿再因此事而伤神。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西欧大善人更新,第316章 后继有人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