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了试,胳膊也能抬得高高的。
他亲自送李长卿到王府大门外,目送他健步离去。
摸了摸伤口,想起了江北雁。
忽然有种现在就接她来都城的想法。
也想起了被流放到西部蛮荒之地的七弟。
父皇有七个儿子,大哥都已经四十开外了,是个闲散王爷,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朝中之事一概不管,他在都城有王府,城外有封地,常年不在都城。
二哥在吏部任职,除了本职工作也不太管事,是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两个儿子也很平庸。
四哥,五哥也都去封地了,每年也回不了一趟都城,四哥五哥不到三十,孩子也小,目前还没来都城读书。
现在除了流放在外地的七弟,和他,别的兄弟都成亲了,除了皇兄,也都有了孩子。
他同皇兄乃一母同胞,作为嫡长子的皇兄,十岁被封为太子,有专门的太傅教导,每天除了做不完的功课,还要协助父皇处理朝政,抽时间体验民情,去民间历练。
从那时起就拉开了,除了他之外的几个兄弟之间的距离。
原本亲亲密密一团和气的兄弟们,不知不觉的分成了几派。
大哥二哥属于安于现状型,被封王封地之后,只做本份工作,不太参乎朝政。
四哥五哥直接去了封地,东南西北四大侯一样,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只有他同皇兄一母同胞,皇兄当年被封为太子的时候,他只有两岁,还不懂事,不知道太子和皇子的区别,整天跟着哥哥屁股后面跑。
父皇意外驾崩,皇兄继位,他是最高兴的人,也是因为皇兄继位了,他才决定继续在外,镇守边关替皇兄守卫江山!
可是现在皇兄已经三十多岁了,膝下没有一男半女。
皇上是需要早早立储君的。
听说,四位王兄,都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给皇兄。
皇兄却只想有自己的儿子,或者过继他的儿子。
现在皇兄为了有儿子,已经杀了好几个太医,派人去民间遍访名医,吓得名医都不敢露面。
江太医当年很冤枉,害得江北雁兄弟俩遭受了那么大的罪,这事儿他也有过错,他是堂堂摄政王,有参与国事,且决定的权利。
如果他当年坚持,大理寺一定会三司会审,江太医夫妻也不会含冤而死。
谨妃的两个侄子也不会流落在外。
不过如果真的彻查到底,七弟苏墨轩也就不是流放这么简单了。
“疾风,把宫里调查的结果交给大理寺的君大人,让他整理整理,将调查结果呈给皇上。”
“为江太医平反”
“瑾妃的事,继续调查!”
“尽可能不要牵扯到七弟。”
“掠影,从云妆身边的人入手,彻底查清楚她这几年有没有对不住本王。”
疾风掠影,领命而去。
苏墨迹颓然的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了几口。
如果云妆真的背叛了他,他一定亲手杀了她!
敢给他头上种草的人,一定会生不如死,断子绝孙!
他有点拿不进主意,如果到成亲的日子,还没调查清楚,要不要娶云妆进门。
五月。
皇上接到大理寺呈上的奏折,看到对江太医投毒案件的调查结果,看了眼身边的梅公公。
“朕本想这案子就这么过去,没想到六弟偏偏遇上了江太医的女儿,他这么不依不饶的,只有给江太医平凡昭雪了。”
“给江小姐一个身份了。”
“你代联下道圣旨,给江太医平反昭雪,重新修缮江府,找他的儿女回家!”
“修缮江府的事交给工部,找江小姐少爷回府的事,交给六弟吧。”
梅公公谨遵圣命,亲自书写圣旨。
太监白公公进来禀告:
“李妃娘娘亲自给圣上送来了补汤。”
补汤?
皇上的脸色聚变,拂袖而去。
梅公公瞪着眼睛对白公公说:“咱家平时是怎么教导你的,一点眼力见都没有!”xündüxs.ċöm
“这个李贵妃也真是的,好好的送什么补汤,要御膳房是干什么的?”
