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老苏家奋斗史>第247章 朝堂四势力 2
  第三方势力,三皇子襄王,其性格宽厚,为人谦恭,对人可谓是礼贤下士。在朝中,尤其是文臣中,名声颇为不错。

  原本景洪帝嫌弃他有些优柔寡断,但他领差后知人善任,还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劝告,这些足以弥补他性格上的不足了,最近颇受景洪帝器重。

  其母刘德妃出自贸工伯府,乃贸工伯刘茂昌嫡长女,因此贸工伯府乃是襄王的死忠派,自从刘德妃育有皇子,贸工伯府就和夺嫡脱不了干系,除非襄王完全无意于储位。

  现在贸工伯世子刘杰又被景洪帝委以重任,由工部侍郎被提为工部尚书,可见圣意。为此朝堂的风向已经变了,好多中间势力都隐隐的有向襄王靠拢的趋势。

  作为襄王的岳父,原林大学士林夕,以其渊博的学识、不畏权贵、勇于谏言的个性,一直是文臣中的领军人物,他有胆有识,而且还刚正不阿,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且不达目的不罢休,自然受到了大晋朝众文人,尤其是朝中御史们的拥戴,因此林夕不论在士林中,还是在朝堂上都颇有威信。xündüxs.ċöm

  现在林夕又手持银狐令,在郡北府屡现奇策,助郡北府大败鞑子,更是成为一代传奇。

  而其弟子苏成汌的两篇策论,更是成为各大学府的范文,在仕林中掀起了一股讨论民计民生的热潮。

  《论郡北之战》以其务实、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两国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鞑子部的成因上,顺着鞑子部出现的脉络,为从根本上解决鞑子问题找出来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在朝堂上对这种新观点也是多番讨论,并深以为然。

  《论战后重建》专门探讨了战后郡北府的困境,引入新的解决办法,着重提出了官府在市场管制方面的重要性,抓住地方生存发展的命脉,调控市场,稳定民心,并创造条件服务于民,帮助百姓自立自强,为大晋官员解决灾后问题开拓了视野。

  而京城阮家作为开国元勋,本来已经淡出了一流勋贵的视野,但襄王勇于任用,阮家兄弟二人更是趁势崛起,一个在京城一下子就成了景洪帝身边的红人,掌管月部,大权在握;另一个则在郡北府屡立奇功,尤其是在郡北之战中,更是力挽狂澜,救万万百姓于水火。直接连升三级,升任为掌握一方权柄的封疆大吏。这兄弟二人的圣宠可见一斑。

  尤其是最近,三皇子襄王在朝中的呼声很高,在敬王和霖王相继被罚后,襄王并没有对追随他们的官员进行清算,襄王还能够一如既往的谦逊待人,办差时还是不偏不倚、不骄不躁的,很是沉稳。一点都没有得势后的张狂,这让满朝文武感到很欣慰。

  同时,也让朝中的那些中间派官员对襄王的观感更胜了一些,觉得大晋朝交到襄王手上,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

  第四方势力,以当朝宰相王贤林为主,其朝中的盟友则是刑部尚书田敬凯,他们都是正统的保皇派,不会倾向于任何一位皇子,他们只忠于皇位上的当今圣上,和监部类似,这两方势力一明一暗,掌控朝局,统管六部,是景洪帝根底。

  而众皇子们也都清楚,他们才是朝廷的中梁砥柱,虽然他们不会倾向有自己,但也不会偏心其他皇子,是最值得信赖的班底。

  王贤林,作为群臣之首,朝中很多大臣都以他马首是瞻,而且在大晋,当朝宰相的权力是很大,仅次于天子。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

  对于皇帝的政策,他还有反驳的权力,甚至他还有项特权,就是限制皇权,这就是为了避免皇帝昏聩而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

  要知道,大晋朝有什么大事发生,都是先报告给宰相的,宰相再报告给皇帝。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宰相有欺上瞒下的机会。但皇帝还有监部、月部和监零部,他们知道的消息更为详细。所以宰相从来不敢这么做。

  但,不管怎样宰相的威望在朝中是无人能比的。也因此,宰相也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即便监部和月部也不会轻易去触碰王贤林的权限。

  当然,监零部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但他只对事关皇帝生死和国家安危等大事时才会出手。

  王贤林,为人多智有奇谋,擅于变通,为大晋百姓安居乐业,可谓是鞠躬尽瘁。

  王贤林一直以来都是尽自己所能改变大晋,从建章立制,发展各行各业,到选拔人才,提倡律法,坚持以律法治国,并著有《大晋律》,强调皇帝不仅自己要受到律法约束,而且也要用律法去管理国家,规范文武百官的行为,官员也同样要靠律法去审理案件,收取官税、管理百姓。

  王贤林认为“法治为主,人治为辅”,法制和人治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律法依靠人来制定和实施,反过来人也被律法约束,甚至惩罚,因此两者相互依托,相互监督。即便皇帝权利再大,也需依法办事,用法律治理国家的。而前朝过于强调的“皇权至上”,但皇权难免有强弱、偏差的时候,缺少律法的依托和约束,最终致使皇权旁落。

  王贤林非常注重民生,凡事都是以大晋的发展为基础,在他的主张下,不论出身只讲才干,勇于接纳寒门学子,注重培养商户子弟,肯定大晋四大书院,每年都为大晋培养出无数人才。他的这些想法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景洪帝,从景洪帝敢重用阮家兄弟二人就能看出。

  刑部尚书田敬凯,最为推崇王贤林这个“依法治国”的理念,坚持按律行事,即便面对王公贵族也绝不退让,这让那些犯事的大臣恨得咬牙切齿,却被那些沉冤的血的人奉若青天,他的这份坚持与执着就连景洪帝都是暗恨交织,无奈之下送了他一个“一根筋”的称号。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老苏家奋斗史更新,第247章 朝堂四势力 2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