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穿越小说>杨易>第347章徐家
  徐尔妍道,“祖父在世时,希望通过西学来改变国家,但是他费尽一生也未能实现夙愿。保守之人太多了,过于激进会……太岳先生(张居正)就是前车之鉴。”

  “改革没有一蹴而就的,需要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推动。太岳先生并没有白死,他的很多策略延续了下来”杨易眼中厉芒一闪,“我杨易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倒,把我逼急了,将那些迂腐之人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杨易的霸气深深印刻进了徐尔妍的心底,她的眼中星光闪闪……

  ……

  徐家打开大门迎接知府一行,徐家的话事人徐骥带着兄弟姐妹、儿子、侄子和孙辈们在大门迎接。

  杨易下轿,大步流星走了上去……

  令杨易意外的是除了徐家子弟,他还看见了陈子龙、方以智和三个西洋人。经徐骥介绍,这几个西洋人是葡萄牙人,领头的叫拂郎亚兰达,是葡萄牙商人,另外两个是亚兰达的随从。

  亚兰达同徐骥交流频繁而融洽,看来徐家同西洋人接触比较深。卂渎妏敩

  杨易问方以智,“你怎么来了,没跟侯方域一起?”

  “朝宗兄是风流之人,同辟疆兄(冒襄)、定生兄(陈贞慧)他们在金陵日夜吟诗作对”方以智笑笑,“我有点小爱好,喜欢格物之学,听说亚兰达来了,就过来讨教一二”历史上方以智在自然科学方面确实有所成就,著作有《物理小识》等等。

  “哦”杨易笑笑,“难为方公子舍得离开红尘佳人的温暖窝,来学枯燥的格物学”

  “大千世界,奥妙无穷,学生乐在其中也”方以智很洒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杨易诚恳道,“我想将格物之学在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童。苦于没有教材,方公子可有兴趣编撰一本”

  方以智顿时呼吸急促,“就怕学生才疏学浅,误人子弟”

  “不必要求过高,只需将你知道的物理写出来即可,”杨易认真道,“只是让学童们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很多别的知识值得我们可以学习即可”

  方以智庄重道,“学生试试”

  杨易转身对陈子龙道,“汝为农政全书校稿,大善。”

  陈子龙回礼道,“农政全书普惠万民,为其校稿乃是荣幸,大人出资赞助,功德无量。”

  杨易很诧异陈子龙恭敬的态度,打趣道,“听闻你们几社旬日一聚,聚会的主题就是批判特区,汝到这里来不会也是来申讨我的吧!”

  陈子龙尴尬道,“大人见笑了,吾虽然不赞同大人的治政方针,但是吾还是认可试一试的,不试焉知优劣,若有好的法子未尝不可以推而广之。”

  “西洋人跨越万里而来,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我们还固守着几千年来祖先开辟的方寸之地,”杨易叹道,“西洋人的眼界、学识已经高过我们了,这也是玄扈先生(徐光启)推崇我们向西洋人学习的缘由。”

  杨易继续道,“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自知,仍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里,终有一日,我们的子孙会付出代价”

  陈子龙和方以智陷入了沉思。

  ……

  杨易主动伸手同亚兰达握手,亚兰达略显惊讶,“听汤若望教士说,你是天生懂西洋的人,果然不假。”

  杨易笑笑,“汤教士过奖了,我只是觉着西洋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故而多加留意而已。倒是亚兰达先生的汉语非常不错,带着粤味,想必在东方有些年头了吧!”

  “十六年前来的东方,东方富饶生意好做,我都舍不得离开了”亚兰达可谓是东方通了。

  “你们西洋人的探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看看我们,出个门都难”众人会心一笑,杨易道,“不过你放心,未来的上海欢迎四方来客,放开海贸,欢迎你和你的西方朋友们来上海经商,只要按章交税、遵守法规,你们在这里将是自由的、安全的。”

  “知府大人是我见过最开明的大明官员,”亚兰达竖起了大拇指,“我想以后会有很多西洋商人来上海的。”

  “亚兰达先生可以禀报你们的澳门总督,除了经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合作点”杨易抛出诱饵,“比如,我们可以联手作战,共同对付个别妄自尊大的国家或势力”葡萄牙人永远成不了大器,可以拉拢合作。杨易不知道自己抛出的橄榄枝葡萄牙人会不会接,但是他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

  至于对付哪个国家、哪个势力,杨易没有明说,但精明的亚兰达瞬间明白,“我会向总督禀报大人的意思,以前我们葡萄牙士兵为大明征战过,相信以后也会有机会为大明征战。”崇祯年间,在徐光启、孙元化等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也鼓动朝廷征募葡萄牙雇佣兵作战。确实有不少葡萄牙士兵被征募,其中一些人战死后还获封了军衔。只是在登州兵变之后,这一合作才暂告一段落。

  ……

  在古代,出书是严肃而隆重的事,在文人眼中出书是立言的体现,受限于技术水平,出书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所以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往往很多人生前写了手稿,却苦于财力而无法刊印,而由后人刊印。比如《本草纲目》,在定稿后二十年,李时珍去世三年之后才刊印出来。历史上,《农政全书》也是在徐光启死后六年才刊印出来,以徐家的财力都觉着吃力,可想而知对普通文人而言那是可望不可即的。

  刊印的成本高,故而成书也很贵,收藏书籍的多寡也成为衡量实力的重要标志。

  杨易这个“土豪”的出现,让《农政全书》提前面世了。

  徐家上下很重视,举行了刊印仪式,仪式简洁而隆重。考虑到杨易的感受,并没有邀请敌视杨易的文人,杨易暗赞徐家处事周到。

  除了掏钱资助刊印,杨易收获不小,徐家几个子侄辈的年轻人被杨易收入麾下,老大徐尔觉进入特区行署下的教局负责新学堂的筹备,老三徐尔路进入行署下营造局,协助梁九设计和修建各类建筑……

  杨易坐镇上海,解除了刘良佐和郑家的威胁,获得了苏州和松江府的睦邻友好,内部整顿清理,完全掌控整个上海官府,江南文人没了张溥的鼓动,反对特区的声浪虽然没有停息,但是声势小了不少。

  特区建设有了宽松的内外环境,新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各项建筑拔地而起,宽阔的街道、平整的路面,不断向周边延伸……

  无论江南士林如何诋毁特区,但特区优良的制度吸引着大量百姓前来,他们带着梦想,如潮水般涌入上海,在这里寻找自己另类的人生。犹如后世的特区,令无数人向往……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杨易更新,第347章徐家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