“告诉李贵妃,以后不要随便熬这个补汤,那个补汤的,圣上不需要!”
那么多太医名医,给圣上开了无数药,提供了无数药膳的配方,至今没有一点效果。
圣上现在简直是提药色变,药膳也一样。
李太妃是这两年圣上最宠爱的妃子,怎么就不明白圣上的心思了。
这不刺激圣上么!
姚家堡地里的麦子已经长到半人高,靠阳面的都抽穗儿了。
掐指算算,还有一个月就要收麦子了。
早上大红公鸡打鸣三遍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动静。
天麻麻亮,姚大户就带着几个人推着磨好的白面,黄面,高粱面,各种蔬菜,每隔三天还有猪肉,板油去平顶山。
随后,负责做饭的女人们就隔着山的打着招呼,就近联络起来,去平顶山。
太阳冒花,山下慢慢的就全是人了、
大家各自带着自己的碗筷,三个一群五个一堆,蹲在地上吃饭。
吃完饭,也不耽搁,自觉各就各位。
干活。
苏墨凌走了一个多月,平田整地工作如火如荼。
一层地已经初见效果。
男人们都去干活。
江北雁也没闲着,抽出时间,带着小菊,桂花嫂子,已经能下地腿还有点瘸的大女,两个表嫂,将桂花嫂子家头顶,以前住过的废弃的老宅清理出来。
有两个浅浅的窑洞,几间破烂不堪的土坯屋子。
专门请了村里的几个匠人,将窑洞里里外外修补了,门框都用土坯箍了一圈,院墙也铲平了。
几间房子的内墙外墙也修补了,房顶加了木头,盖了茅草,还有木条压着。
院墙都收拾好了。
安上了大门,厨房的灶台也开了,烟筒通了。
派人专门去县城买了几口大缸,纺机,织布机,织布机有几种,织粗布的,细布的,还有织丝绸的。
买来了各式各样的颜料。
就成了个布坊。
让石头带着表弟,回来看她的江南飞敲锣打鼓的
将村里能脱开身的女人全都招了过来。
养了一批蚕,成茧了,留了几只,其余的全都抽了丝。
村里有巧手媳妇,有针线活很好的婆婆婶子,大家选出了几个公认带头的。
齐心合力将丝线染了。
开始织丝调。
乡下女人每年春天都会养蚕,家家户户也都染丝线,只是丝线的产量低,染丝线需要技术,也需要上好的染料。
有条件有技术的的,可以染出上好的丝线,织出好的丝绸织。
有条件织岀上好丝绸的,也就姚大户和两三家日子富裕的人家。
因为丝绸的要求很高,需要专门的织布机,比一般的织布机精致,只能慢工出细活,一个女人踏踏实实的织,一年都不一定能织出一匹布来。
条件差的人家,大多数都没有织上好丝绸的条件,只能用一般的织粗布麻布的机子,织出的丝绸质量就达不到标准。
乡下女人不是挣钱养家的主力军,但是夏季秋季农忙的时候也去地里干活,平时都是在家里围着锅头转。
围着纺车,织布机转的时间只有晚上。
织出的布,不管是粗布,棉布,麻布,还是丝绸,自己家人都舍不得穿,都拿去玉峰镇的布行卖了。
布行掌柜的心黑,总是以每家每户零零散散的也出不了多少布,织的不均,染色不均匀为由,价格压得很低。
江北雁把大家召集起来,安排选出来的人,带着大家先将抽出来的丝线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她给染料里加了不褪色的药材,试验过之后。
绝对不掉色,而且颜色十分的纯正。
她亲自画出花样,牡丹芍药,梅兰竹菊,都是栩栩如生。
同几个巧手婆婆婶子,年轻的媳妇先是一点一点的在画出来,搭配好颜色,设计好尺寸。
开始织丝绸。
双层织,里子是纯色的。
难度不小,质量上乘。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开局种田,摄政王妃医冠京华更新,第68章 给女人们找点事做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