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三国之银狐>第十六章 赠予温柔
  公元1934年,英军侵占云南班洪和班老等佤族部落共管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银矿。

  当地班洪部落首先联合本族十余部落进行反击,十余村寨虽遭敌军炮毁,仍坚持斗争。双江、澜沧、耿马等地的汉、傣族人民组成千余人的“义勇军“,赶赴班洪地区支援。

  在当地汉、傣等族人民的武装支援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声援下,经过长达半年的抵抗,终于击退了英国侵略军,收复了失地。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班洪事件。

  而在班洪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佤族班洪王等十余个部落首领共同向全国发出《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其中提到“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

  里面的阿祖阿公,便是指诸葛亮。

  公元3世纪,章武四年十二月,位于西南永昌郡的永寿、哀牢、不韦等地区,生活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汉人将他们叫做僄、越、闽、濮、鸠、僚人。

  他们是后世云南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先祖。

  其中最大的部落叫做卡那曼卷族,其首领自称为葫芦王,在后世他们的民族有另外一个名字——佤族。

  班洪事件的佤族首领祖先,便是卡那曼卷族。

  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与卡那曼卷族的首领葫芦王签订盟约,要求其归顺蜀汉朝廷,镇守边关,永不反叛。

  并且盟约中葫芦王承认自己的领地属于季汉辖区,有人侵扰佤族部落,汉军则出兵支援。卡那曼卷族作为永昌夷族总王,统治夷族各部,王位世袭,绝不更换。

  如此代代相传,即便是一千多年后,在发生班洪事件的时候,佤族首领依旧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争,给予他们驰援。

  此刻位于永寿境,后世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带,卡那曼卷族的首领葫芦王朵思,正在部落中查看诸葛亮给他写的信。

  云南的茶马古道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通,当地贸易不断,据记载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身毒人的身影,可见这里的文化和消息也不算特别闭塞和落后。

  事实上由于常要与汉人打交道,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往往都会汉语,因此葫芦王朵思并不是文盲。

  “大王。”

  就在这个时候,朵思的部将冲了进来,说道:“北面部落的孟获孟优大王来了。”

  “嗯”

  朵思思索了一会儿,对身边亲信说道:“孟获孟优与我们同为西南夷族,应该互相守望。但汉人自有天威,且诸葛丞相并不是要将我等赶尽杀绝,而是共治南中。若是不助孟获,则失了道义。若是助的话,与诸葛丞相为敌,殊为不智。”

  亲信说道:“既然如此,大王何不好好招待一下孟获孟优,但不提出兵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走便是。”

  “孟获在南中素有威信,与七郡夷族都是朋友,要是就这么把他打发走了,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我应该留他们在族中款待,自己领兵北上去面见诸葛丞相,若是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退回来,也好给他们一个交代。”

  朵思这么说着。

  孟获交友广泛,在南中是威信非常高的夷王。虽然他现在兵败,而且到哪哪遭殃,但南中人还是信服他,如果不能给孟获一个交代,他朵思也不好意思再在南中混。

  所以朵思认为,出兵还是要出兵的。自己带着兵马北上去迎接一下孟获,然后把孟获安置在他的地盘休息,再去与诸葛亮会面。

  要是觉得打不过诸葛亮,那就归顺,如果能够打得过的话,自然还是击败对方南面称王比较好。

  当下朵思确定了方案,就立即领兵北上。

  此时孟获和孟优从博南逃到了不韦,就是后世云南保山一带。

  等到十二月底,朵思见到了孟获孟优,宽慰了二人一番,便自告奋勇,领兵北上进攻诸葛亮。

  孟获孟优也想助阵,但朵思借口说他们刚打了败仗,急需要休整,等到战事不利的时候,再出兵也不迟,把他们留在了不韦。

  恰逢此时诸葛亮也追至博南。

  到章武五年初的时候,朵思就带着数万大军,于博南会见了诸葛亮。

  双方相谈甚欢,诸葛亮带着朵思视察了汉军威严,朵思发现汉军气势汹汹,身上头盔、甲胃齐全,武器锋利无比。

  相比之下自己部落武器装备落后,多以生铁熟铁器做刀刃,跟汉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来,天壤之别。

  朵思自知就算汉军与他们正面拼杀,自己也绝对杀不过,因此决定不战而降。

  他对诸葛亮说道:“汉军,天威也,南人不能阻。但孟获和孟优是我的朋友,他们现在在我部落做客,若是将他们交予丞相,有失道义。”

