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读文学>都市小说>从大学教师开始>第二六五章 判断力
  沈光林开启了旅途达人模式,带着一个助手跑遍了整个西德。

  小美女王萌萌同学中途就回去了,还有学业,她不可能一直赖在这里。

  不过,临走时,她说了,要给沈老师留下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难道是个孩子?

  沈光林可是啥都没干啊,他是清白的。

  在德国旅行的并不愉快,天天着急忙慌的赶路,吃的睡得都不太好。

  德国不能说没有美食,总比英国是要好一些的,不用天天吃炸鱼块,他们比较有名气的是咸猪手和各色香肠,但是吃多了也烦躁,想吃国内的菜品很难,除非是去大使馆。

  而且,给德国人开讲座却也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

  他们就那样安安静静的坐着,不说话,也不发出噪声。

  如果不是炯炯有神的眼睛能能够看出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沈光林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学校请来的托。

  一场讲座结束,大家默默的记录笔记,并没有几个人举手提问。

  沈光林问为什么,他们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他们还没完全搞懂,所以不敢提问。

  还有就是,他们在等着别人提问呢,从回答中一样可以学到东西。

  有意思。

  原来,你们也有认怂的一面,这很颠覆沈光林的认知。

  然而,还有一件事更加颠覆沈某人的认知。

  在琐碎闲谈中得知,他们西德的年轻人竟然也是非常羡慕东德的,东德并不像西方宣传的那样一无是处。

  尤其在夏天的时候,他们做梦都是想去东德的海滩去度假。

  因为,东德夏季的海滩上充满了裸体男女,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天体文化在德国根深蒂固,**时期曾经压制过一段时间,二战之后就得到死灰复燃。

  后来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裸体主义是东德人唯一的自由权利,所以他们会坚持不懈,最终使国家政权都得以让步。

  可能正是这种蔚为奇观的裸体景象,以至于连资本主义的西德同胞都受不了了。

  好恨!但是好羡慕!

  其实,福利好,生活水平高的西德人民只生活在西柏林区域,其他地方的西德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这也是东德人民疯狂的想着跳过柏林墙的原因所在。卂渎妏敩

  一圈巡演下来,钱到手了,团队成员的生活费和活动经费有了,沈光林觉得自己的腿也细了。

  现在,他终于能够理解后世那些电影上映的时候,为什么那些演员跑路演的时候说自己辛苦了。

  旅途劳顿,是真的有点辛苦的。

  不过,总算是站着就把钱给挣了,站着挣钱,不丢人。

  等沈光林巡演回来的时候,实验室的人马也已经到齐了。

  吴晓云带着自己的秃顶男人正在适应实验室的环境和学习各种仪器使用,曼斯坦因负责的科研资金也已经初步到位了。

  大家都准备好了,都在等着沈光林下令正式开启这项科研竞争。

  西德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还是很希望能够在科技上取得进步和领先的,因此他们对于科研创新很是支持,柏林自由大学也对曼斯坦因的科技攻关活动开了各种绿灯。

  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沈光林不需要自付资金,学校包管了他们的衣食住行,虽然标准不算高,但是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

  沈光林筹集的这笔资金只能暂做他图了,捐给实验室是不可能的,改善一下同胞们的生活倒是可以。

  现在,也是时候了解一波敌情了,知己知彼,也好对自己这方的工作做一个合适的计划和合理的分配。

  约翰·沃克,英国化学家,1941年1月17日生于英国约克郡哈法克斯,1969年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4年进入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

  他现在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分别是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工作效能和工作机理,以及它的分子构成。

  沈光林仔细看了论文,内容详实,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并不能确定现在他们现在研究到哪个阶段了。

  而且,沈光林自己本身就是二把刀的水平,也不好判断对手的真实状态。

  “咱们开始吧,做自己就好了。”

  沈光林和曼斯坦因召集了所有人手,进行动员大会。

  科研的第一步就是查找相关文献。

  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想查找文献检索目录真的很不容易。

  沈光林也不是人形电脑,他不知道都是有谁在研究这些东西,别人的进度如何,如何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确认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形成自己的论点,这都是事。

  没有数据库,一切都得靠人工。

  两个国家的团队还是做了初步分工,曼斯坦因的团队查找德文期刊和馆藏资料,中方团队就专门查找英文期刊,大家共同努力,把该有的资料都给找出来。

  查资料是最耗费时间的,有时候,一整天都查不完一份期刊。

  期刊一般是月刊或者半月刊,每年就是12本或者24本,找一份杂志过去5年的期刊刊登内容,翻阅量蹭蹭蹭的涨上去,能够读的懂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真的找到合适的文章了,拿去复印,再让领头人审阅,又是时间。

  一周过去了,资料收集的越来越多,看得人的头都大了。

  曼斯坦因也适当性的表达了忧虑,“我们还在这里查资料,约翰沃克已经研究了那么多年了,我们能够追的上他们的进度吗。”

  “当然能!”

  “约翰沃克只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研究团队,而且目的性并不强,他们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咱们不一样,咱们是有目的性的进行这个方面的突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法也不同。”

  “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不同,沈光林还拿出了另一个研究方法,那就是他准备给TAP和它的反应酶进行拍照,根据照片进行数理分析,这是当年DNA被发现采取的手段。

  这个拍照用的当然不是普通相机,而是晶体X光射线衍射技术,是用来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各类形态和参数的。

  研究开始了。

  嗜盐菌是极为容易获得的,老咸菜里面和一些死亡海鲜里面都有,这玩意吃了有毒,且繁殖极快。

  吴晓云就站在实验室里,一边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看嗜盐菌的生活状态,一边感叹,:“沈老师,咱们实验室也要有一台这样的实验仪器,不然咱们很难跟他们竞争啊。”

  沈光林也只能感叹一句,“看样子我还是要多找一点钱回来啊,这次学习结束了,他们有的,咱们都得有。”

  “不过,您的实验室已经是国内最好的实验室了,没有之一,无论京大,还是中科院都没有咱们的实验室条件好,我也是一山望着一山高。”

  不管哪山高,有些东西是应该买,不光是透射电子显微镜,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也得买一台。

  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研究纳米材料就值得购买,因为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发现是碳60,也就是足球烯。

  不然,沈光林要钱能干嘛呢,天上人间还没开业呢,有钱也就是花在实验室而已。

  沈光林把控方向,曼斯坦因具体负责日常运行。

  等老曼把作息时间表贴出来,老外没什么反应,反倒是国内来的吴晓云和张成有点惊讶。

  因为,在老曼的工作时间安排里,每人每天都要工作11个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半。

  这才是实验室工作的常态,跟实验室的研究者相比,996真的是福报了。

  沈光林的实验室并没有做到这些,他就跟放羊一样,随便羊吃草。

  接下来的时间就又是放羊时间。

  沈光林每天都来实验室,天天摆弄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并不关注实验进程。

  就是开会也不说话,就看着,看看曼斯坦因怎么管理实验室的,看看他怎么安排进度计划,怎么协调社会资源。

  沈光林参与的工作就是看看文献,看看提纲,了解一下实验进度,分析一下实验难点。

  没多久大家也就知道了,这位物理学家不太懂生物的,不要问他细节,但是把研究数据和各类现象告诉他,让他来做判断,他却没有判错过一例。

  当然,有些判断是沈光林通过心里掷硬币做出的,但是依然没有出错。

  这就是天赋,这就是判断力。 讯读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从大学教师开始更新,第二六五章 判断力免费阅读。https://www.xunduxs3.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