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将刘泽谷一脸愤愤不平,“将军,杨易小儿欺我太甚,让我们做先锋,明摆着就是让我们送死。”
刘良佐骑在马上一声不吭。
刘泽谷继续道,“越往山里走,地势越发险要,流贼若是埋伏,我们进退两难,我们不能走了。”
另外几位亲将也纷纷表示,不能前进了。
“闭嘴!”刘良佐大怒,“继续前进,谁敢违拗,军法处置。”
亲将们不敢吱声了,继续带领军队前进。
又行进了几里地,哨骑发来消息,前方有流贼军队拦截。刘良佐果断下令,继续前进。刘泽谷劝道,“将军,强行硬战恐怕损伤太多,今日已经行军大半日了,当安营扎寨,明日再做计较。”
“我们若不战,密丰军就要收拾我们了”刘良佐道,“命全军休息半个时辰,吃点干粮补充体力。半个时辰后进攻流贼。”
在刘良佐军队后面十里左右的距离,是密丰军成魁部,他们一支尾随着刘良佐的军队,既是策应也是监督。
刘泽谷嘀咕几句,“至于么,都是官军,难不成还能互相干起来。”
刘良佐听见了,狠踹几脚,“别的主帅干不成自相残杀的事,他杨易做得出来,如果我们避战逃跑,死的就是我们”刘良佐清楚记得,杨易给自己发布剿贼命令时那阴冷的目光,那目光明确告诉他,若是胆敢违拗军令,杨易不介意把他刘良佐当流贼一样剿灭。
杨易确实给成魁下达过命令,若是刘良佐部胆敢避敌怯战,就将其当流贼一样剿灭。对于这群军阀,杨易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慢慢调教,唯有武力能让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刘良佐一想起杨易那道阴冷的目光就不寒而栗。密丰军强大的战斗力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相信自己这一辈子都战胜不了这支军队,既然打不赢那只有服从。
半个时辰之后,刘良佐果然下令进攻拦路的流贼,没有丝毫犹豫。拦截的流贼不过千把人,都是老弱病残,只是想延缓官军的进攻而已。
在刘良佐的严令之下,士卒们进攻很坚决,也很勇敢,很快就击溃流贼,获得了胜利。
……
挂车河官军大胜带给崇祯的喜悦并没有多久,一封封弹劾奏章就堆到了他的御桌之上,这些弹劾奏章并不是弹劾杨易的,而是弹劾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因为杨嗣昌策划议和辽东一事泄露,在朝廷掀起轩然大波。
至于如此机密之事是如何泄露的,崇祯追究来追究去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紫禁城看似神圣庄严,实则毫无秘密。内官同外臣勾结那是公开的秘密,别说崇祯同臣子议事,就是崇祯晚上宠幸了哪位妃子,甚至用了什么姿势,说了什么情话都会很快传到有心人的耳里。
拉开弹劾序幕的是兵部职方司赵光抃,杨嗣昌可是他的上司啊,而这赵光抃丝毫不给上司情面,连上两疏,言辞激烈反对议和,就差直接骂杨嗣昌为秦桧了。紧接着,更多的人参与弹劾,无一例外的反对议和。
杨嗣昌上疏辩解:中原盗贼不平,御边无良策,而御边于藩篱之外,虽款(和议)犹为胜算;御之于门庭之内,即使百战百胜,亦危机矣。今日言战言守者盈庭皆是,谁负其责?到那时恐怕早已扪舌退避了。
意思是,中原流贼祸乱,朝廷对抗鞑子没有良策,要抵御鞑子于边境之外,只有议和才可取。要是等鞑子进入内地再抵抗,即使打赢了也是危机四伏。今天朝野喊打喊杀的到处都是,可鞑子捣乱京畿,谁又来负责?到时这些喊打喊杀的人恐怕早就躲一边去了。
杨嗣昌还举例说前年清兵入寇,边烽深入,生灵涂炭,大家还不是冷眼旁观,顶罪的只有张凤翼一个人。
不得不说,杨嗣昌的议和主张是符合实际的,也可让朝廷避免两线作战。
然而,杨嗣昌的辩解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越演越烈,一帮儒臣大义凛然,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判议和,甚至对杨嗣昌进行人身攻击。最具影响的是声名显赫的儒臣、詹事府詹事黄道周的反对。
黄道周连上三疏,第一疏猛烈抨击辽东巡抚方一藻派人去议和,暗指杨嗣昌为罪魁祸首。第二疏,抨击陈新甲夺情起复为宣大总督,暗指陈新甲为杨嗣昌的走狗。第三疏抨击杨嗣昌夺情入阁。古人重孝道,家中长辈去世,要守孝,若官员守孝,而朝廷又需要启用此人,就颁圣旨启用此人,谓之夺情起复。
夺情起复并非罕见特例,朝野也无人反对此事。杨嗣昌夺情入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黄道周此时以夺情来抨击杨嗣昌,其实真实意图是反对他的和议主张。
黄道周抨击杨嗣昌,从天下无无父之子,亦无不臣之子谈起,进而说,即使人才匮乏,也不应引用不忠不孝之人;然后笔锋一转,说杨嗣昌并非人才,称其增税实施十面张网剿贼和和议之策都是才智低下的表现。
黄道周反对议和的言辞激烈,毫无商量余地,“无论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比不可久。即使款成,宁锦宣大之师,何处可撤?所谓款建虏之后撤兵中原以讨流寇,此一不思之甚矣!”xündüxs.ċöm
面对朝野反对和议的声浪,崇祯不能再沉默,他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新任首辅薛国观和内阁阁臣刘宇亮、杨嗣昌、程国祥、方逢年、蔡国用、范复粹和五府六部的相关人员都参加。
崇祯身穿常服坐在门内,面无表情。黄道周是被太监临时通知的,故而来的晚,启奏道,“臣注籍未见朝,蒙宣召,不敢不进。”他是请了假的,没想到被宣召,所以来晚了。其实,他不知道,这次御前会议是专门为他开的。
崇祯嗯了一声,“知道了”。在听取一番各部尚书的汇报之后,崇祯话锋转向黄道周,黄道周出列跪下。
崇祯曰,“……凡圣贤千言万语,不过天理人欲两端耳。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天理;有所谓而为之,谓之人欲。多一分人欲,便损一分天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你三疏不先不后,却在不点用之时,可谓无所为乎?”
崇祯这番话十分机智,因为黄道周是赫赫有名的理学巨子,专讲天理人欲,所以就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评他连上三疏动机不纯。一个月前,廷推阁臣名单中有黄道周的名字,崇祯认为黄道周学问好,但性情偏执,不能胜任,故而没有点用他。换句话说,崇祯的弦外之音是,黄道周因没入阁心生怨恨而连上三疏。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杨易更新,第419章和议事泄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