  诸葛亮并没有为难朵思,笑着说道:“若是葫芦王愿意与我签订盟约,世代守护大汉边疆,我愿意等葫芦王将孟获孟优礼送出境之后,再举兵擒他们。”

  朵思便说道:“那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办。”

  当下二人签订盟约。

  这份盟约就是后世班洪事件中,班洪王昭告全国同胞中提到的,阿祖阿公责令他们世代守卫华夏边疆的来源。

  盟约签订之后,朵思便郑重发誓,回去后必定代代令族人遵守诺言,永不叛汉。

  自此永昌郡又平。

  等到了建安五年一月底,孟获孟优又接到了噩耗。

  朵思北上进攻诸葛亮,大败而归,已经与诸葛亮签订了盟约,现在诸葛亮的大军已经往不韦杀来。

  得到这个消息,孟获与孟优只能听从朵思的建议,往东南的兴古郡方向逃离。

  如今南中七郡,建宁郡的夷族首领孟获被赶得东奔西走,其余诸郡夷族基本降服,就只有兴古郡的蛮夷尚未接触了。

  孟获一路往东南逃了一千多里,去了兴古郡贲古县,他的路程大概就是从后世云南保山市逃到了云南蒙自市和个旧市这一带,足足有六百多公里。

  建宁郡位于南中七郡的最中央,与其它六郡每郡都接壤,所以孟获才交友广泛,南中地区夷族到处都有他认识的人。

  在祸祸了白族祖先白崖僰人族首领龙佑那以及佤族祖先卡那曼卷首领葫芦王朵思之后,他又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盘踞在兴古郡句町、宛温一带的濮人、僚人首领句町王。

  史料记载,“兴古郡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自濮王,姓母,汉时受封迄今”。

  这一代句町王名叫母突骨,与孟获交情颇深。

  此刻孟获急急忙忙继续往东,向着宛温地区,也就是后世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砚山县以北,丘北县以南这一片行动。

  然而还在路上,就遇到了诸葛亮的伏兵拦截。

  诸葛亮与朵思签订盟约之后,就退兵回了建宁,并没有立即派兵追赶。

  因为他料到孟获走投无路,必然去兴古郡。

  所以没有必要追在孟获屁股后面,干脆回了建宁,建宁到兴古可近了许多,汉军以逸待劳,在贲古以北的采山,也就是后世个旧市一带又将孟获生擒。

  “进去!”

  王平这次下了大力气,把孟获和孟优难兄难弟退入帐篷里,搞得二人几乎是跪在了诸葛亮面前。

  马良也很生气,说道:“孟获,这已经是第六次擒你了,丞相宽容有雅量,因你在南中素有威望而屡次放过于你,然你不思丞相恩情,一直不加悔改,这一次你服不服!”

  “我不服!”

  孟获大喊道:“说好的等我聚集齐兵马,咱们堂堂正正打一场,结果我还没有到,你们就半路伏击我,又用这等诡计,怎么能令我心服口服!”

  诸葛亮皱眉道:“孟获,我已经正面击败了葫芦王,你却逃走了,这难道是你的信义吗?”

  孟获高呼道:“可是我并不在军中,若不是我亲自指挥,就说明是葫芦王指挥有误,我若是在的话,必然不会败的。”m.xündüxs.ċöm

  “唉。”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再放你一次,你此去兴古郡,准备好兵马,与我决战吧。”

  孟获大喜道:“好,这一次若是你在战场上正面击败于我,我绝不会再叛,南中蛮人,也永远唯丞相马首是瞻,但若是丞相败了,汉人就离开南中,南中是我们的南中!”

  “一言为定。”

  诸葛亮点点头,虽然传闻兴古郡的句町王骁勇善战,但他并不觉得夷人能够翻起什么浪花来。

  只是南中物产丰富,有大量的铁矿、铜矿、银矿、金矿,木材资源也极多,如果能够让蛮人服从,帮助汉人开采矿石,以滋养国家,必然能大力支持北伐事业。

  所以南中的夷人不能以杀为主,而应该安抚为上。这样让夷人们心服口服,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遵从官府,不至于屡次发动叛乱。

