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北塘村往事>第十九章、喜人的收成
  秋高气爽,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美,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

  特别是今年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心情,与往年比起来似乎有所不同,走进田野,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与地也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一色。

  等过了处暑节气,地里的庄稼日渐成熟,粗壮的玉米成排耸立,大大的玉米棒子长势喜人,谷子穗低沉,又粗又壮。

  北塘村的人们,做着各种秋收的准备,有些人家已经把房前屋后的土豆刨完,平整着自己家的打谷场。

  村里仅有的三个大石磙子,此时成了抢手货,各家轮番借用,套上骡马开始碾压打谷场,一切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往年在合作社的时候,每到秋季,队里都安排人员“看秋”,就是专门有人巡逻值守,防止队里粮食被偷盗。

  但是,那时候的效果并不好,负责“看秋”的人员,有时监守自盗,也有放任三亲六故不管的情形。

  没办法,那时候资源匮乏,粮食太紧缺,填饱肚子成了最大的心愿,有些户到六七月份,就断粮,后半年就开始东借西借,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今年,是大包干的第一年,这一年里,每家每户都把土地当成了金疙瘩,从春种到夏管,从松土到施肥,都用尽了心思。

  全村的庄稼长势好,没有人员执守“看秋”,粮食丢失现象反倒消失了,偶尔有手贱的小孩子,偷掰别人家几颗玉米,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心情好的同时,思想觉悟也随之提高了。

  有个别几户,抢先收割玉米,被赵队长给阻止了。

  赵队长专门组织了一次社员大会,对秋收的事进行了安排和提出了统一要求。

  赵队长说:“今年庄稼长势好,丰收是确定的事,大家都不要抢秋,等到一场大霜冻后,全队统一开始收。”

  大家对赵队长的要求也十分认可,虽说三春不赶一秋忙,让庄稼再长些天,籽粒会更加饱满,对大家都有好处。

  直到霜降后的第三天,一次寒潮来袭,地里的庄稼被冻得半死,赵队长才下达了秋收指令。

  北塘村的男女老少,立即忙活起来。为支援收秋,王校长给小学生放了三天秋收假。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可此刻的心情却大不相同。

  大小地块里,人头攒动,男人们甩开膀子在前面收割,锋利的镰刀上下翻飞,一棵棵玉米被割倒。女人在后面打捆,也有戴着手套掰棒子的,小孩子帮忙打下手,全村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不几日,各家的小打谷场上,大堆小垛地丰满起来。

  这些收成是往年队里分得粮食的好几倍,家家户户都充满喜庆,人们的脸上都写着知足。

  在收秋的速度上,赵福贵家理所当然抢得了第一名。

  赵福贵家四个儿子,一个姑娘,四个儿子都是壮劳力,加上赵福贵媳妇也特别能干,所以他家最早收秋完毕。

  憨厚的赵福贵又让儿子帮村里的老人户,收了几天的玉米,几户老人更是千恩万谢。

  因为赵福贵的四个儿子都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在村里种地。早些年赵福贵的爹是个大烟鬼,沉迷于鸦片抽败了家。

  赵福贵家的日子异常贫困,只有大儿子勉强娶了一个有点缺心眼的媳妇,其他三个儿子至今还是光棍一根。

  过去,在队里分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吃,这四个儿子吃起饭来,都是如狼似虎,所以每年都是赵福贵家第一个外出借粮。

  过去,赵福贵家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特别的狼狈不堪,赵福贵整天为填饱一家人的肚皮发愁。

  等收获的庄稼稍干爽一些,赵福贵便催促几个儿子,一起打场,经过一番劳作,金黄的小米和玉米收入谷仓。卂渎妏敩

  看着这些属于自己的粮食,想起每年外出借粮挨的白眼,赵福贵更难免泪眼婆娑。

  今年,这些收成足够一家人吃了,从此再也不受无粮挨饿之苦了。

  这边,刘万山一家也是格外的喜悦,往年因为不着调出工,年底核算完工分,刘万山不但拿不到钱,还得倒找队里钱,而分得的粮食更是少的可怜。

  要不是刘万山手头有点功夫,经常出去搜罗点粮食,这一家恐怕半年都得喝西北风了。

  如今这自己的劳动果实,实实在在地摆在场院里,老赵自是喜上眉梢,再也不用受别人背后的指指点点了,这些都是自己辛勤劳动所得,别人还能说出啥来。

  等到各家把场打得差不多,基本上做到收成都颗粒归仓了。

  赵队长再次组织了社员会,对一年里小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分配了上级下发的交公粮任务。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粮任务量很小,各家按照分地亩数平摊,比往年任务要小得多,所以大家交粮的积极性很高。

  不出三天,北塘二队的公粮任务完成,总算是对着一年的农业生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们在享受这年丰收喜悦的同时,对来年的农业生产又有了新打算,有琢磨改用新种子的,有想进一步改良土壤的。

  像刘万山这样的户,更是把来年丰收的希望,寄托在了今年夏季堆积的大量绿肥上。

  刘万山履约赔偿了几家损失,把玉米粒直接送到各家,有的人家见他态度诚恳,也没好意思要他的玉米粒,反而搭上了一顿吃喝。

  丰收化解了一切,秋风吹走了往年的所有阴霾,让整个北塘村沉浸在祥和之中。

  除了庄稼丰收之外,老蔫的传统木匠家具卖得也不错,现在谁家娶媳妇聘闺女,都去老蔫的木匠铺。

  买上一对箱子,一对躺柜,写字台卖得也不赖。

  有时候,老蔫躺在炕上,翘着二郎腿,兴致来临,忍不住兴奋劲,也清唱几句京剧。

  虽然,翠花说他没有伴奏,唱得难听,不对味,老蔫根本不在乎这些,谁让咱高兴呢,唱啥都是发自内心,来自肺腑。

  北塘村,一个丰收的、祥和的、幸福的北塘村。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北塘村往事更新,第十九章、喜人的收成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