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老苏家奋斗史>第214章 百姓的智慧
  可现在,郡北府韩知府治下给出了这么优惠的条件,他们干嘛还要在当地卖,还要在当地受那些小吏的气呢?索性都卖到郡北府去,即便路远消耗,那高出来的三层怎么都抵消了,听说郡北府那些小吏没人敢收孝敬,这样岂不是今年会赚更多?所以才有那么多临近的乡绅富户来卖粮。

  阮明成对这些前来卖粮的外来户,一律欢迎,一进郡北府境内,就有郡北兵接应,不仅帮忙维持秩序,还在那些不好走的路段,专门派人帮忙搬运。

  这可是这些卖粮的车队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一时间大家都交口称赞,都说这次出来卖粮值了。

  沿路被烧毁的村子,也是有幸存者的,得知鞑子离开后,他们都陆陆续续地返回了村子。看到昔日遮风挡雨的家园被毁,这些人也是深感绝望,寒冬在即,房子被烧,家没了,这可让他们怎么活呀!卂渎妏敩

  所以当阮明成派出的郡北兵找来时,看到的就是一片绝望之声,大家都感到愁云惨淡,一时间都心如死灰。

  于是,郡北兵按照阮明成提前嘱咐好的方法,将他们都组织在一起,在一些比较繁忙的交通地段,搭个棚子,为来往车队提供一些热水、热茶、热饭。

  虽然价钱算不上便宜,但一看到那些村民菜色的脸和褴褛的衣衫,这大冷天的,人家在这里守着也不容易,要是往年你还不是只能肯干饼子,现在有口热乎的,贵点就贵点吧,权当赈灾了。

  所以,这些沿路茶棚很受欢迎。你想想在寒冷的冬天,顶风冒雪的运粮,也不是那么好受的,现在人家郡北府在沿途搭了这么多棚子,即便不吃饭,坐下歇歇脚、烤烤火、热热干粮总是好的。

  一时间郡北府知府跟郡守惠民、仁义、爱民如子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想为百姓做些什么的韩宇和初掌兵权的阮明成一拍即合,都很为百姓着想,出台的各项政策也都深得民心,本来惶恐的郡北百姓,从失去洪湘北的不安中,渐渐的安定下来,在韩宇和阮明成共同的治理下,赈灾、招工、重建等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韩宇不愧是林夕的外甥,很得林夕真传。

  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当时人口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为此林夕专门安排了苏成汌,对郡北府战后重建写一策论,因此,苏成汌也算是深入民间,看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郡北府的买粮、招工,沿路的茶棚等这些都是郡北府切实可行的政策,很得民心。

  还有各项收入、开支都有登记造册,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苏成汌这次明白主政一方说得容易,其实执行起来其实是非常繁琐的。上到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下到百姓的针头线脑,那一个都不能缺失,虽然有商家进行买卖,但当地官府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很容易被那些商家蒙骗了。

  因为商人逐利本是天性,而在物资匮乏的时候,官府就要平衡商家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到平衡,只有这样,这个地方的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只有大家都安居乐业了,才会想到去发展,继而才能考虑到读书、求学问、考科举等未来的事情。

  看着下面侃侃而谈的苏成汌,林夕也很高兴,不愧是老苏家的孩子,在民生方面确实很有一套,其实在沿路设茶棚就是苏成汌想出来的,出身乡野的苏成汌,对底层百姓的心里知之甚深,其实普通百姓的智慧也是无穷的,只要官府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就比如老苏家,苏钰茹只是买了给铺子,然后一家人就围绕着这个铺子,想出来很多种办法,其目的就是把这个铺子开下去。那些平时不起眼的针头线脑、小吃点心、奇珍山货等都拿到铺子里卖,总有需要的人,只要有人要,就能把钱赚了。然后又将这些针头线脑、小吃点心、奇珍山货细分成了很多种,就这样,一点点的加,到现在再看看老苏家这是多大的家业了呀。

  还真像人们尝说的,只要有钱赚的就是生意,端看人们肯不肯吃这种苦罢了。

  再比如最近的郡北府各地,那茶棚已经成规模了,原本只是提供一些热水和炭火,让那些运粮队歇歇脚,暖和暖和的。再看看现在,棚子四周有遮挡了,变成了一间真正的茶舍了,尽管比较简陋单,但比四面透风的棚子强多了吧。

  里面的桌椅板凳都是新打的,还都把周围磨光了,说是怕擦坏贵人们的衣服,路过的人一看,不想坐久的也停了下来休息一下。只要人一进屋,哪有不叫壶茶、吃点东西的?这一叫东西,不就进账了吗?一进账就有钱了,人一有钱了,哪有不想着建房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呀,几个多月以后,再去郡北府,原先那些烟熏火燎的凄惨模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起的房子,虽然都是木头搭的,但总比原来的茅草屋结实多了呀。那些靠近路边的人家,为了安全起见,还都用树枝竹竿什么的搭好了围墙。不管怎么样,这就是家!他们自己的家!

  那些原本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就在茶棚附近,砍了几棵树,找一些石块,再和点泥,自己再找几个人帮忙,两三天时间就把房子建起来了,都不要官府出力。

  说什么,冬天上冻了不好盖房?那是有房住的人家,他们可以先凑合着,等开春了再盖新房。

  可这帮难民没房子住,他们的房子都被鞑子烧了,人好不容易逃出去,才捡了一条命。不盖房子,难道在大冬天的在野地里冻死吗?所以呀,不是冬天不盖房,而是有房子住的冬天不盖房,那些难民必须盖,所以,凡事无绝对。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老苏家奋斗史更新,第214章 百姓的智慧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