  当下孟获又一次被释放,带着弟弟孟优和几千残兵败将,灰熘熘地往宛温而去。

  等到章武五年三月,孟获终于到了宛温,见到了母突骨。

  得知孟获的遭遇,母突骨当即拍着胸脯表示,一切都包在他身上,要是诸葛亮赶来,他的数万藤甲兵,必然要让其有来无回。

  孟获大喜,当下立即与母突骨兵合一处,厉兵秣马,枕戈以待,等着诸葛亮的到来。

  四月初,后续粮草到齐之后,诸葛亮大军正式杀至宛温。

  双方于平原上对垒。

  具体位置大概在后世云南丘北县树皮乡一带。

  这里地势较为平坦,两侧丘陵起伏,草场丰茂,群山环伺,林木森森。

  诸葛亮排兵布阵,母突骨一声令下,率先发起进攻。

  孟获身穿犀皮甲,骑赤毛牛。藤甲兵浑身藤铠,涂着鬼脸,披头散发,像野人般朝蜀营扑来。

  初时见这藤甲,诸葛亮还不以为意,毕竟用藤条做的甲胃,有什么防御力?

  然而双方一个照面,汉军就吃了亏。

  箭雨挥洒下去,根本伤及不了藤甲兵分毫。而且藤甲轻便,汉军铠甲较重,近距离厮杀,藤甲兵占据上风。

  很快双方纠缠在一起,汉军虽然英勇,可刀枪竟破不了防御,反被藤甲兵冲破中阵,略显溃势。

  “哈哈哈哈哈。”

  见此情形,孟获得意大笑,对孟优、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等人说道:“汉军也不过如此,这次正面交战,我们大胜了。”

  “哈哈哈哈。”

  众人亦是大笑起来,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而远处观战的诸葛亮见到这一幕,顿时皱起眉头,下令道:“鸣金收兵!”

  “叮叮当当!”

  山坡上顿时响起了金钲的声音。

  汉军便在诸多将领的指挥下,有秩序地开始撤离。

  孟获和母突骨一路追至汉军营垒,这才罢兵。

  到了傍晚,诸葛亮召集众人议事。

  马良说道:“丞相,已经查清楚了,那甲胃名为藤甲,乃是把藤入水浸泡半月,又晾晒三日,然后油浸一周岁再取出来晒干,最后涂以桐油编制而成。”

  “此物刀枪不入,比钢铁铠甲还坚硬,要是我们都穿这藤甲,岂不是无敌?”

  王平惊讶不已。

  诸葛亮却摇摇头道:“若是这物没有缺陷,确实无敌,但凡事必然没有这般圆满。”

  “不错。”

  马良说道:“我们与当地友善的攸乐族人询问过,这物虽然轻便且刀枪不入,但因是油浸泡而成,所以极为怕火易燃,一旦焚烧起来......”

  诸葛亮眉头紧皱。

  众人都看着他。

  过了片刻,他长叹道:“若是如此,也只能用火攻了。火攻伤天和,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说罢对众将士道:“为免火攻焚烧四方山林,我需要找一植木较少的地方,待我查看这里的地形之后,再做决议吧。”

  “唯!”

  众将士听令。

  当下诸葛亮便开始视察周边山谷地形。

  数日后,很快在采山以北发现了一谷,夷人称其蛇盘山,山谷草木较少,毒蛇横生,因而人迹罕至。

  此地确实不错,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俯瞰着山谷,叹息道:“便选此作为伏兵之处吧。”

  于是就打算回去,准备鱼膏油脂,到时候开战之时,羊装败退,将敌人引入蛇盘山。

  但就在此时,山谷下方忽然来了数十人马,一路驰骋,为首之人居然是正在建宁的庲降都督李恢。

  诸葛亮见李恢过来,很是不解,就在原地等着李恢过来。

  很快李恢就到了近前,更让诸葛亮吃惊的是,他身后竟有马岱、李越等沉晨麾下的骑将。

  “丞相!”

  李恢快马过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向诸葛亮拱手行礼。

  诸葛亮问道:“尔等怎么来了?”

  “丞相。”

  李恢说道:“大都督说,丞相往南中,南中夷人多在山岭之间,易用火攻。然火攻有失天和,必损寿矣,此损寿之事,就由他来做罢,遂遣五千重甲骑兵来助丞相。”

  “晓卿......”

  诸葛亮感动的目光看向北方,双目已是动容不已。

  他总是这样。

  将伤痛留给自己,温柔送给别人。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三国之银狐更新,第十六章 赠予温柔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