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从故宫开始修文物>第22章 博古斋
  “您说这事儿闹的,燕京琉璃厂店家行骗,假古董蒙人,外国友人沉迷战国青铜器被坑……”

  琉璃厂的此类消息,曾经充斥着街头小报、电视新闻,从晚明民国时期的古玩一条街,成了现在满是赝品店充斥的文化街。

  谈字画装裱、青铜瓷器,无论是潘家园、琉璃厂,还是大柳树,来来往往的玩家和收藏家都向往的圣地,以前玩古玩的,要说没去过这么几个地方,都没脸说自己是老燕京人!

  易云赶早和张亮、徐振海两人打过招呼,出了故宫,沿着正义路步行不足4公里,就来到了和平门外的琉璃厂。

  易云没有吃早餐,因为亲爱的老妈有做早餐的习惯,并且手艺不错,能达到开店的地步,这么多年下来,也把易云的嘴带刁了起来。

  元代厂区这片空地叫做海王村,清末在原琉璃厂厂址南侧修了公园,就名海王村公园。

  到明初永乐帝营建北平城时,变成了琉璃窑厂,那会是朝廷工部的“五大厂”之一,后来明中期,嘉靖皇帝修建外城后,原来的工厂开始外迁,厂区变成老百姓生活的城区。

  再后来,每当科考时,进京赶考的举子集中寓居此地备考,有当地人就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兜售笔墨纸砚、古玩古籍,久而久之,各地的古玩和古籍收藏行家,纷纷来这里开店、设摊、建室,这个地界就演变成了古玩一条街。

  这条东西走向的横街,全长800米,新华街从中间穿插而过,将其分成了东西两段。

  现代人更喜欢称呼它为东、西琉璃厂。

  琉璃掩映春堆厂,杨梅横斜香满街。

  这是晚晴早年间,厂区东口一户人家门口贴的对联,现在还留着,随着年月的流逝,已经化为了历史。

  改革开放后,琉璃厂有过大规模翻修,新建了一座汉白玉仿古石桥,一直留到现在,为这古老的文化街平添景色,数百年的沉淀,厂区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新世纪以来,东西街又开了不少工艺品店和收藏店,许多老店也纷纷焕发生机。

  其中就包括易云家里所开的博古斋。

  博古斋在琉璃厂东街,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这是易云的老爸易光霁,从祖上手里接下来的店铺,仍旧是前店后铺的格局,与住宅生活区融为一体。

  斋里的主要营生是书画修复与装裱,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修修补补,平日里倒是很难见到真东西。

  易光霁雇了个裱画师傅,还有两个学徒在打理着店铺的生意。

  易云的老妈高敏与易光霁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当了一年老师,便辞了工作,两口子共同做生意。

  高敏喜欢工艺品,就扩充了一间店面,店里的营生挺杂,主打古董字画、陶瓷、微雕等工艺品,后来又加了文房四宝、古籍善本、碑帖拓片等。

  店铺的生意有一搭没一搭,全靠几个外国友人养着。

  时而有过来装裱书画的朋友,卖卖工艺品什么的,每个月给伙计开完工资后,生活倒还过得去。

  许久没回家,仍旧是熟悉的气息。

  店里琳琅满目的微雕物品,四面悬挂的“名人字画”,东西排列的陶瓷大件、木雕工艺品和笔墨纸砚。

  装裱案前,年龄是易云两倍有余的赵裱匠,正戴着眼镜,系着围裙,忙着装裱一幅书法帖。

  两个年轻的学徒手里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在打理店里的陶瓷物件。

  “赵叔好!”易云问候了句,点点头。

  “小易回来了。”

  看到易云回来,赵裱匠也只是回了句,面带对待客人的招牌式微笑,并没有舔狗模样。

  虽然赵裱匠拿的是易光霁的工资,但凭的是手艺吃饭,不需要看谁的脸色,换句话说,他离开了博古斋,哪个店铺都去的,只是信得过易光霁的人品,这才愿意留下来常年干着这份工作。

  老实讲,易光霁对店里的伙计都不错,上个月过节刚发了红包,年年还都在涨工资,尽管涨的不多,生意不管怎样,伙计们的工资从来不少一分。

  易云穿过店铺后面的月门。

  入眼先是一道影壁。

  没错,这是一间两进两出的四合院。

  一座有独立产权的四合院,拢共也就500个平。

  “回来啦小云,快来吃早餐!”

  庭院中央的圆形石桌上,老妈高敏一身青花瓷旗袍,扎着发髻,这个年纪的女性,却也保养的极好,脖颈前还戴着纯金的十字架项链,手腕上盘着玫瑰念珠,是地道的基督教信徒。

  “你小子真是有口福,饭刚做好,回来的正是时候。”

  老爸易光霁扔下报纸,从屋内的躺椅上起身,迅速抢位置。

  年轻那会,易光霁也是一表人才,燕大那会就有男神的称号,和高敏两人当时可是一对璧人!

