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拜访
  第一百二十五章

  周五晚上,池薛荔来到四中,接周至出校。

  两个人都是既紧张又忐忑,池薛荔还不停抱怨:“肘子你尽给我找事儿!”

  周至也慌得一逼,文学社上云淡风轻的装逼范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手里拿着一个黄色油皮纸的四方包不住摩挲:“池姐姐你别说了,我可比你还要紧张。”

  池薛荔开着一辆小吉普,恨恨地道:“活该!你现在知道了?你知不知道我给他老人家打电话,鼓了多大的勇气?!”

  “姐你就别说了,要不我下车,你把东西带过去?”

  “你敢!”

  “那就快开车!”

  两人一路斗着嘴缓解紧张感,一路开着车,很快就来到了一所大学校园的门口。

  门卫见到是电视台的车,倒也客气,待到见到开车的是池薛荔,当即就放行了。

  小吉普开到了校园里一处老筒子楼边上停了下来,两人一前一后上了三楼,敲响了木门。

  门打开了,一名身穿蓝色衬衫的清瘦老人打开门:“薛荔来了。”

  在周至内心里,这处小小的教师宿舍,简直就是一座神殿。

  面前这位老人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辞书学家,《汉语大字典》的常务副主编家编纂处副主任,本身还是家学渊源的韵学专家。

  辜振铎。

  池薛荔因为《有志少年》系列专访报道,现在已经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知名栏目主持人,在这位老人家面前也小心翼翼:“师公,导师不在?老爷子休息了吗?”

  周至的模样更加不堪,去年杨和在省电视台见到池薛荔什么模样,他现在就是什么模样,连一句你好都不敢说出口。

  “你师傅现在可是大忙人。”辜振铎倒是平易近人,笑着说道:“我父亲还没睡呢,接到你的电话,说要带一位小朋友来拜访,他还没睡。就是这位小朋友?看着倒是精神。”

  “辜……辜……”周至已经结巴了。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老爷子呵呵一笑:“小朋友不要这么紧张嘛!快进来快进来。”

  “辜教授好。”周至这才说出一句囫囵话来。

  室内的陈设很简单,就一布沙发和一张小茶几,边上一张小饭桌,除了一个厨房,剩下的全是书房,包括卧室里都有写字台和书柜,两边都开着灯。

  一名更加苍老的老者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用左手搓着右手食指的头节:“薛荔来了?这就是你说的那孩子?”

  池薛荔和周至立即站起身来:“老爷子。”“辜祖祖。”

  这是一个豪横到让周至仰望的家族,第一代是中国著名的中古音韵、文字,训诂等学术研究领域的权威,辜少咸。

  辜少咸是清朝光绪十年生人。幼年从学于成都名儒祝彦和。后来因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被捕坐牢,在牢里研究段玉裁注《说文》。学术思想上师承清乾嘉学派的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父子,在近代学者中,和章太炎、黄侃均有交往,学术观点也比较接近。

  一辈子著作等身,现在后辈们还在整理他的两部大著作《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第二代就是他的女婿商孟伦和儿子辜幼文,商孟伦已经去世,面前的这位老者,是少咸先生的儿子辜幼文。

  辜幼文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史学的大擘,因为家学渊源,同样是文字专家和韵学专家。

  刚刚开门的老者辜振铎,除了是文字专家,还是唐宋史名家,自家祖父《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两部大部头的主要整理人。

  这位还有个儿子叫辜开来,同样也是中文系教授,韵学专家,池薛荔的导师。

  后来中国评定的百家文化世家里,蜀川省但是包括渝州市,一共有三家,这是蜀都市唯一的一家,四代教授,专精一门韵学,剩下的历史文学之类,都只能算作“溢出”。

  但哪怕是溢出的那些,都已经将他们推到了中国顶尖的位置。

  因此池姐姐就是这么大个大明星,在辜振铎面前,都得小心翼翼,乖巧地叫师公。

  大家坐了下来,辜幼文直入主题:“听薛荔说,你写了一部关于夹川方言的论文?和中古音韵有关?”

  周至将黄纸包外面的线解开:“是,我对夹川方言做了一个田野调查,认为算是比较详尽的,此外后有一部关于方言和《广韵》规则的比较论述,想麻烦师公和师祖祖,拨冗指正一下。”

  “《广韵》?”辜幼文笑了,笑容中却有些无奈:“你的《广韵》,是从哪里学的?”

  类似周至现在这个样子,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辜幼文这些年里见得太多太多了,心里压根就没有当面前的孩子真的懂《广韵》。

  “我是以师高祖《说文集注》讲稿为基础,参考了章太炎的《小学答问》和《文始》,以声音通训诂的。”周至认真地回答道:“后来嘛,就是陈澧《切韵考》,不过是在师高祖雠校抉发之后的哪一部,只有就是师高祖的《古今切语表》,《广韵谐声表》,是师高祖依从黄侃四十一声类的主张,和二百九十五个韵类的那一版。”

  “哦?”周至的回答让辜幼文心中一喜,光是能够说出这些书名的人都不多,面前这孩子,可能真与以前的那些人都不一样。

  “父亲。”正在翻阅《夹川方言田野调查报告》的辜振铎说道:“这孩子的田野调查和我们的不一样。”

  “是吗?哪里不一样?”

