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这里的温度好暖和啊。”
“秦峰,我们不是说要去乌镇吗,赶紧吧。”
秦峰三人在桐乡市下车,一下车一大伙当地人蜂拥上前。
“去乌镇走吧,只要一百块。”
“乌镇乌镇,还差两个,上车就走。”
“……”
秦峰对这些揽客的人有些不喜,忽地注意到一辆停在路边的出租车,车前站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我们去坐那辆。”
“好哇!”
秦峰带着沈清依和司马仪来到出租车前。
“老板,去乌镇多少钱?”
生意上门,年轻司机高兴回道:“打表五十,不打表八十。”
“走吧。”
秦峰坐在副驾驶上,余光注意着开车的小伙。
“兄弟是专门来乌镇旅游的吧,这乌镇可是我们桐乡乃是整个江浙最有名的地方,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明星来这里呢,之前有档综艺节目叫什么《鸡条》也在这里拍摄,可热闹了。”
“嗯,我也是慕名而来。”
“我告诉你,这乌镇虽说很美,但这里的消费也很高,不过有的地方还是很公道的,价钱不贵,里边玩的和吃的都很划算。”
“嗯嗯~”
秦峰看得出来这司机很兴奋,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司机都这么能聊。
坐在后边的沈清依和司马仪靠在车玻璃看着外面的风景,街头是络绎不绝的人群,高楼大厦,随着车辆逐渐驶出市中心,田野取代了高楼。
很快出租车停在乌镇外。
“秦兄弟要是不知道去哪里玩,可以给我打电话,我给你做导游。”
“行,我有需要的话我会打你的电话。”
付完钱,秦峰发现沈清依已经被司马仪拉着走进乌镇。
走进乌镇一眼望去尽是那种苏式风格的民房建筑,一条河道贯穿其中。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乌镇一点也不必苏杭两地差。
整个乌镇发展的都是旅游业,街头随处可见各大商铺以及旅游团,在乌镇中保留了很多以前的老建筑,说乌镇是旅游景点,其实也有点像大型对外博物馆。
“秦峰,你走快点啊!”
“知道了。”
秦峰收回目光快步跟上。
属于乌镇的范围近80平方公里,但用于建筑的面积只有2.1平方公里,所以来乌镇旅游的人除了能够体验悠久的历史人文气息,还能享受自然风光。
“清依姐,你看那边围着好多人,我们过去看看吧。”
“哎……”
秦峰刚准备叫住两人,人多意味着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想到这他赶紧跟上去。
出现在三人面前的是一座飞梁建筑,类似于旧时候的衙门。
一群人呈半包围形一个个安静的聆听着里边的人讲话。
“这座床,乃是明代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采用木架构造形式,打造的风格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你们在看这个展厅的床,乃是清代的拔步千工床,为什么叫它千工床,是因为制作时参与了千人。
不仅如此,这床首先采用的是黄杨木,整座床长217公分,深366公分,高292公分,前后共有三叠,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用了三年才完成,可想而知这床有多么的珍贵,换句话说,这床的价值便是在北上广深换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都绰绰有余。”
站在外面的秦峰通过其他人才知道里边说话的乃是江浙省博物馆馆长廖占南,此人对乌镇很有研究。
“廖馆长,不知这个东西又是什么?”人群中提出一声询问。
众人顺着此人手指方向看去,却是在那千工床旁边放着一个小石墩,高不过三十几公分。
“咦,这里怎么会有石墩?”廖占南轻咦一声,他每年都会来乌镇考察,对这里的环境一点都不比当地人陌生。
“哎,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都没有看到这石墩。”
“会不会有人恶作剧放在这里的。”
“不可能吧,这里可是有专门人看管的,这么大的石墩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就被放进来。”
廖占南走到石墩旁边蹲下身子,两手放在石墩上想抱起来,却发现石墩出奇的重,如同被固定在地面动弹不得。
“谁去叫下这里的管理员。”
“我去~”
很快一名穿着工作服的人走进来,一眼认出里边的廖占南。
“廖馆长,您老又来考察了。”
“嗯,这石墩是怎么回事?”廖占南指着脚边的石墩道。
管理员看了眼笑着解释:“哦,这个是乌镇一个农夫在下河的时候发现的,我们的人随便找了个地方放,我现在就让人弄走。”
“河里捞上来的。”廖占南对此深表怀疑,这石墩他刚才试了,很重,一个人怎么可能将其从水底捞起来,不过乌镇水域面积很大,时常能够从水里捞起点东西。
“是的,正好廖馆长您来了,帮忙看看这石墩是什么来历,如果不是什么文物的话我让人直接处理了。”
“嗯,我看看。”廖占南让人将石墩搬出来,手里举这个放大镜在石墩前蹲下。
从肉眼观察石墩的材质和路边的石头没什么区别,只是这重量却重的多。
石墩表面没有任何装饰,唯一一点证明这是人工所谓估计也就外形。
看了一会,廖占南起身说道:“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石墩,没有什么历史价值。”
“既然廖馆长都这么说了,那我现在就让人处理了。”管理员说着叫来几个工作人员把石墩抬走。
“等等!”
“先生,你做什么?”管理员看着从人群中走出来的一个年轻人,不满道。
“这石墩你们不要的话卖给我。”
“哦,你想买,那你出多少钱。”管理员眼睛一亮,脸上立马换上商人的表情。
“反正你也没用,我出两百。”
两百块钱买一个石头墩子价格上差不多,只是这管理员显然不满意这两百块。
“两百太少了,起码要五百。”管理员说完忽然注意到四周游客投来的怪异目光,连忙补充道:“这石墩当时是一位老农花力气弄上来的,多少也要给对方一点辛苦费吧。”
“行,五百就五百。”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超级捡漏更新,第427章 馆长也有打眼时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