  易云也算是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父子两人的眉宇之间颇为相似,而且易云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在的易光霁虽然经历岁月的洗礼,却仍未改那帅气逼人的面孔,棱角分明。

  “冰汤圆啊,真不错哎!”易光霁兴奋地搓着手。

  红糖冰砂打底,绿豆、酒酿、小汤圆、红豆、葡萄干、山楂、西瓜、椰奶、黑白芝麻,有桂花蜜、酸奶和百香果三中口味选择,夏天的清晨来上一小碗最舒服不过了。

  “我来老妈。”易云帮高敏端着刚做好的白菜豆腐汤,还有一盘溜肉段,三个小白面馒头。

  “尝尝这溜肉段怎么样,这可是你不在这几天,老妈我新学的东北菜。”高敏得意地给儿子显摆。

  易云偷偷竖起了大拇指,“厉害了我的妈!”

  “吃饭吃饭。”

  易光霁眨眨眼睛,早就等不及了,想要开饭。

  筷子刚拿到手里,就被高敏挡了回去。

  只听见高敏出声问道:“你是不是忘了什么?”xündüxs.ċöm

  易光霁略微一愣,这才尴尬一笑,“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有点饿了老婆。”

  一家三口开始伸手在额头和胸前画了十字,低头安静地默念着圣经中耶稣的福音:

  “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请你今天赏赐我们日用的食量,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随着一声“阿门”结束!

  高敏这才露出了笑意,给儿子夹菜,“快吃饭吧云儿,尝尝这溜肉段!”

  高敏是典型的秦省关中人,大学毕业结婚后才留在首都,性格里有关中人的粗犷,亦兼容江南水乡女子的知性美,是真正的美貌与智慧的化身。在大学时代,追求者无数,易光霁也是好不容易凭借自身帅气逼人的外表,和一身舔狗似的本领,这才在一众追求者中脱颖而出。

  两人听着易云讲述这段日子在故宫实习的经历。

  易光霁心里微微一动,道:“能留在故宫当然最好,最起码故宫的地位摆在那里,跟其他博物馆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

  高敏却不这么看,她看的是另一面,“话是这么说,文物修复行那么多老师傅们,得多给年轻人争取机会啊,我们家云儿还年轻,再说故宫的文物那么多,你修复什么物件,技艺如何,二者不得成正比呀!”

  易云知道,高敏这是担心易云受到委屈在外面,担心他在这个行业干的不顺心。

  “老妈,您放心吧,我现在已经转为宫里的正式工了,这份工作我还挺喜欢,你儿子没你想象的那么差劲,不会给您和老爸丢人的!”易云开口说道。

  高敏有了易云这份保证,点点头,“行,有你这句话,妈就放心多了,还是那句话,如果在外面干的不顺心,大不了咱回家里来,这个铺子还能给你打理打理,琉璃厂地心段房价30万一平,爸妈没什么给你,这500个平倒还有点用……”

  听到老妈又是这种老生常谈,易云不由得暗暗苦笑。

  易光霁咳嗽了一声,他轻声劝解道:“出去独自历练更好,雄鹰不畏暴风折翼,狼群不因长夜而畏惧嘛!我支持小云自个在外面闯闯,也好为咱博古斋这招牌打打名气不是……”

  “支持什么,你知道什么,你怎么不去闯闯?”高敏道。

  易光霁嘿嘿一笑,挠了挠头,“我这不是失败了嘛,这辈子也就成功了一次,就是把你追到手就足矣,事业不重要,根本不重要!”

  听到这话,高敏这才稍微满意些。

  看到老爸卑微的样子,易云只能暗地里苦笑一声。

  谁会想到当年何等英雄的老爸,在老妈面前会是这幅样子……看来也只有老妈才能管的了老爸。

  易云知道,易光霁想的,就是让自己能够出去独闯一片天地,而不是像他一样,回来只能继承家产。

  易光霁此刻却已经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道:“这么说你现在已经能够帮忙做装裱的活了?”

  易云翻了个白眼。

  当然知道老爸想的是帮家里铺子接活,这样也能赚点手艺费,平衡一下家里的开支。

  高敏吃完了早餐,换了双平底鞋,道:“你们两个在家待着,教堂那边乐队缺人,我去补个缺,下午回来。”

  这会,前面铺子里的小学徒在影壁门廊前,突然呼唤道起来。

  “老板,店里来人了,有个叫金爷的,指名道姓要找您,看那样子像是有急事!”

  “金爷?”

  易光霁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这档子事。

  拉着易云道:“瞧我这脑子,走走,来活了儿子!”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故宫开始修文物更新,第22章 博古斋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