  辜振铎说道:“和我们调查声类不同,这孩子还添加了训注和语法。”

  “是吗?”辜幼文将报告接了过去,看了一眼:“来孩子,用你的方言,给我们读一读这一段。”

  “哦。”周至来到辜幼文的旁边:“‘糊涂’,方言读作‘忽独’,字皆入声。与《金壶字考》‘糊涂,音忽突。’解释几近。”

  “亦作‘鹘突’,最早见于唐孟郊《边城吟》‘何处鹘突梦,归思寄仰眠’;明孙承宗《答袁节寰开府》亦有‘庙堂以此鹘突了事,真可浩叹’语。”

  “‘忽’,《广韵》作‘呼骨切’,十五部;‘独’,《唐韵》作徒谷切,《正韵》作杜谷切。方言所依为《正韵》,故该词方言,应考作唐前之词,宋后之音。”

  辜振铎也指出一处:“这个,炖、顿、敦三字考条。”

  “炖为二简字,其源为燉,方言读作‘笃’,都毒切,入声。例‘笃豆腐’,‘笃鱼’,与炖同意。”

  “顿为动词,亦读作‘笃’,都毒切,入声。使物体突然停顿曰‘笃’,例‘将麻袋包码笃归一’,与顿同意。”

  “敦,亦读作‘笃’,都毒切,入声。敦厚,厚重之意。例‘憨敦敦’,方言读作‘哈笃笃’。”

  “三字同音,然该读法《广韵》,《集韵》皆无,唯《史记》冒顿单于,读为‘莫笃单于’,故疑此非唐宋正韵,乃秦汉遗音也。”

  用方言将这一段读出来,辜幼文和辜振铎立马就分辨出了其中的音韵,两人都不禁又惊又喜。

  这样的体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田野调查,而是训诂学的内容了。

  如今的方言田野调查一般都采用的西方调查方法,但是因为夹川方言中的中古样本太多,故而采用中国传统训诂学的方法来进行调查,优势十分明显。

  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过程,比如这孩子提到方言里的“筑饭”是关于吃饭的贬义话说法,认为这个字当为“筑”,取“捣”的意思,而且找到了一个古文例子作为佐证——《三国志·魏书·少帝纪》:“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

  辜振铎拍了拍《田野调查报告》:“这些都是你归纳整理的?你采了多少方言词汇?”

  “师爷爷,我采纳的都是和中古韵有依源的词汇,报告里边一共有六百五十八个。体例大致都是如‘糊涂’一词那样。”

  “工作做得非常细致,这一点已经足值得表扬了。”辜幼文笑道:“小娃娃,你这也算是天生的优势啊……”

  辜振铎似乎想起了一件事:“周至是吧?这本报告里边,有多少是你亲自采访的?”

  “师爷爷,这些都是我亲自采访的。”

  “哦?那你这个报告,没有得到过别人的指点?”

  “论文写完之后,我给我干爹看过。”

  “你的干爹,姓吴,是不是?”

  “对,我干爹是吴灵均,干娘是唐棣华。”周至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干爹干娘写给您的信,他们让我叫你们师公和师祖祖。”

  “你这孩子!”辜振铎一把抢过信件:“为什么不早拿出来?!”

  周至有些赧然:“干爹说,如果师公没有提到他,那就不用拿出来了……”

  “正平可还真是这脾性。”辜振铎只说了这一句,然后开始看起了信件。

  辜幼文则对周至招手:“来孩子,到我身边来,再给我们读上几条。薛荔,去看看家里有什么喝的,还有水果,给我们准备一点。”

  “诶。”池薛荔站起身来,瞪了无奈看向她的周至一眼,便到厨房里忙活去了。

  六百五十八个词汇和下边的注释其实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主要是周至的方言读音很特别,而且辜幼文一听就能明白,两者之间压根都不需要交流和解释,只需要纯朗读就可以。

  不过周至还是只读了一小半:“听干爹说师高祖每晚八点就要上床睡觉,不耽误师公和师祖祖吧?”

  “规矩也不是死的,主要看事情值不值。”辜幼文其实也有些小幽默:“现在看来,倒是挺值的。”

  “当年受条件所限,没法详细考证。”辜振铎早就看完了信,跟着听了半天了:“正平和而宜都还好吧?”

  “正平是干爹的字,而宜是干娘的字?是师公给他们取的?”周至问道:“他们给你的信里没提到他们现在的情况?”

  辜振铎起了考较之心,笑道:“先说说看,他们字的来历。”

  “《诗经·棠棣之华》有‘宜尔室家’;《楚辞·离骚》有‘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王逸《楚辞章句》有注:‘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干娘和干爹的字,应该来自这几处吧?”

  辜振铎笑道:“你干爹信里说你从小酷爱古典文学,也做出过一些成绩,而目前成就最大的,就是这部《田野报告》和《方言研究》。”

  “现在我倒是相信他说的了。至于别的嘛,信里可是一个字没提。”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之乘风而起更新,第一百二十五章 拜访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