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厂房都被拆除了,地面都翻整过了,务必要改掉这个黑灰的色调。
那些已经是成品的焦炭还是卖了出去。
说卖并不确切,是交换,跟钢厂进行的以物易物的交换。
一大堆焦炭被换成了钢管和工字钢,型钢。
小火车站得以保留,这里可以发展成仓储物流中心,沈光林甚至想问,内燃机火车头卖不卖。
想多了,铁老大的地盘,哪里给你插手。
煤还有很大一堆,慢慢烧吧,只有焦炭着急处理。
焦炭这玩意销路就在那里,留在厂里确实没有什么用。
也得亏沈光林这里有外汇,人家钢铁厂是求着要的,不然,人家真不要了那些焦炭了那就得砸手里。
焦化工厂要做改变,沈光林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电冰箱。
现阶段,国内对于电冰箱的需求实在太旺盛了。
而且这个需求四十年都不会有变化。
沈光林准备花钱从西德购买一条电冰箱生产线,不放深城,就直接放到焦化工厂的新厂房里。
新厂房是工字钢结构的标准厂房,能够用100年都不坏,厂房已经建好了,只是还没有生产设备进来。
其实要生产电冰箱一点都不复杂,核心部件压缩机进口就行了,扶桑那里多的是,毕竟便宜而且质量还不错。
现阶段,真的要自己生产压缩机,从经济上来说是划不来的。
所以,除了压缩机,其他的东西都能自己生产了,而且不缺少原材料。
当然,电路板也要进口,从新家坡。
钢材这些就不用了,因为津门这里距离京城近,距离唐山也不远,津门的钢厂不愿意提供原材料的话,咱有的是地方买,大不了动用点外汇就是了。
但是,事情想着很容易,做起来很难。
真的要去做点实事的时候才发现,怪不得人家深城是特区发展快呢,在津门,想开办实业,尤其是想进口一条生产线,那是真的难。
各种程序,各种审批,繁琐的让人抓狂。
怪不得深城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呢,人家的程序就简化的很。
苏有朋在深城建厂的时候,一切都好简单的,半个月生产线就到位了。
当时,沈光林在扶桑订购好了生产线,他们直接打包运送到香江,然后从香江入关。
到了厂里之后再拆封检查看有没有违禁品就行了。
地方政府全程配合,配合度和默契程度令人发指。
但是,现在津门焦化厂的想改变产品线,那可真是费了老鼻子劲了。
首先,他们公司即使是合资公司,想生产电冰箱也要打专门打申请请领导同意。
领导自然是同意的,生产电冰箱是好事,于国于民有利。
打了申请并不算完,还要考虑原材料从哪里来,生产出来的电冰箱准备卖给谁,售价多少。
这也算是“可研”的前身了吧,咱不怕。
“可研”做完了,想引进谁的,什么样的生产线也要专门写申请。
更离谱的是,沈光林都已经有看好的生产线了,甚至价格都谈好了,但是上级部门不准买!
因为他们公司并没有进出口权限,进出口贸易的权限在专门的部门。
行吧!
津门有专门的进出口机构的是吧,我们忍一忍,请你们帮我们买一条生产线吧。
结果,津门也不能买,还需要京城那边的机构来考察和审批。
服气了!
焦化工厂把需要购买的生产线型号和需要的钱财交到专门账户上去,不够呢,负责进出口的机构竟然还要专门去西德做考察和评估。
拜托,这是我们企业自己内部的事。
可你们企业也有国资的成份。
行,我再忍,但是出国考察的钱我们是不出的,我们已经考察过了。
前后折腾两个多月,对方给出了评估报告:这条生产线性价比太低了,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议重新选择更加优良的厂家。
优你奶奶个腿!
劳资不买了!
最后还是走了变通的程序。
沈光林指示焦化厂向津门市政府打申请,我们在新家坡有个冰箱制造的工厂,现在准备把生产设备搬迁过来,请予以同意。
太同意了!赶紧搬!
终于可以做事了。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等着负责进出口的部门退我们钱了。
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沈光林直接从海外账户另外付款,产线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起运了,从港口城市不莱梅出发,经过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弯湾海峡,最终到达津门。
沿途很顺利,不像瓦良格号一样被土耳其给拦住好几年。
设备终于到了,而工厂还在继续建设。
毕竟那么多土地,新工厂的建设就没停过,给沈光林建工厂的,依然是京城二建,他们是老合作对象了。
更多的厂房建好了,进口设备不好搞,国内的设备总是可以随便买了吧。
沈光林决定再建设一个纺织厂和制衣厂,毕竟冀省和齐鲁都是棉花产区,收购点棉花也不难。
还好这些个设备容易解决,衡阳就有一纺机,他们是专门生产纺织机械的。
但是,组织生产这件事还是要黄广义来,他更有经验一些。
至少,过来支援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吧,张鹏做不了这些事。
小黄风尘仆仆的来了,外甥女江振华很感动,这是为了她专门把黄哥从深城调回来的吗?
当然不是!
只是临时支援而已,她想多了。
不过,沈光林已经不准备过多的折腾了,还是深城的营商环境更好一些,津门掣肘实在太多了。
小黄来了,忙的脚不沾地。
但是,外甥女的婚事确实可以提上日程了,就去汕尾轰轰烈烈的办一场盛宴吧。
潮汕是一个地区名称,跟古时候的扬州一样。
大致区域包括潮州、汕头、揭阳、汕尾这四个地方。
这里属于侨乡,有不少人在香江河东南亚,因此相对富裕一些。
在吉普车都相当威风的八十年代,汕尾这里已经有小汽车走了。
那些小汽车在街头乱窜不说,市民老远都能听到喇叭声,那是暴发户们的炫耀。
元旦前一天,汕尾的街头突然涌进一个车队,一模一样的车,6台,全是奔驰600。
不是S600,就是那款1963年推出的,代号W100的奔驰600。
这是豪车的代表之作,沈光林一口气买了6台,准备一台放香江,两台放深城,三台放京城。
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奔驰这个称呼呢,大家借用的是香江的称呼,叫它平治。
现在国内还没有专利法,沈光林早就想着把奔驰宝马全部给注册成自己的商标了。
老刘是汕尾的头面人物,这些年从香江往内地倒腾东西赚了不少钱。
他一直以自己拥有整个潮汕地区第一台平治车而沾沾自喜,香江的那些大水喉不算,他们赶上好时候了。
没事的时候,他最喜欢跟朋友们一起吹嘘。
这天傍晚,他吃着宵夜,喝了几瓶啤酒就有点膨胀了:“平治的好,你们不懂。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买一台平治600,那才是真的车。”
大家羡慕的紧。
“什么是平治600?”卂渎妏敩
“你们都没见过,国内还没有呢,我只在香江见过几辆。”
正说着,一排小汽车开过来了,好长的车身,好亮的车漆。
“刘总,快看,这些汽车跟你的车标很像哎,都是三叉圆标,这是什么车?”
“卧槽,平治600!”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大学教师开始更新,第二九一章 圆标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