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场没有暖气,木生惦念这里的工人,他亲自去视察西南沟养牛场。
现在,村里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八周岁以下孩子,每人每天一包鲜牛奶。
这一项福利,就足够其他村,或者城里人羡慕的,商店里购买的牛奶,哪有北塘养牛场的奶纯度高啊!
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大,本村的人手已经不够用,邻近村庄的不少年轻人,也都在北塘村打工。
木生选定的赵广文,把养牛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别看广文残疾,可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
看着这个本家叔叔,拖着残疾的腿,忙活在场子里,木生心里也充满感激。
经过几年的发展,北塘村养牛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现代化。
育肥的肉牛和生产的鲜牛奶都十分畅销,也给村里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特别是养牛场的堆肥场,供应着两个村庄土地的肥料,特殊的肥料,使得农场的谷物,有着不错的口碑和销路。
当木生敲击大门的时候,赵广文步履蹒跚地走了出来,拉开门栓,把他亲爱的侄子领进了办公室。
这是一排蓝色彩钢瓦顶的简易房子,共计有大小八间,主要是工人休息,吃饭,还兼有库房和办公室功能。
木生在桌前一把椅子上坐下来,有人见赵主任来,便迅速给他倒了一碗白开水。
一只黄毛土狗摇着尾巴进到屋里来,它看了一眼木生,眼神里没有任何敌意,反而走到木生脚下,温柔地爬了下来。
“大黄,不许讨厌,赶紧出去!”广文呵斥了一声。
木生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黄狗,黄狗似乎听懂了主人的话,起身溜到房子外面去了。
“这大黄可通人性了,是咱牛场的忠诚保卫,还能抓到老鼠哩!”赵广文开心地介绍着。
屋子里有些寒冷,炉火是熄灭的,木生心里有些疑惑。
“老叔,为啥不生炉子呢?这么冷的天,不生火哪行啊!”木生问。
木生站起身来,在各个屋子里走动了一圈,发现炉火都是熄灭的。
还发现赵广合躺在床上,说是感冒许多天了,咳嗽的厉害,身体虚弱得起不来。
“唉!就冬天生了两个月炉子,我想给村里省点钱啊!”赵广文嘴里嘟囔着。
“不行,这样的环境,怎么干活啊!”木生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没事,我们老皮老肉的,不怕冷!”。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老叔,这我得批评您了,不能在这点小事上做文章,也不能拿牙缝来省。”木生对赵广文说。
来到了办公室,木生掏出手机,给村里卡车司机老赵打了电话,安排他立马开车去买一车煤,运到养牛场办公室。
随后,他又让人搀扶着赵广合,走到他的车上,然后开车送赵广合去了镇医院。
经过医生检查,赵广合得了肺气肿,需要住院来系统治疗一下,他掏钱给办了住院手续。
回村,木生找到赵英芳,说:“给你放几天假,你去医院伺候一下你爹!”。
英芳感谢过木生哥,赶奔医院去了。
家大业大,操心就大,木生是最懂感恩,也最注重人文关怀的。
就是他自己的公司,工人有个病,或者家里有为难着窄的事,他都会慷慨解囊,从来不吝惜钱财的。
“非典”时期,别家工地许多工人返乡,他的工地一个工人也没有离开。
作为领导者,没有大格局,缺乏人文关怀,那是万万不行的。
就像他给老人们发红包一样,有人背地里说“赵木生这是拿野猪还愿!用村里的钱财收买人心!”。
其实,这种看法是相当狭隘的,木生给老人钱财,就会减轻子女的负担,财富是大家创造的,发给长辈,又有啥不妥呢!
木生顶着压力,修建村里养老院,就是要让村里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事。
现在,村里的项目都运营得很好,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加强。
木生再次把目光转向村小学,这所小学还是六七十年代所修建,房屋是老式砖瓦结构。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当时都是各生产队出工出料,在大队组织下,盖下的校舍。
这所小学里,有着村里人的求学记忆,更是村里比较好的房子。
可是,随着年代久远,小学的房子已经显得很破旧,门窗腐朽破烂,夏天雨季来临,经常漏雨。
一个现代化的村庄,没有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这是不行的。
倒不是因为慧敏是校长,木生修建小学的想法已经有几年了,只是苦于过去经济实力不够。
为了重修村小学的事,木生在正月里跑了两趟县教育局,还与镇中心校取得了联系。
这几年,各地都在撤并教学点,主要原因是生源不足,许多打工子女都去城里上学了。
有的地方,一所村小学里三四个教师,教着十几个学生,这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南场镇也扩建了中心小学,正在动员一些村的学生到中心小学,去住宿读书。
小小的娃娃就要离开父母,去学校住宿,自然是想家,大多数都哭鼻子,哪有积极性去学习啊!
而北塘村,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村里的产业项目多,绝大多数村民都在村里就业。
现在,村小学里还有一百来个学生,这是有必要建设新校舍的。
经过木生的奔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重建北塘村小学,答应拨付一些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北塘村自己兜底。xündüxs.ċöm
奔走多日的木生,兴奋地回到家里,他叫住了慧敏,说:“媳妇,我把重建村小学的事给跑下来了,今年就能动工了。”。
慧敏听丈夫报告了这个好消息,也是十分高兴,她抱着丈夫亲了又亲。
是啊!这学校的条件太差了,这几年慧敏可没少操心受罪。
不是这坏,就是那儿有问题,冬天生着炉子,还被冻的够呛。
她为丈夫的事业心,还有对乡亲的人文关怀而高兴,谁家都盼着有一所条件好的学校,家里的娃娃不再受罪哩!
木生要重修村小学的消息,自然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认可,许多人都上门表示愿意出义务工。
这个公益项目,又给我们的木生赢得了民心,人们越来越觉得,当年的投票是英明之举了。
北塘村里的产业项目在增加,村里的各种条件在改善,人们越来越信赖赵木生。
可是,三年一届的换届选举也快要到来了。
人们已经开始担心赵木生当了武装部长,不再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
北塘村如果没有了赵木生的领导,还不定是啥样子呢!
人们最怕走回到老路子上去,再去受穷啊!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北塘村往事更新,第220章、人文关怀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